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明:流落教坊司的皇太孙

第143章 虚伪的孝心

  五军都督府!

   大明有头有脸,叫的出名,喊的出号的武将全部聚在了一起。

   蓝玉急切的对着众人说道:“都想想办法啊,那个淮王亲近文官,要是让当了储君,那咱们这些人都得坐冷板凳,八成卸甲归田,回家种地!”

   郭英站起来说道:“该说的都说了,还能怎样,难道咱们这些老家伙还能跪在奉天殿前逼着陛下立三爷啊,那是找死!”

   张龙叹息道:“陛下到底是什么意思,俺也看不懂,这事悬着呢!”

   曹震大大咧咧的说道:“那个淮王,他算个屁啊,一个庶子而已,他有什么资格争储!”

   傅友德接着说道:“陛下一直没有表态,对于储君的人选也并没有多着急,难不成……”

   张龙问道:“难不成要立吴王小殿下?”

   曹震笑道:“立吴王小殿下也行啊,那可是太孙的亲血脉啊,嫡长全占了,谁都说不出话来!”

   常茂附和道:“我看行,要不咱们立马上奏本,劝陛下立吴王小殿下!”

   郭英有些担忧的说道:“立吴王是不错,但这能行吗?”

   “你们这是找死!”

   一直没说话的耿炳文突然说道:“如果陛下要立吴王小殿下,今天咱们在场的这些人,至少要死一大半!”

   “陛下已经快七十岁了,而吴王小殿下才不到五岁,臣强君弱,咱们这些人全都和皇家沾亲带故,真要论起来,全是吴王小殿下爷爷辈还要往上的人,面对五岁的小皇帝,谁敢保证自己将来不会充大辈,谁又能保证不会成为大明朝的董卓和曹操!”

   在场众人瞬间沉默,驸马梅殷悠悠说道:“董卓和曹操还算好的,就怕到时候出来个王莽,你们觉得陛下会想不到吗?”

   这话说的已经很明确了,谁敢劝老爷子立朱文珏,谁就是明摆的想当王莽,谁就是乱臣贼子。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到底该怎么办?”

   曹震急的抓耳挠腮,说道:“可惜老王不知道死哪去了,不然也能出出主意!”

   “都别吵了!”

   蓝玉打断道:“明天咱们再一起劝劝陛下,绝不能输给那些遭瘟的文官!”

   坐在角落里的太子少傅,五军大都督李景隆一直没有说话。

   他心里明白,这种事还是少掺和的好,他心中是比较倾向于朱允熥的,但他不到最后关头,绝对不会表态。

   而且,他这个身份,无论是谁当皇帝都是必然要拉拢的臣子,既然如此,又何必去趟那浑水。

   老爷子心思深如大海,绝对让人猜不透。

   可刚才曹震无意间的一句话让他突然想到了什么。

   王弼去哪了?

   北伐之时他是护卫将军,按理说应该跟在太孙身边,可从始至终他都没有出现在战场之上,甚至都没见到过人,整个人如同人间蒸发了一样。

   这就很奇怪了!

   此时的李景隆突然想到了什么。

   ……

   这几日,老爷子既不在尚书房,也不在奉天殿,更没去东宫,而是带着重孙子在内花园收庄稼。

   老爷子带着草帽,身穿布衣,挽起袖子,手持镰刀,躬着年迈的身子,顶着烈日正在割着稻子。

   “文珏啊,累了就歇会儿,慢慢干!”

   老爷子将割下来的稻子捆在一起,朱文珏就把成捆的稻子抱到田头,回头用平车拉出去。

   “太爷爷,孙儿不累!”

   朱文珏抱着稻子跑的飞快,也不觉得累,反倒越干越有劲。

   老爷子用衣袖擦了擦他额头上的汗水,十分欣慰的说道:“太爷爷割完这块稻子,明个带你出宫玩,给你买糖葫芦,还有果子,好不好?”

   朱文珏立马点头答应下来,干劲十足。

   身为朱家的子孙,书读的好,会打仗,这都不算什么,但要是会干农活,老爷子肯定喜欢。

   日上三竿,天气越来越热,老爷子也干累了,缓缓直起腰来,对着朱文珏招手道:“文珏啊,别干了,咱们去喝口水歇歇!”

   “来了,太爷爷!”

   爷孙俩来到凉亭之中,朱文珏拿起茶壶倒了杯凉茶送到老爷子面前,说道:“太爷爷喝茶!”

   他爹他爷爷走后,这孩子明显懂事许多,以前帮老爷子干农活的时候,只是觉得新鲜,没干一会儿就跑去玩了。

   可这一次却是很勤快,也没抱怨累,从一大早帮老爷子干到中午。

   老爷子立马吩咐道:“去给吴王摘个西瓜来解解渴!”

   “遵命!”

   云成立马跑去摘西瓜了,随后切开,朱文珏坐在老爷子身边吃了起来。

   干了一上午的活,老爷子也累的腰酸背疼,心中不免感慨,确实老了。

   然而在抬眼一看,只见朱允炆,朱允熥兄弟俩走了过来。

   “孙儿见过皇爷爷!”

   老爷子喝着凉茶,压根没看二人,随口道:“有事?”

   朱允熥抢先说道:“孙儿是来帮皇爷爷干活的!”

   朱允炆接着说道:“孙儿不忍心皇爷爷辛劳,更不敢忘列祖列宗之艰难……”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