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古装言情 做太子妃的这件大事

第九十二章

做太子妃的这件大事 春上水 2016 2024-05-28 13:01

  皇后分给温璟一个颇为重要的‘任务’,处理死于叛军刀下的宫人们安葬事宜。

   对于即将成为新六宫之主的温璟来说,这无疑是个好差事。可兰苕却有些忧心,若是娘娘处理的妥当,那自然是赢得了名声和人心。

   但这也是性命攸关的事情,无论生前如何,世人都讲究一个身后之事。若是稍有不当,宫人私底下便会议论纷纷,难免会有人怨恨,生出是非来。

   温璟却是心中有数,人这一生经历的事情多了,哪能遇到一点困难就打退堂鼓。而且大雍数代下来,也不止一次发生过宫乱,具体的处理方式都记录在册,温璟只需借鉴前人做法,稍加改动即可。

   温璟提笔写下几项具体的安排,指着人事的册子道:“竹云,你亲自跟着内侍省的管事前去,要求各处整理出一份伤亡的名单。”

   “家中有家人尚在的,便给他家中发五两银子算作丧葬费用。没有家人亲眷的,便好好安葬在京郊。”

   “我是不管过程如何,只看结果的。凡有错报漏报,或是为了贪那五两银子欺上瞒下的,都唯管事的是问。”

   凤仪宫正殿之内,穗荷姑姑陪着皇后整理着私库。

   瞧了瞧宋皇后的神情,斟酌着试探:“娘娘,刚刚太子妃已经遣人去了内侍省。”

   皇后手里拿着一个雕刻成牡丹花的红玉玉坠爱不释手,只淡淡的应了一声:“好事,这温氏脑子还算聪明。”

   穗荷又犹豫了片刻,忍不住问道:“娘娘,待殿下登基,这后宫......”

   她话没说完,被皇后一个眼刀堵了回去,皇后的声音有些严厉:“本宫好歹是养了太子一场,他什么性子本宫最是清楚。”

   “本宫若想保住宋氏的荣华富贵,也不求宋氏还能鼎盛,但皇室总要有一个出自宋氏的血脉。而想要如此,便要做出让步,后宫大权也只能交到温氏手中。”

   皇后又瞪了一眼穗荷:“你怎么越活越回去了。”

   皇后一句玩笑话,却让穗荷姑姑一下惨白了脸色,还没等她跪下请罪,外面突然传来沉默钟声。

   皇后猛地转过头去,这钟声她可太熟悉了,先帝驾崩之时她曾听过一次。

   而伺候的宫人们早已面色大变,一股脑的全都跪了下去,不管哭不哭的出来,全都掩面低泣。

   皇后与温璟匆匆赶到两仪殿,姜绪风跪在康德帝的龙榻前,眼眶通红,满脸悲伤怆然。

   宋兆跪在姜绪风身后,也是一副强忍悲痛的样子,跪行到姜绪风身边:“殿下乃是国之储君,国不可一日无君,请殿下遵照祖制,安排先帝丧葬之事,择吉日登基。”

   自年龄渐长,又后继无人,在朝中就失去存在感的杜太傅,此时一头叩下,高声呼道:“臣跪请皇上节哀。”

   紧接着其余的众位大臣便也跟着高呼:“臣跪请皇上节哀。”

   姜绪风与诸位大臣就这么心照不宣的三推四请之后。

   姜绪风先是冲着康德帝方向重重叩下:“孤承蒙父皇厚爱,自幼被立为储君,今承袭大任,定然心系天下,励精图治,扬我大雍国威,不堕先祖威名。”

   随后姜绪风的眼泪便掉了下来,殿内瞬间哭声连成一片。

   虽说是一朝天子一朝臣,但对于久经风霜的皇宫来说,丝毫变化也没有。前朝后宫都有条不紊,康德帝的灵堂设在了长宁宫,停灵七日便择吉日下葬。

   同样的,姜绪风也身为新皇也不需要为康德帝守孝三年,七日即可。

   温璟拿着食盒进了嘉延殿中,姜绪风与她暂时还住在这里。

   朱湛作为新皇的贴身总管,十分了解自己主子的心思,已经暗戳戳的开始清理太宸宫上下,凡是康德帝用过的东西全都按照姜绪风的喜好换新,边边角角都重新洗刷过。

   凤仪宫中亦是如此,宋皇后带着人收拾东西。太后的居所寿康宫虽十几年无人住,却也是日日有人打扫,年年都会维护修整,后面更是有一个风景宜人的小花园,宋皇后也是觊觎已久,拎包入住即可。

   “皇上,您一整日都没吃什么东西,臣妾让御膳房熬了汤。”

   姜绪风揉揉眉心,他自然不是如外界所说伤心过度,只是近日进食不规律,胃里不适,正好还能装装样子。他拉着温璟坐下来:“宫里忙乱,可还习惯了?”

   温璟盛了一碗汤放在姜绪风手中:“臣妾跟着母后学习,受益匪浅。”

   姜绪风温和笑了笑,眼神却很是认真:“若有不懂,便请教母后,以后后宫诸事朕都要仰仗皇后了。”

   能在宫里有些头脸的宫人何等的聪慧,在康德帝驾崩的那一刻,就私下里改了称呼。宋皇后尊称为太后娘娘,太子妃娘娘则变成了皇后娘娘。

   温璟来回太宸宫和凤仪宫也听了几句,然皇后二字从姜绪风的口中说出,让温璟稍有怔愣,片刻之后,连日而来的不真实感终于消失,心也慢慢定了下来。温璟回望着姜绪风的双眼,回道:“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