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都市言情 八零农家致富日常

第七十七章 没想到

八零农家致富日常 风飞凤 2676 2024-05-28 16:10

  米粒回家时,因为采购的太多,行李箱子沉甸甸的,好久没出现的王一重来了。

   “你送米粒去车站吗?”

   “我俩碰巧买的一趟车,不是一个车厢的。”

   小慧意味深长地笑了,哪有这么巧的事儿,王一重学校都放了两天了。

   王一重幸好黑,看不出脸红,他现在越发深沉,居然没有任何羞赧,很淡定地转移话题道:“小慧,这种电视机,听米粒说一百多块钱?”

   “嗯呐,自己组装,便宜一些。”

   “能给我弄一台不?开学时,我把钱带来。”

   “可以,这样吧,你送米粒去车站,我去拿电视机,咱们车站汇合。”

   “哎,好!”王一重很高兴,没想到小慧这么知趣,给他和米粒留下相处的空间。

   小慧挺佩服王一重的,这小伙,可真执着,女怕缠郎,或许,他们能走到一起呢。

   ……

   谢耀东没有纠结两天,就又笑得合不拢嘴了。

   谢风华录的磁带出厂了,一进供销社就被哄抢。

   谢耀东和小慧合资,自费录了几万盒,他一盒比市场价高一块钱出手,拿货的人试销了一下,回头都是几千几千盒的要,转眼销售一空,一下子就是十几万的利润。

   分钱给小慧时,他笑得眼睛都看不见了:“这比卖衣服还挣钱。”

   小慧惊讶地看着手里牛皮纸袋里的钱捆子:“给多了吧?我没投这么多钱啊。”

   “风华说,好些歌还是你提供的,名声她得了,钱财上,好歹给你补上些,叔叔钱都够多了。”

   “叔叔,你可以让厂家再录五万盒,还有,让姐姐准备新歌,咱们再弄张唱片,喏,这钱算我投资。”

   “我稀罕你这点钱?小慧,若是有心,你赶紧地踅摸新歌,就是你说的翻唱也行,咱们抓紧时间。没想到,老歌那么一唱,变个味儿更好听。”

   “哎,好。”

   这边还没乐呵完,谢风华来了,笑嘻嘻地要请客:“文化馆重新给我分了一套房子,还奖了我一台录音机,噢,还有一张彩电票,十八寸的。”

   “你单位这么好?就不怕别的同志有意见?”小慧问。

   “啥?才给这点东西?”谢耀东很不高兴。

   谢风华笑了一下:“录音机是为了我学习,暂借的,房子还是单位的,其实也没给我什么呀。”

   “嗯嗯,很好,你们单位领导很会来事。”谢长风赞道。

   看到谢耀东依然不高兴的样子,小慧提示他:“叔叔,再多的钱,也不能买到房子?姐姐单位够好的了。”

   “哦!”谢耀东这才不说话了。

   谢长风则喜滋滋的:“姐姐,你房子多大?”

   “二楼、两间,我和宇波领了结婚证,属于军婚,单位领导特别给的。”

   “楼房?”

   “嗯呐,每层楼都有卫生间和厨房的。”

   “这么好啊!”后世这种筒子楼,基本上被淘汰了,但眼下还是香饽饽,很抢手的。

   “嗯,单位说我是歌唱家,怕我调走。”谢风华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我唱歌一般般,远远够不上歌唱家的水平。”

   刚刚开过三中全会,所有的人都还懵着,不知该如何改革呢,谢风华的领导大概想着借此事弄点成绩吧。

   “你领导是不是还想让你出唱片?”

   “嗯,我们毕竟是文化单位。”

   “那好,姐姐,咱们再接再厉!”

   谢风华从包里拿出一个塑料封皮的笔记本:“这是孙轩的,里面有几首歌挺好听的,我想把它唱出来。”

   谢长风、小慧和谢耀东一起附和:“好听就唱啊!”

   孙轩大学没有毕业,但他当年学得很好,老师曾带他下乡采风,可惜,那几首歌还没面世......

   “这是他最大的遗憾,我要唱出来,给全国人民听,为他正名。”

   小慧又将西北风系列的歌曲,弄出两首加进来,最后凑够了一张唱片,可惜还没开始录制,她就开学了。

   “放心走吧,别忘了回来收钱。”谢耀东开玩笑道。

   “好嘞,叔叔,我就等你这句话呢。”

   谢长风送小慧去火车站:“要不是我开学了,我肯定要把你送到学校的。”

   “我一个人可以的。”

   谢长风用食指点了小慧额头一下:“去年,你们宿舍发生那么大的事情,李永清怎么可能善罢甘休?”

   小慧忽然意识到,年前,她忙着攒电视、陪谢风华练歌时,谢长风好几天都不见人影:“你帮我把他摆平了?”

   “李永清小肚鸡肠、睚眦必报,我只是暂时把他压住了,没能摆平。”谢长风苦笑了一下,“我还是不够老练。”

   小慧忽然冒出个念头,谢耀东弄出的动静不小,怎么会没人盯上?毕竟当下人们的思想还非常保守,做生意就等于资本主义啊。可是这都好几个月了,一直风平浪静的。

   “我和叔叔,也是你在帮忙善后吗?”

   “刚开始是爷爷,的确有人要对你们发难,小的几次风波,我和叔叔都对付了,只有一次,对方来头挺大,我只好找爷爷。”

   “叔叔知道吗?”

   “不知道,爷爷本来不管的,他很正直,是我调查到,对方是个伪君子,明一套暗一套的,他对叔叔不是出于公心,而是想接手叔叔的生意。”

   “风衣?”

   “是!”

   “他们完全可以自己生产风衣,何必要抢?”

   “你以为叔叔那么容易就弄起来了?不知费了多少心血,有一回我推着他找加工衣服的人,一天下来,腿都直了,快不会走路了呢。”

   “辛苦你了。”

   “我没什么,累了休息一下就好。我就是恨那个人,只想坐享其成。爷爷刚开始还不信我说的,派人去调查。真相面前,爷爷很生气,他本来就觉得对不起叔叔,以至于忍都忍不下,这才出手干预。

   不过,爷爷也是因为这个,了解了很多叔叔和他朋友做的事情,他觉得叔叔做的事情,极大地调动了生产力,促进就业,丰富了市场供应,他把这个作为典型事例,给上面打了报告,希望能适当放开个体经济,放开市场管控。”

   “你爷爷真是个好官。”

   其实,这时有这样见识的人不少,三中全会之后,一年时间,个体户就遍布大江南北。

   原来,是谢长风在帮他们善后,真是没想到。

  喜欢八零农家致富日常请大家收藏:(www.xs4.cc)八零农家致富日常全书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