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古装言情 微朝

第2章 金钟寺

微朝 洒争 2146 2024-05-28 14:52

  微微小雨,笼罩了整个金甲城。金钟寺是京内最大的寺庙,放在往日香客总是络绎不绝的。

   “今日的香客,不多呀。”

   “唉,每到阴雨天,反而是更忙累。”

   “不知为何一到下雨天,方丈就要召集寺内所有的僧人去正殿念经,连洒扫的人都要比往日少一半。”

   “恐是往日香客太多,怕我们延误了功课,才待到阴雨天让大家抓紧修行吧。”两个小和尚说完悄悄话,就要拿着扫帚回屋,刚转身便看见了身后的来人。

   一衣袈裟在身,胡须花白,手持念珠,脸上带着慈笑。

   小和尚见来者,忙羞愧低头,支支吾吾才吞出两个字。

   “方……方丈”

   老方丈冲他二人点点头,摆摆手示意他们退下,小和尚们嘴里应着“是”便急忙跑开。

   这时,一年长僧人走来,道:“师父,贵人到了。”

   老方丈望着这淅沥的小雨,道:“今日来了?你先去吧,我随后就来。”

   “是。”

   禅房布置的简易舒雅,炉内燃着好闻的檀香。

   蒲团上盘坐着一妇人,她面容华美高贵,身着锦服彩衣,年约三十多岁。

   小几上备好了上等的清茶,她的目光落在墙上的字帖,微微发呆。

   老方丈轻轻叩门。

   她眼神未动,只从口中传出一声:“进。”声音却沧老沉厚。

   老方丈进来后,关好禅房门。双手合十,冲眼前的夫人行礼,恭顺道:“太后。”

   太后点头,再开口道:“今日的诵经声还是同我上次来一样好听,我在小屋内也能隐隐听见。”

   “是,您老人家偏爱阴雨天出门,只能劳累这些小家伙们在正殿诵经,省得他们随意走动扰了您的清净。”

   太后面容严肃,疲累道:“近日烦心事太多,哀家觉得宫里闷,便上你这里透透气。”

   老和尚点头附和,不多说一字。

   “无尤,近来你的金钟寺香火可还旺盛?”

   无尤师父手中念珠轻捻,道:“皇上亲政一年,民安国富,这金钟寺自然香火旺盛。”

   太后瞧着茶杯里的茶没了热气,问道:“是么?当初群臣参本要求皇帝亲政,那奏折累了好几层,哀家觉皇帝岁小便没同意,可最后,还是你劝动了哀家。”

   “皇上十六年华,正是男儿大好时光,有太后辅佐听政,再好不过。”

   “再好不过?”太后目光微凉,执起凉茶一饮而尽。

   无尤面色淡然,一副见惯模样。

   这二人,一人坐在蒲团,一人站在屋内,看着好生奇怪。

   茶杯轻轻放下,太后才道:“可那些老家伙们,却不觉得好。”

   无尤师父知道太后说的是朝中大臣,太后不肯放权,还赋予鹰卫重权与朝廷相抗衡,皇上在位犹空,朝中大臣怕戚太后掌权至最终戚家独大,荒废先帝河山,最后拱手送与外人。

   无尤只能转移话题,道:“老衲听说,梁尚书要离京归田。”

   太后挑眉,疑惑道:“哦?这消息都传到庙里了?”

   无尤老和尚轻轻笑道:“香客们上香莫过于求财求子,近来老衲发现好多香客求出行平安符。”

   太后轻哼一声,面色平静。

   无尤察言观色后,继续说:“有寺内小僧好奇便寻香客问道,原来是送与梁大人出行用。”

   太后这才出声,道:“皇上强留又有何用,这帮老家伙只顾明哲保身罢了。”

   无尤道:“阿弥陀佛,皇上乃是九五之尊,吉人自有天相。”

   太后揉着眉心,不再言语。

   无尤将茶壶放在手里,茶水还烫,便替太后续上一杯。

   他瞧着这雍容华贵的夫人,本该是盛年佳华,却满脸倦容,心里只觉叹息。

   “太后,可还想听老衲诵经?”

   太后点点头,道:“哀家这头痛喝了好些药都不管用,偏偏听你诵经能缓解一二。”

   老和尚双手合十,笑道:“自是太后佛缘深厚,我佛庇佑。”说完,他便拿了蒲团盘腿而坐,手捻佛珠,开始念经。

   声音温和醇厚,让人心安气平。

   五千字《金刚经》诵毕,无尤和尚才停顿,睁开眼睛。太后已在小榻上安睡过去,无尤双手合十,微微行礼,想先退出去。可起身便听见了太后的咳嗽声,无尤道:“太后,您没睡吗?老衲再诵一遍便是。”

   太后闭着目,摆摆手示意他不用。

   无尤道:“太后今日如此烦忧,可是为那幅山水图。”

   太后蓦地睁眼,神色凌厉,语气寒人:“你竟知道此事?”

   无尤和尚无惧太后的质问,安然道:“向大人不擅作画,却偏偏画了一幅画让太后头疼。”

   ……雨停了,寺内栽了好多长生竹,雨后再看让人眼前一新。

   贺公公一身便衣候在禅房外,脸庞上落了树上掉落的雨点,也未察觉。

   黑夜里,巷深无人,一男子穿着常服,手持锦盒在夜间行走。

   风扬叶落,茫茫暮色里多了一丝杀意。

   男子抱紧锦盒,忍不住回头张望,却听一声冷魅轻笑。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