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明:流落教坊司的皇太孙

第171章 不敬祖宗高阳王

  司天监这个部门,主要职责是观察天象,编制节气,推算历法等,差不多就是现在的天文台和气象局的工作。

   但还不完全是单纯的天气预报,古代的天象可是象征着天下的局势,古人对此深信不疑。

   刘邦登基的那一年,发生过一次五星连珠,秦始皇驾崩之前,发生了荧惑守心,据说崇祯上吊的那一天晚上,月赤如血。

   天象变,天下变,人心变!

   刚才在奉天殿,听到马监正的话,朱雄英并没有在意,他不是很相信这些星象之说,现在回想回想,又感觉有些不对劲,心中顿时有种不好的预感。

   既然是辅弼之臣,那就是一定是位重臣,如今位高权重的重臣都在京城,刚才朝会都站在下面活得好好的,这会都在东长房吃饭呢,唯一在外的只有韩宜可一人。

   想到前一阵子韩宜可病重,朱雄英顿时感到头皮一阵发麻。

   “来人,快来人!”

   朴不了迈着小碎步快速小跑进来:“万岁,奴婢在!”

   “快,现在就派人去齐鲁,看看韩宜可如何了?”

   新朝这些文官中,朱雄英最为重视的就是这位左都御史,当初朝廷推行新政,人人避之如虎,只有韩宜可一人愿意下地方,为君分忧,为民谋福,即便齐鲁发生了这么大的动静,朱雄英都没有一句责怪,还派御医去给他看病。

   ,,,

   韩宜可死后,齐鲁的士绅学子欢呼不已,他们认为这是朝廷的妥协,反抗新政之心越发坚定,流民头头黄老七更加肆无忌惮,号召上前流民不断传唱那首童谣,经过时间的发酵,整个齐鲁之地都在流传,就连三五岁的小孩都会唱了。

   而各地衙门的态度很是不明,只是象征性的管管,并没有采取强硬的态度,曲阜县令孔希章更是不管不问,充耳不闻,他恨不得闹的再大一些。

   关于韩宜可当初答应的房子,土地,户籍,县令孔希章拒不认账,又不是他答应的,应该去找巡抚韩宜可去要。

   小沂河的流民恨死了韩宜可,当初答应他们移民,给房给地给户籍,现在人死了,尸体都被拉走了,他们应该找谁去要?

   找县令孔希章去闹?

   孔家势大,他们可没这个胆子。

   在逼死巡抚韩宜可之事上,以黄老七为首的流民可是立了大功,现在这伙泼皮都不住城外的难民区了,而是城内的一处砖瓦宅子内,而且还有人来送饭,至于哪来的钱,就不知道了。

   到了中午,一个人在院子里开始胡吃海塞,一名泼皮说道:“以前咱们连饭都吃不饱,现在咱们爷们过得是什么日子,顿顿都有肉!”

   黄老七蹲在椅子上,手里抱着烧鸡啃着,说道:“最近哥几个都受累了,后面有人说了,只要咱们唱下去,每个月都有二十两银子拿,咱们现在比县太爷的俸禄都高,哈哈,,,”

   “哥几个赶紧吃,吃完去街上干活,今个要去西街唱他个一下午!”

   过了一会儿,几个泼皮将桌子上的饭菜全部扫个精光,吃饱喝足后,拿上竹竿,破碗准备出去干活,黄老七套上那身烂衣服,嘴里已经哼了起来。

   说洪武,道洪武,洪武老爷真的好!

   雄才大略天下统,惩治贪官把名扬!

   谁料好景没多长,年老退位太上皇!

   自从出个永兴帝,重用奸佞乱朝纲!

   唱着唱着,已经呵呵的走出大门,后面的泼皮跟着唱道:摊丁入亩坑百姓,士绅纳粮违纲常!

   言而无信韩巡抚,乱臣贼子是淮狼!

   刀劈圣人天下怒,不敬祖宗高阳王,,,

   正当唱在兴奋之时,门口竟然莫名出现一群壮汉,这些人穿着百姓的衣服,但却堂而皇之带着刀子,朱高煦同样的打扮,走了出来,他的身后还跟着同样乔装打扮的湘王朱柏,看着黄老七冷声问道:“唱啊,接着唱,不敬祖宗是谁来着?”

   看到这些人来者不善,黄老七顿时慌了,连连后退几步,问道:“你们,,,你们是何人?”

   “你刚才还在唱本王,这会儿怎么就不认识了?”

   朱高煦冷笑道:“你倒是说说,本王怎么就不敬祖宗了,今个要说不出来,本王一定把你们这些无赖的肋骨,一根一根的剔出来!”

   黄老七吓得脸都白了,惊愕道:“你,,,你是高阳王?”

   朱高煦瞪着他问道:“现在才认识,是不是有些晚了?”

   “王爷饶命!”

   黄老七带着这些无赖立马跪了下来,不断求饶,磕头说道:“王爷,不管我们的事,这都是有人背后指使我们这么做的,,,”

   朱高煦一脚把他踹翻在地,踩在他的头上,质问道:“说,是谁背后指使你们的,是不是孔家?”

   黄老七痛苦的说道:“回王爷,是一位有士绅老爷,给我们的词,让我们四处传唱!”

   朱高煦死死的踩着,继续问道:“姓甚名谁,住在哪里?”

   “是陈举,,,”

   黄老七说了一半突然双眼变得呆滞,整个人十分痛苦的样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