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明:流落教坊司的皇太孙

第7章 九大攘夷塞王

  原本的历史中,朱棣被朱允炆逼的要靖难,但他能直接调动的兵马只有八百亲兵。

   而朱棣凭借这八百家奴殊死一搏,从而拿下整个北平城的兵权。

   要想以一城的兵马对抗朝廷那无异于送死,于是朱棣盯上了宁王朱权……

   准确的说是宁王麾下的朵颜三卫,也就是在整个北方军事防御体系中充当第一道防线的兀良哈三卫,同时也是老爷子养在辽东,帮着大明咬其他游牧的三条猎犬。

   靖难之役前,朱允炆下诏,让宁王朱权前往应天听命,朱权知道自己去了肯定没有好下场,于是赖着不去。

   这个时候,朱棣也来拉拢,朱权还是没有心动,他选择观望,反正手握八万重兵,有恃无恐。

   朱棣诈称自己被大侄子逼的走投无路了,想来大宁躲躲,朱权一方面碍于兄弟之情,一方面因为自己没有奉诏入京从而得罪了朝廷,如果朱棣完蛋,下一个就要对付自己……

   于是朱权直接把朱棣放了进来,结果朱棣进城后趁机收买控制了城内的大部分军队,而后又在朱权出城为其饯行时,将其拿下。

   并把他和家眷全部劫到了北平,当时向他承诺,推翻朱允炆后会与他平分天下。

   朱权心动了,再加上全家小命都在四哥手上,于是一口答应下来。

   就这样,宁藩的三卫精兵和朵颜三卫尽归朱棣!

   众所周知,燕王画的饼要找燕王去要,永乐大帝可不认这个账。

   靖难成功后,朱棣当了皇帝,朱权知道平分天下是不可能了,而自己的封地大宁已经被好四哥许给了帮他打仗的朵颜三部,回去肯定是回不去了,于是趁机提出换封地,他想去富庶的南方,苏州,杭州之类的。

   朱棣没同意,最后在南昌盖了一个小府邸,把他打发走了。

   朱权没了兵权也没办法,只能认命,从此宁王一脉和燕王一脉结了仇恨。

   值得一说的是,后来在正德年间,宁王的后代朱宸濠聚集十万大军起兵造反,连续攻下好几个城池,可惜这家伙命不好,最后被王阳明率领一群杂牌军打败。

   ……

   言归正传!

   “大孙,你过来!”

   老爷子招招手,把他带到了一旁挂在墙上的军事地图前,指着上面笑道:“这就是爷爷替你打下的江山!”

   “哈哈……”

   朱雄英大笑道:“孙儿谢皇爷爷,等我当了皇帝一定要让这幅地图上的疆土扩大好几倍!”

   “你拉倒吧!”

   老爷子一瞪眼,没好气的说道:“你把咱就给你的东西守好就行了,关起门来过自己的日子,别他娘的瞎折腾!”

   朱雄英只是笑笑,没有说话,看着地图突然说道:“皇爷爷,这地图不全啊,有块地方没画上啊!”

   “哪里?”老爷子贴在地图上找了半天都没找到。

   “在这呢!”

   朱雄英拿起御桌上御笔,在大明的东边画上一笔,上面还标注上:大明东瀛特别承宣布政使司!

   朱雄英嘿嘿一笑,说道:“洪武二十六年底,皇太孙朱雄英亲率大军,奉天讨倭,自此,倭国正式改为大明东瀛特别承宣布政使司!”

   老爷子也笑了,说道:“猴崽子,倭国的事咱回头再给你说!”

   说罢,指着地图继续说道:“咱大明已经有五位塞王就藩,分别是秦王,晋王,燕王,代王,肃王……”

   “今年咱准备再让四位塞王就藩,补全整个北方的防御!”

   朱雄英望着地图,只见整个北方被连成了一条线,上面写着藩王的名号和就藩的地方。

   从东到西依次为,辽王朱植,就藩广宁(大概在今天的辽宁北镇市一带)

   辽藩坐镇辽东,出了戍边防御的同时,还要肩负开拓,经略辽东的重任。

   宁王朱权,就藩大宁,今天的内蒙宁城,统帅兀良哈三卫。

   后面是燕王朱棣,镇守北平,是抵御游牧各部的主力强藩。

   谷王朱橞,就藩宣府(现在的河北,山西北部一带)

   宁,谷两藩一个在东北,一个在西北,正好一左一右把燕藩夹在中间,西南还有晋藩,东南就是渤海。

   原本宁,谷两藩负责的辖区都是由燕藩负责,两王就藩后,等于让朱棣把北平两翼的兵力交了出去。

   一旦朱棣敢造反,一道圣旨过去,晋,宁,谷三藩能把燕藩直接包了饺子。

   之后是豫王朱桂,去年改封代王,就藩大同。

   九大塞王中,有人防御外族,有人经略地方,有人开疆拓土,有人发展文化,唯独这个代王朱桂,不仅没有任何作为,还凶残荒淫,为非作歹,祸害地方,那是比秦王朱樉还能作。

   朱雄英曾经想过,如果自己将来也要削藩,在十拿九稳的情况下,第一个干掉的就是这位十三叔,代王朱桂。

   之后是实力最强的晋王朱棡,封地太原,后面是庆王朱栴(zhan第一声),封地庆阳,主要任务是开拓宁夏之地。

   朱栴比朱雄英小四岁,是目前宫里年纪最大的藩王,是个老实巴交,喜欢做学问的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