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古装言情 流放前,她搬空将军府去逃荒

第二百四十七章 功成名就

  顾延韬就叹了口气:“你真傻!徐家那几个儿子,一个比一个混蛋,整日惹祸。徐思安是庶出。他的性格,注定他要忍辱负重的。他是个文弱书生,没有功名在身,徐阁老对他寄予厚望。”

   “爹爹。那你呢?”顾瑾之问,“您当初为什么考中进士,还当了户部尚书?”

   顾延韬道:“当初,你爹爹是有名的孝顺儿子,对你祖母孝敬有佳。你奶奶病了。他二话不说就辞掉了差事。带着你祖母,回乡治病去了。

   徐阁老知晓,他感激你爹爹的孝心。等你爹爹一家搬回了京城,他特意找到了我,请我照拂你们兄妹俩。

   我虽然是吏部左侍郎。可是吏部是清水衙门。吏部的差事很清闲,而且油水极少。

   徐阁老求我。我总不能拒绝。况且,我在北地的确缺钱。北地那些军营里的伙食不太好。我每年俸禄都花光了。

   后来,你祖母病愈,徐阁老的官职越发尴尬。

   朝廷没有恩荫。他是武官出身,没有文化,只能靠着祖宗余荫谋差事。如今他是吏部左侍郎,却不过是个五品芝麻官。他年纪大了,熬到正四品,已经是极限。他不想让儿子们拖累,所以想尽快把差事调到京城来。

   我见他诚恳,答应帮他调动,就在兵部挂了个闲职,给他安排了个差事。

   这件事,是我对不住你们母女。”

   周氏眼泪哗啦啦往下淌。

   她哽咽道:“老爷,我不怨您,我知道您也是无奈。”

   顾延韬握紧了周氏的手。

   他心底很惭愧。

   他的仕途,都毁在顾家了。

   “老爷。您也不用灰心。您这次升官,是个好契机。”周氏擦了擦眼角的眼泪,“咱们家也该有自己的宅院了……”

   “是啊。”顾延韬点头。

   他心里也是高兴的。

   只要有了差事,他慢慢积蓄实力,再慢慢往上爬,迟早能翻身的。

   “老爷,要是遇到什么难事,记得跟我和煊哥儿说。”周氏又叮嘱他。

   顾延韬点头。

   他拍了拍周氏的手背,道:“你也别太劳累,早些休息吧。”

   顾延韬又吩咐丫鬟们伺候周氏。

   他自己去洗漱,然后睡下。

   顾瑾之躺在内室,心思纷繁。

   翌日清晨,她早起,去看父亲。

   父亲已经梳洗妥帖,穿戴整齐,正在吃早膳。

   他见顾瑾之进来,招呼顾瑾之,问她昨夜歇得可好。

   “挺好的。”顾瑾之含糊敷衍,然后问,“父亲今日是要进宫谢恩?”

   “是。”顾延韬道。

   顾瑾之又问:“徐小姐来了?”

   顾延韬摇摇头。

   顾瑾之就没说话。

   早饭吃完了,她服侍父亲梳洗。

   父亲今天穿了宝蓝色锦缎袍子,腰间系了玉带。

   他看起来,倒比往日精神许多。

   顾延韬去了趟内堂,换了件青布长衫出来。

   顾瑾之目送父亲上马车离开,自己也转身往东跨院去。

   顾延韬去了皇帝的御书房复旨。

   朱仲钧已经醒了,穿了件绯红色箭袖圆领短袄,正在用膳。

   他的脸色还有点苍白,看到顾延韬,露出几分虚弱的笑容。

   他喊顾延韬:“岳父。”

   他对顾延韬,仍是很恭敬。

   顾延韬微微颔首,叫了声“殿下”。

   两人寒暄片刻。

   朱仲钧喝了药,问顾延韬:“岳父可是有什么事?”

   “下官想告假三日。”顾延韬略有点尴尬道。

   他是吏部左侍郎。

   现在,他辞职,去哪里养老?

   顾延韬自己倒是不在乎,可是顾家其他的子侄——顾家在京里的族人并不多。顾延韬不可能丢下他们不管的。

   朱仲钧听罢,微微沉吟。

   “我派人去问问。”朱仲钧道,“岳父先等等。”

   顾延韬点点头。

   朱仲钧就叫来自己的副将,让他去办这件事。

   然后,他和顾延韬说起朝政来:“我前阵子在北边打仗,伤了肺腑。我父皇怕我留下暗疾,命我静修。

   如今我痊愈了,也该上朝了。

   我想去南边看看,岳父意下如何?”

   顾延韬大喜。

   他忙躬身行礼:“下官代表全府阖族叩谢皇恩浩荡。”

   朱仲钧摆摆手。

   他示意顾延韬不必客套。

   “......这样,我给岳父留个侍卫,专门护卫岳父。岳父在家里,有个什么事,都可以使唤他们。我的侍卫,也常驻京里。岳父不妨让他们住进来,方便保护您。”朱仲钧又道。

   顾延韬连忙应了。

   朱仲钧就让人去准备。

   他又吩咐顾瑾之,道:“我不在家,你照顾好你祖母、母亲和你大伯父。”

   顾瑾之嗯了声。

   她知道父亲要远赴南边。

   他不会在京里久待,因为皇帝根本不信任他。

   他的处境很危险。

   而顾家,只有顾瑾之一个女孩子,需要父亲的庇佑。

   朱仲钧不担心顾瑾之,因为她足智多谋,能够料敌先机。她也不需要顾延韬庇护,只有顾延韬庇护他。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