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闯王围城,带10亿白银穿越崇祯

第46章 制作膛线,出海采矿

  看完炮和雷,剩下就只有枪了。

   “陛下,这是连子铳,这是抬枪,这是火绳枪,这是鲁密铳,这是三眼火铳,这是梨花枪,这是燧发枪......”范景文边走边介绍。

   “等等……”

   崇祯指着其中一件火器问道:“你说,这是燧发枪?”

   “陛下,这是毕懋康的杰作。”

   “大明的火绳枪,遇到天阴下雨,火绳潮湿就无法使用。”

   “这燧发枪,以燧石代替火绳,以扳机拉动弹簧,带动击锤撞击燧石片,产生火星引燃火药,天阴下雨都可使用,不必担心火绳潮湿。”

   崇祯眼前一亮,“这种枪,有多少?”

   范景文额头一阵冒汗,突然意识到自己吹过了,“陛下……这个,目前只生产了一个批次,也就是一百多把。”

   “瞎胡闹……”

   崇祯生气责备道:“元辅,这么好的燧发枪,为何不安排大批量生产。”

   “这个……陛下,其一,是经费不足。其二,是将士们不喜欢用!”

   “啊......”崇祯有点懵。

   “这么好的东西,将士们为何不喜欢用?”

   “唉!好是好,就是容易哑火。”

   “击锤撞击燧石片,经常撞不出火星,想了很多办法,还是没有很好解决。”

   “另外,弹簧太硬,扣动扳机需要很大力气,容易带歪枪管,影响射击精度。”

   “将士们试用了,绝大部分更愿意用火绳枪。”

   崇祯作为穿越而来的野战军特战侦察连连长,又是黄金某部勘探大队的大队长,对枪支枪械、矿物材料、冶金工业都深有研究。

   燧发枪的原理,其实非常简单。只要解决好弹簧质量和燧石质量,提高撞针力量,就能有效提高燧发枪的效率。

   “元辅,铜有韧性,怎么不用铜铁合金制作弹簧?”

   范景文叹息道:“陛下......大明铜矿稀缺,做铜钱都缺铜,莫说做燧发枪了。”

   “工部能分配到的,都紧着红衣大炮了,所以……”

   崇祯点点头,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元辅,等内府的铜运来后,立即研制铜铁合金弹簧,扣扳机就容易多了。”

   “吩咐工匠们好好研制,三天后,朕再来视察。”

   “臣遵命。”

   范景文急忙命人记下来。

   崇祯随手拿起一支燧发枪,从头到尾看了一遍,比他在特战队用的大狙,差得太远。

   突然,崇祯凑在眼睛上,看向枪管内部,他突然发现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随即,又拿起一支燧发枪,也是同样的问题。

   崇祯看向旁边,拿起鸟铳、鲁密铳、连子铳......无一例外,都是同样的问题。

   崇祯急了,急忙跑向红衣大炮、虎樽炮、佛朗机......还是同样的问题。

   “元辅,为何这些枪管、炮管,不拉膛线呢?”

   膛线?

   范景文有点懵,“陛下,啥叫膛线?”

   崇祯很无语,看向金发碧眼的德国工程师,“汤若望,你来说说膛线。”

   “陛下,臣也不知啥叫膛线。”

   “啊......不会吧?”

   崇祯出奇的惊叹。

   慢慢的,惊叹变成了笑容。

   “呵呵......好啊,咱大明火器,要一飞冲天了。”

   众臣看着崇祯手舞足蹈,都感觉莫名其妙。

   “元辅,快,拿纸笔过来,朕告诉你们。”

   膛线,又名来复线,可以说是枪管、炮管的灵魂。

   由于其截面形状类似风车,又称风车线。

   膛线的作用,在于将枪管内火药的力量旋转起来,就像是在枪管内,凭空生出一股火药味的龙卷风,将枪管内的铅子也连带旋转起来,射向敌人。

   众所周知,高速旋转的物体,如飞碟、篮球等,空气阻力是最小的,飞行轨迹是最稳的,飞行距离是最远的,杀伤力却是最大的。

   有了膛线,就可以使铅子在出膛之后, 指哪打哪,百步穿杨。

   崇祯在图上,细细画起膛线来。

   范景文和汤若望看到,崇祯所说的膛线,就是枪管内壁上的螺旋状的细线,密密麻麻分布在内壁上。

   “陛下,这个,要怎么制作呢?”

   做过多年工部尚书的范景文,也有点为难,他甚至都没听过。

   崇祯想了想,“就用勾刀拉削法吧。”

   “制作一把锋利的、与枪管等长的钩状切刀,钩子又长又硬又锋利,固定在一个铁架上。”

   “把成型的枪管伸入勾刀内,抵住勾刀尖,慢慢旋转外拉。”

   “如此反复多次,只到内壁形成深深的12条螺纹,膛线就算是拉出来了。”

   “切记,要确保每条螺纹都有同样的深度和宽度,且从头至尾,旋转相通。”

   崇祯虽然说得很细,但要求很高,范景文和汤若望一时还是理解不了。

   “元辅,通知所有制作枪管、炮管的军匠,大家照图一起做,谁做的最好,谁做的最符合朕的要求,朕就升他做工部主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