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家人闲谈
在向阳屯的梁阮给到所有人的印象都不是什么好欺负的软和性子。
似乎是觉得这不符合梁阮一向的性格。
梁和平直接问了出来,“姐,你这就怕他们了?”
梁阮说:“不是怕,只是不想搭理他们而已。”
梁和平一脸不相信的模样。
梁阮不知道想到什么,反问他一句:“梁和平,你不想帮我这个忙?”
“这倒不是,我就怕越哥看不上我家这破地方。”
梁和平挠了挠头,有些不好意思地笑笑。
而且越承搬到他家这事儿,很快也会在屯子里传开。
越承本人倒没觉得有什么。
也许住在梁和平家,比住在梁家对梁阮的名声更好。
越承这么想的时候,很大程度忽略了一点,早在前几天,梁阮的名声就已经被她那偏心眼的妈毁得八九不离十了。
梁阮并没有沉默太久,“我叫越承搁家里拎了五十斤米来。”
这年头米都是乡下自家种了打出来的。
梁家田地不少,每年老俩口种的稻米也多,新米陈米加一块家里也还有几百斤的存余,在粮食上面,整个向阳屯都算是‘殷食人家’不愁吃的。
反正已经分家了,这下连户口也给分了。
她爸妈再怎么样自私自利也不至于小气吝啬到这点米粮都从爷奶手里抠出去——
这些都是对半分的。
当然,已经在城里工作了二十年的夫妻俩就算知道也压根不在意这点米粮。
梁中河可还在城里工作着呢,冯燕也想回头再在城里找一份工作,哪怕十年二十年以后工作干不动了还有梁阳和梁嘉嘉承担起家用,真是一点都不担心。
梁阮对此只想冷笑。
她让越承到梁和平家住,虽然是分完家后因为梁中河俩口子的那副模样临时想到的,不过今天既然过来了,也不是没有存着光明正大照顾堂弟爷孙俩的打算。
梁和平听到这话也不笨,知道梁阮是有意照顾,自己家确实穷,张了张嘴,拒绝的话也没开口,低着头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姐,那我就不客气了。”
梁阮看着害羞的堂弟,想到他以后的结局,神色怔了怔,开口将之前心里的打算跟他讲。
“梁和平,我让你越哥搬你家来可不是存着白吃白喝的心思,同样也不是想着你是我弟我帮着你就把这点米粮给你。”
梁和平一愣,似乎是意识到气氛忽然不对劲起来,回过神竟然抖了个机灵,“那——姐,你是想着和我越哥一起要把我给卖了?”
梁阮正说着话呢,一被他打岔,整个人都没好气起来,“给你卖了也得有人要呢。”
梁和平转头就喊:“越哥。”
摆出一副指望他越哥给他当家做主的模样。
梁阮冷笑着看向短短几天就跟梁和平混得关系哥俩好的越承,
越承先是看了眼梁阮,想了想,然后对梁和平道:“有是有人要,就是得先把腿脚打断,卖给专门干这个的人贩子去当讨口要饭的。”
“这不是犯法的事?”
“你搁哪听来的?”
姐弟俩先后叫道。
比起梁和平表情骇然一副真被吓得有些结巴的模样。
梁阮则是震惊居多,喜欢打架的混混头子还知道人贩子拐卖人口那一套呢?
虽然肯定不管是这辈子的越承还是上辈子的那男人都没参与过这要遭天谴的丧良心事儿,梁阮还是不由得直直地紧盯着越承,张口询问。
越承难得有些窘迫,耳根微红道:“我记得,妈那天刚来骗过我房契。”
梁阮听他十分自然地提起这个名字来,不禁一怔,这才多久的事,越承已经完全不避讳提起他妈的事儿来了,这个发展不管怎么说,反正和上辈子是大有出入的,挺好。
出了一会儿神过后,梁阮无比淡定地想。
越承语气平缓地讲起了十二岁的他怎么碰上跑胡同里来偷小孩拐卖的人贩子。
说到人贩子拿糖骗人那块儿,梁三爷也义愤填膺地插了句:“这些人贩子,真是可恨得很。”
又问梁阮和梁和平:“你俩还记得你俩小时候,屯子里来了个卖糖葫芦的年轻人不?”
姐弟俩均面露茫然,摇了摇头。
梁阮是活了两辈子的‘老妖怪’,上辈子这个时候会发生的事除非对她来说特别重要的,其他的都不一定能记得住,又何况是对她来说不知道在多久之前的小时候了。
梁和平则是纯粹没心没肺,根本没印象。
梁三爷叹了口气,就对着梁阮说:“那会儿你和二妮,和平,还有老宋家小闺女翠翠还傻乎乎得被人一根糖葫芦就给骗走呢。最后给你们几个搂上车跑到镇上,老宋家媳妇在屯儿里嚎得震天响,叫咱那会儿的村支书,赖狗子他爹给带着人提着家伙找了回来。”
“你还有这么傻的时候呢?”
越承听得一脸惊异,连自己遇到人贩子的故事也不讲了,好奇地问了梁阮一句。
不过在满面绯红的梁阮看来,他这眼神纯粹就像是有意看她笑话一样,不由得咬住下唇,恶狠狠地看回去,‘威胁’人道:“不是讲你的故事吗,问我干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