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古装言情 哀王印

第242章 太后心愿,再献红丸

哀王印 白兔贵人 2101 2024-05-28 14:26

  三日后,太后病重,身不离榻、饮食难进,众太医束手无策,只待大限之至。

   这一日,才下了朝,皇上径直赶到太后宫中。

   “母后!母后!”锦榻边,皇上轻声唤到。

   闻声,太后慢慢睁开了眼。

   “母后,您昨夜歇得可还安稳?”“将死之人,再不安稳也就这几日了!”

   “母后不过微恙,又何必这般多忧自扰呢?”“皇帝莫要相慰,本宫的身子本宫自己知道!”

   缓了口气,太后接着说到:“昨夜,本宫梦见铭儿了;梦里边儿,那孩子如幼时一般,拉着本宫的手,就是不肯放开!”

   太后此言一出,立一旁的楚公公不禁微微皱眉。

   “太后不单单有铭儿这个孙儿,还有承坤、承钰、承泰,还有重孙女盼君!”

   “哎!细细想来,皇帝的这些儿子们看似尊贵,实则各有各的可怜啊!承铭英年早逝;瑜妃至今昏眠不醒,承钰就等于失了生母;承泰本是该继得储君之位,谁曾想,竟落得母亲打入冷宫、自己险些丧了性命;现如今,也只剩一个承坤还算齐全了!”

   此时,皇上的神情略显不自然。

   “儿子听闻,昨日,坤儿来看望太后;一张巧嘴儿哄得太后很是欢喜,为此,饮下汤药之时都不觉苦涩难耐了!”“那孩子本就生得一副俊俏模样,加之能说会道,很是讨人欢心;他一来,这整个寝殿都有了鲜活气儿!”

   “太后一向偏疼承坤,如今,他能来时时探望,也算是有孝心了!”“既然三皇子仁孝,来日,皇帝不妨就将皇位传给他吧!”

   听此言,皇上稍稍一顿;随后,轻轻握住了太后的手。

   “太后在病中,只宜静养,着实不宜再替儿子操心了!”“好!好啊!都是快要死的人了,还费那些心做什么!”

   长舒了一口气,太后勉强着坐起身来。

   “若皇帝真有孝心,此刻,便应允母亲最后几件事吧!”“母后请讲,儿子必当倾力而为!”

   说罢,皇上跪在了榻前。

   “第一,承泰外封为王,不日便要离开皇城,临行前,本宫想要最后见一见德妃与承泰。”“是!”

   “第二,本宫要再见一回四王,到了阴间,也好向宜妃有个交代。”“是!”

   “第三,请皇帝再治毓亲王死后之重罪,还昔年端亲王之清白!”……

   这一夜,无人打扰的承天殿异常宁静,仿佛听不到一丝响动。

   准备着夜膳加餐的宫人们轻手轻脚,生怕一不留神、发出一丁点儿不合时宜的声音。

   “宝天!你琢磨什么呢?”大殿外,小同子搓着手、凑近些低声说到。“没什么!我能想什么啊!”

   “哼!你能瞒得过旁人,还能瞒过我吗?我知道,你还在想今早之事;太后要皇上再定毓亲王死后大罪、为端亲王伸冤,你从师傅口中听了,心里一定很是痛快吧!”“太后自是**仁心,只不过,都是已死之人,再如何平冤昭告,又有什么意义呢!”

   “哟!这里边儿的意思可大了!如果皇上真为端亲王平了冤并昭告天下,那端亲王便不再是罪臣,其坟冢可体体面面地入皇家之陵、享宗庙香火之供奉;与其关联之眷属亲朋便不再低人一等,说不准,其间还能再出一个可登天子朝堂的忠义贤臣呢!”“可惜啊!为时晚矣!王爷的后人都不在了,他的两个儿子再也看不到迟了二十余年的昭雪之日了!”

   承汲话音未落,这时,天师循着大殿前的石阶步步而近。

   “奴才见过天师!”“姚护卫无须多礼!”

   “夜已深,天师可是有紧要之事需面见皇上?”“傍晚之时,鄙人已应允过楚公公;今夜,赶在圣上就寝之前,定会亲自将新制好的九炼凝红丸送来承天殿。”

   说着,天师将一只红色锦盒呈于承汲面前。

   “稍后,烦请姚护卫将其交予楚公公!”

   接过锦盒,望向它,这一刻,承汲心中暗生思绪。

   “想来,天师所奉之宝物,皇上已然是离不开了!”“姚护卫过誉了!”

   “奴才曾亲耳听皇上说过,皇宫之中,就算是再好的太医也断断不能与天师相较!”“鄙人惭愧,万万担不起圣上之誉!”

   “时辰不早了,未免叨扰,鄙人这就告退了!”“天师好走!”……

   天师走后,小同子又一次凑上前来。

   “我说呢!这黑天半夜的,天师怎的跑来了?原来,是急着向皇上献宝啊!”“皇上的丹药八成是用完了,所以才赶着接续上!”

   “宝天!趁着我师傅还没出来,咱们打开锦盒,看一看这九炼凝红丸究竟是什么样子吧!”……

   启开锦盒,揭去其上覆着的一层薄绢;借着烛火的光亮,一颗颗凝红丸立现眼前。

   “哎哟!细细闻起来,这凝红丸有股香气啊!”“这丹丸必定掺入了不少辛香走窜之品,以取其通达血脉经络,表里深浅,无处而不至。”

   “对对对!我差点儿忘了,你从前学过医药之术,断断能看出些门道!”“依我看,这香气怕是太过浓重了,如此刻意而为,或许是在掩饰什么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