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一十三章找茬
连小皇帝都好奇的再次站起身。
袁巧站起身,抖了抖身上的礼服,走到正中央跪下,大声道“臣王蒙礼献特殊珍宝九十八车,祝陛下健康安泰,年年有今日,岁岁有今朝,愿陛下勤学业,重朝政,仁爱民,江山永固。”
然后站起身,在万众瞩目中,亲手打开第一辆马车。
在一道道火热期待的目光中拿出一个小盒子。
这么简陋?离得近的官员不可置信的瞪大了眼睛,再看马车内,密密麻麻放慢了这种简陋的他们平时看都不看一眼的小盒子。
有反应快的,心头一跳,意识到顺王所送的怕会大大出乎众人意料。
靖安侯徐清也吓了一跳,顺王想要做什么,可不能做傻事惹怒皇上啊。
虽然还没彻底认同顺王,但到底是老朋友沈相延看好的,不希望袁巧出事。
袁巧才不管周围人的眼光,自顾自的拿着打开盒子,从里面取出一根又短又细的绣花针,高高举起。
小小的绣花针在日光下闪闪发光。
“顺王,你手上拿着的是什么。”小皇帝问道。
“陛下,这是一根绣花针。”
广场一下静下来,落针可闻。
小公公连忙小心翼翼的将小小的绣花针托举到小皇帝面前。
王蒙崇并没有像大家以为的那样生气,反而年期捻起绣花针看了看,反驳道“你是骗朕没见过绣花针吗?哪有这么细这么小的。”
“陛下,这绣花针是一个农妇献上来的,此针陪伴她从小到大,用它绣出不知凡几的绣品,而且这枚针还是她家祖传的,农妇祖母用过后又传给她母亲,她母亲再传给她,可以说,这枚绣花针他们几辈人用了几十年。”
“一枚铜板可以买好几枚绣花针,而这么不值钱的东西他们可以用几十年还不舍得换,陛下,你知道是为什么吗?”
小皇帝身边的太后忽然拍案而起“顺王,你好大的胆子,竟然拿一枚绣花针假称珍宝来唬弄陛下。愚弄陛下,其心可诛,来人啊,把顺王压下大牢。”
立刻有御林军响应。
群臣哗然,徐清急的跺脚。
袁巧忽然抬头,眼光犀利的看向太后“我记得先祖遗训,后宫不得干政。太后娘娘,你这是要公然抗旨吗?”
这一问太突然,毫无预兆,吓了太后一跳,群臣这才反应过来,太祖确实有一条遗训,只是皇上年幼,朝中大事几乎都是花将军在做主,上朝的时候,太后时常坐在皇上龙椅后,仅一层珠帘所隔,议政时偶尔插言几句,迫于大将军威信,没人敢有异议,久而久之,大家都习惯了。
广场上更安静了,没人敢说话,怕弄出点声音战火燃烧到自己身上。
花佑璟暗中瞪了自己妹妹一眼,也不看看什么场合,说好的隐忍呢,正要起身救场。
小皇帝站了出来,袁巧凶太后,他不乐意了“顺王,你竟然敢凶太后,你不给朕一个解释,就去大牢里带着吧。”
还算有点理智,不是直接让人把袁巧拖下去。
袁巧长身玉立,拿出哥哥看弟弟的眼神,认真道“陛下,我这不是凶太后,而是指出事实,避免太后犯错误。按照太祖遗训,太后干政的罪名一旦落实,即便她现在贵为太后,依旧可以依旨废除。”
花茹珺平时恨不得小皇帝什么都不懂,更不会让人把太祖遗训什么教导给他知道。所以小皇帝今天才知道还有这么一种不可违背的情况。
求助的看向花佑璟,花佑璟艰难的点头承认“回陛下,顺王说的对。”
“那好吧,这次就放过你。”小皇帝不知道为什么,说出这句话,心里松了口气。
小皇帝放过袁巧,花佑璟可不放过。
“顺王殿下,太后虽说不能干政,但她那句话还是对的,你拿一根针唬弄陛下,其罪当诛啊。”
“那么献寿礼,我也是献的寿礼,只不过与众不同而已,怎么就是糊弄了?”
袁巧让人把所有马车都打开,每辆马车取出一两样摆出来。
指着那一件件让众大臣看都不屑一看的东西道“圣人言,于国,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对于一个国家来说,百姓才是最贵重的,而这里的每一件,都是我从百姓手中换来的,他们珍而重之的珍宝。这难道不是珍宝中的珍宝吗?”
众大臣:无话可说。
花佑璟看着袁巧,运气半天,终于把心头怒气压下去,站回自己的位置,不再说话。
徐清也松了一口气,礼官连忙让人把那一车车珍宝拉下去。
在场的还有一个人差点气晕过去,那就是礼部右侍郎。
袁巧的那几十车珍宝就是他负责看护的,他怕出一点差错,日夜守在库房,十几天,应付了几十波小贼,连家都不敢回,愣是从一个胖子熬成了瘦子,现在竟然告诉他所谓珍宝其实是不值钱的破烂。
借他一个胆子,他立马就能上去咬死袁巧。
但谁敢借他胆子呢,袁巧可是第一个凶了太后还好生生站在那里的人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