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古装言情 盘点十大盛世,榜首竟是种花家!

第33章 盛世之最!!话说到巅峰了!

  此时的李世民,已经全然不顾什么苍天为上、仙人为尊的传统。

   他只知道,大唐才第五,这对于他来说,就是奇耻大辱!

   而且苍天贬低也就算了,李世民等大唐皇帝还能据理力争一下。

   解释一番。

   但却没有想到的是,上天竟然一顿夸!

   到现在,还没有贬低的意思。

   这就让大唐诸位皇帝有些麻了,搞不懂这是什么操作。

   夸得天花乱坠,有些词语单独挑出来,随随便便放在其他哪一个朝代,都算是辉煌无比的功绩。

   可是在大唐盛世盘点之中,只配随随便便提上一嘴,因为功劳太多,都夸不完了。

   就这样,他们大唐盛世,却还只排在第五。

   这才是诸位皇帝们最委屈、也是最憋屈的地方。

   有些皇帝,从小呱呱坠地就是皇子、太子、皇帝,一路走过来,顺风顺水。

   要什么有什么。

   什么时候遭受过这样的委屈?

   到后面,有几个皇帝都开始偷偷抹眼泪了。

   不过,事出有因。

   排在第五,肯定是有原因的!

   李世民到现在,脑海中萦绕着一个问题——

   “朕排第五,又跟那小倭国有什么关系???”

   “为什么秦始皇刚刚要那样说?”

   李世民不明白,而还没来得及反应过来的时候。

   大唐盛世盘点继续播放!

   ……

   【大唐盛世——武周之治】

   【在位皇帝:武则天】

   【入榜原因一:首创科举考试中的殿试制度!】

   【殿试,又称“御试”、“廷试”、“廷对”,顾名思义,就是由内阁拟定之后,再由皇帝选定,亲自对科举中会试合格者进行区别、选拔官员等。】

   【殿试为科举考试中的最高一段,便从这开始,殿试第一名,称为状元!】

   【殿试的首创,以便选用贤士、知人善任。】

   【开创武举、自举、试管等制度,让大批寒门子弟有了一展才华的机会!】

   【入榜原因二:疆域空前!】

   【武则天在位期间,先后收复安西四镇与突厥数百万平方公里,又使党项、羌族、吐蕃部落、西南永昌蛮、昆名等纷纷归附!】

   【疆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1241平方公里!】

   【入榜原因三:强悍武周!】

   【女人当皇帝,非但没有唯唯诺诺,而且还要更强悍!】

   【据统计,武周王朝对外战争共计26次,失败3次,2次未分胜负,而获胜次数,高达21次!】

   【入榜原因四:君子满朝!】

   【武则天规定,百姓皆可通过自荐来当官,赋予了百姓自我举荐权,不问贤愚,全部提拔试用。】

   【试官制由此诞生。】

   【又开创武举制度,使武人也有机会摘得状元郎之誉!】

   【仁、智、勇便是孔子所谓的三达德,说具有这样品格的人,便是君子。】

   【而武周时期,集娄师德之仁、狄仁杰之智、徐有功之勇,三者兼备、皆为君子,实现了历史上第一次真正的“君子满朝治天下”!】

   【入榜原因五:打击门阀,重用寒门!】

   【唐朝初年,汉魏以来的门阀制度,由兴盛逐渐转向衰落。】

   【虽有些门阀不在,可关陇士族仍然活跃在朝堂之上,地位甚高,把持着较高的官位,拥有更多的特权。】

   【武则天十分痛恨这些旧门阀士族,明明无才无德,只因为出身,便可以直接获得高位,拥有一生享尽不完的财富。】

   【武则天封后不久,立即诛杀、降职、放逐这些门阀士族。】

   【同时诛杀了大量的李唐宗室成员,在武则天的一系列政策下,关陇贵族遭到严重削弱】

   【而另外一方,武则天又任用了很多寒门贤臣来治理天下。】

   【重用寒们!】

   【后来的开元盛世贤相姚崇和宋璟,也在武则天时期被提拔起来。】

   【入榜原因六,注重经济、农业发展。】

   【劝农桑,薄赋徭,已经是盛世皇帝们的基本操作。】

   【而武周时期,在大运河中心开“新潭”,能容上万艘租船停靠,商旅云集!】

   【促进了国内外商业贸易往来。】

   【当时大运河中心神都中的北市一带,已经是“天下舟船所集,常万余艘”!】

   【直接带动了文化交流、经济发展和商业繁荣!】

   【增加了国民收入!】

   【总评】

   【武则天称帝,当政期间,创新选官制度,开创了自举、试官、殿试、武举等,促使每年选官人数达5万之多。较唐高宗时期一下激增了50倍,实现了“君子满朝治天下”的盛景。】

   【同时,武则天又善于治国、政策积极、兵略妥善、文化复兴、经济发展迅速。】

   【老百姓丰衣足食、安居乐业。】

   【对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起到了承前启后的枢纽作用。】

   【被誉为“治宏贞观、政启开元”!】

   ……

   武则天的盘点完毕,顿时历朝历代的皇帝们都有些懵住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