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抗战:从东北军开始全面战争

第928章 见过白天的烟花吗?

  …

   杨东和张小六迎到刘玉贤面前,互相敬礼后,刘玉贤发现了站在台阶上的叶安然。

   他笑着走到叶安然面前,看到他背后老百姓的尸体,笑容戛然而止,“叶司令,这是什么情况?”

   …

   叶安然皱眉叹口气道:“土匪干的。”

   刘玉贤怒火噌冲上脑门,“他妈的,哪个土匪干的?干他去!”

   “我带部队来了。”

   “就是来剿匪的!”

   他和一众军官往风雷镇里面走了走。

   走回到叶安然身边的时候,脑门子都气的青了。

   “知道在哪吗?干他去!”

   …

   江海带着队伍在叶安然面前集合。

   刘玉贤看到如此精兵,他微微一愣,“江司令也是闻枪炮声而来吗?”

   他知道叶安然的第2集团军在陇南。

   陇南和川省一样,有一县城,离风雷镇很近。

   江海点头,“是啊。”

   刘玉贤回头看着三条街道上的大军。

   就这排场,这阵仗,估计能把土匪吓死吧?

   叶安然找杨东要来了番家军大寨所在地的地图。

   他们所在的西山口,是一片连绵不断的大山。

   海拔只有七八百米。

   叶安然看完地图,他抬头看着在场的几位老熟人,“各位长官,风雷镇老百姓的不幸,是我们军人的责任。”

   “如果早点铲除这些狗贼,风雷镇和那些三省内惨遭土匪杀害的老百姓,也就不用枉死。”

   “所以,我只有一个要求。”

   “从现在起,到剿匪结束,番家军大寨之内,老鼠都得是死的!!”

   …

   “是!”

   江海和第2集团军202师的全体军官回应。

   “行动。”

   “是!”

   在得到准确的命令后,江海和202师120旅的军官们转身跑向坦克所在地。

   三点。

   第2集团军202师120旅抵达西山山下,120旅炮团在山下架设105毫米口径重炮,同时架设6门150毫米口径重炮。

   刘玉贤的21军警备团全部是轻装备。

   他抵达时,看着一连串的大口径重炮,眼珠子都快掉下来了。

   这玩意打土匪,绝对一打一个不吱声。

   刘玉贤没有闲着。

   他虽说带来的警备团是轻装备,也都是高手中的高手,他命令警备团从东线上山,并在山上待命,等到炮击结束,他们阻击逃窜的土匪。

   杨东命令唐炳源,从番家军大寨西侧的山坳登山,和21军警备团一样,待命,等待东北野战军第2集团军炮击结束,阻击逃窜的土匪。

   …

   装甲营的坦克车开不上山。

   陈守印命令装甲营的坦克留在炮兵阵地周围担任警戒。

   他命令装甲营的16辆履带式老六防空车,将88毫米高炮,瞄准寨子所在的方向。

   下午三点一刻。

   21军警备团和唐炳源的警备旅武装进山。

   202师120旅69团、70团在大寨门外不远处的山坡上,架起轻重机枪,迫击炮,掷弹筒。

   番家军大寨的城门上架着10挺重机枪。

   警戒的土匪看见前面密密麻麻的人,他扣动机枪朝着前面开了几枪,“有人来了。”

   “我去报告司令,你们守着!”

   “好!快去!”

   枪声一响。

   待在山上的土匪迅速拿上枪炮,往山寨城门处冲。

   不少土匪骑上军马,在大寨里大喊:“弟兄们,长安警备军那帮王八蛋又给咱们送武器来了!”

   “快快快,拿上枪,和他们拼了!!”

   …

   番沈核冲出房间。

   他系上武装带,拔出手枪,“奶奶的,哪个不怕死的要打老子的山寨?”

   守门的土匪骑着马跑到番沈核面前,他快速下马到番沈核面前,“司令,我感觉这回和以前不太一样,他们动作太隐秘了,到我山门前几乎没发出什么动静。”

   番沈核冷笑。

   “怎么?这帮人穿着鞋来你们就知道是谁,把鞋脱了来你们就怕了?你们要想不发出动静,把鞋脱了,也能做得到。”

   “把山里的迫击炮,手榴弹,全部运到山门前去,老子就不相信,这帮平日里挑肥拣瘦的军大爷,能冲进老子的寨子!!”

   …

   守门的土匪点头,“是!”

   他转身快速上马离开。

   番沈核系好武装带,他跳下台阶,飞身上马,倒是要看看,这帮军人,能拿他如何?

   在这长安城里,他比那个什么杨东好使。

   再牛逼的迫击炮,也打不到他寨子里来。

   因为他番家军有得天独厚,易守难攻的条件。

   他骑着军马跑到寨子门口,快速登上寨子,“看清楚了吗?都是一些什么人啊?”

   一个军官把自己望远镜递给番沈核,“司令,没见过这伙人啊,他们穿的和咱们上次打的长安城守备军的人衣服都不一样。”

   “哈哈哈。”番沈核大笑,“妈的,连军人都不是,就要来打老子的山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