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都市言情 与你相逢

第84章 过年

与你相逢 清醉梦 2051 2024-05-28 15:34

  将所有东西都显摆完,妈妈还要去厨房准备明天的饺子馅。陈淅跟到厨房想要帮忙,却发现妈妈已经准备得差不多,就差调味了,根本不需要她。

   看了看家里的年画还没贴,陈淅自告奋勇,问了妈妈家里的年画买了没,然后摩拳擦掌。他们这儿的习俗是除夕前将年画贴好,小时候过年都是由爸爸负责,等她长大了,就交给了她。遇到太高够不着的,就会让爸爸来帮忙。如今家里有梯子,陈淅一个人就可以搞定。

   以前村子里的门和门框都是木制的,年画直接用浆糊贴在门上。先把旧年画撕掉,撕不干净也没关系,直接把新的贴上去覆盖住。老旧的木门上层层叠叠,门板和门框都厚了不少。后来搬了新家,新门就舍不得直接涂浆糊了,而是用透明胶带贴上去,免得损坏新门。

   陈淅先将旧年画一一揭掉,送到了厨房,等一会儿做饭的时候烧掉。门神护佑了他们家一年,如今也该归位,自然不能随意丢弃。拿出新年画,用透明胶带先贴上四角,然后挪动梯子,还按照原来胶带的位置粘上去,根本不用担心贴错位置。

   将几扇门全部贴上,陈淅又将梯子搬到大门外,将巨大的“福”字贴在外门上,再在两边贴上巨幅对联。一番折腾下来,累得她满头大汗,两只手蹭上了年画的颜色,想擦汗都不方便。

   下了梯子把横批和二福一春拿上来,先将横批“财源广进”贴在门楣中间,然后取出一张“春”字,贴在横批上方的中间位置,最后把两张“福”字分别贴在“春”字两边。虽说不知道为何如此,但从小到大村里人都这么贴,自然是有其道理的。

   刚贴好,陈淅就听到远处传来了鞭炮声,是有人在上坟。他们这儿的习俗是逢年过节都要上坟烧纸钱,毕竟人间热热闹闹,总不能把地下的老祖宗忘了吧?

   往年除夕前家家户户还要炸丸子、炸肉块、炸藕盒、炖猪肉、炸鱼、蒸花馍等。一是熟食容易处理,切下来炒炒就可以装盘,二是不易变质,在没有冰箱的年代,熟肉放在室内就可以储存,不担心臭掉。但也有别的风险,就是有猫有狗或者老鼠偷嘴,这时候就需要把所有熟食放到大铁盆中,外面再盖上自制的黍杆锅盖,上面加上重物,免得老鼠或者谁家的花猫,在夜里大快朵颐。

   记得小时候家里没冰箱,这时候就格外忙碌,把杀了的鱼吊在外面,沥干水后裹上面糊,在热油里过一下,就能达到储存条件。那时候大家都穷,走亲戚的时候篮子里放条炸鱼,外加一把细粉(红薯粉丝),再加上几个苹果,就算是拿的出手的礼物。

   如今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冰箱,超市里买东西也格外方便,炸菜的人就少了,陈淅家更是好多年都没再炸过丸子。至于炸鱼炸肉之类的,大家的饮食习惯也变得健康,不再追求高油高热量,毕竟生活条件好了,想吃的话都能买到,自己折腾实在费劲。

   不过猪肉倒是炖了一锅,村里有人养猪,几家合伙要了一只,爸爸扛了条猪腿,还搞了不少其他部件和大肠。过年离不开肉,招待客人的时候至少得摆几盘吧?这猪肉和猪大肠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还记得小时候,每次过年杀猪家里就会格外忙,把各种肉分门别类切好,还要去洗猪大肠。冬天的水格外刺骨,妈妈在厨房烧热水,爸爸则在大铁盆里负责清洗,等到全部收拾完,手指头都没知觉了。如今倒是方便不少,厨房的水龙头就有热水,再也不用专门烧水清洗了。

   “肉昨天已经炖好了,一会儿给你炒两盘。你爸去买牛肉了,想不想吃烧鸡?还有烤鸭?一会儿让你爸买两只带回来。”

   陈淅连忙摇头,在外面最不缺的就是肉,毕竟黎春是大城市,各地美食都能吃到。她真正怀念的还是妈妈做的家常饭菜,毕竟买不到的才最珍贵。

   “不用不用,还是你做的饭最好吃!要不晚上吃面条吧,半年没吃过你做的面条了。”

   肉馅调完,妈妈把它放进了冰箱,顺便拿出了一袋水果,“哪有大过年吃面条的?平时还没吃够吗?尝尝我买的橘子甜不甜?”

   拿了个橘子剥开,“这哪能吃够啊!只要是妈妈做的,一辈子都吃不够!”

   陈淅如愿以偿吃到了面条,只不过是肉丝面,毕竟现在家里最不缺的,就是肉。

   第二天就是除夕,陈淅在路上奔波了大半天,实在有些累,导致上午10点才醒,这时候爸爸妈妈已经在包饺子了。洗漱完毕陈淅吃了点东西,然后加入包饺子队伍,墙上的电视在放着地方台春晚,权当作是背景音乐。

   没过多久,外面就响起了鞭炮声,是有人在下饺子了,他们这儿的习俗是除夕中午吃肉馅饺子,在饺子下锅的时候,要下鞭炮。所以只要听到鞭炮声,就知道是有人在下饺子了。

   三人包饺子的速度都快了不少,外面的鞭炮声也越来越多,看了看包得差不多了,妈妈指挥着让爸爸去厨房烧水,然后进行收尾工作。陈淅则是取出一串鞭炮,拿着打火机跑到门口。锅里的水很快就烧开了,妈妈端着包好的饺子下锅,陈淅也开始点燃鞭炮,将燃起的鞭炮扔到门前空地,看着它们炸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