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都市言情 书穿八十年代小女不倒

第四百零八章 结尾

书穿八十年代小女不倒 暖金 2831 2024-05-28 16:15

  “是呀,花妞说,要生孩子,就一起生,孩子就这几年一起带大了。剩的这个熬了几年带大了,又来一个还得熬几年。”

   “花妞倒是想的不错。”

   “是呀,其实也不用她怎么带孩子,你舅妈请了两个保姆呢,她现在管着她的小饼铺子,现在已经开成连锁的了,弄了个小饼铺子公司,专门搞加盟,和你梁阿姨的店一样。”

   “是呀,大家现在越做越好了。”

   “难道咱们不是越来越好?”邓宸在一旁笑了。

   应寒看了一眼邓宸,悄悄的拉起了他的手,心中如云朵一般柔软:是呀,我们也一样!

   大哥和嫂子带着昊昊走了。

   妈妈和爸爸准备了下,也准备出发去深市。

   应寒给舅妈舅舅带了些东西过去,没敢带太多。因为爸妈要坐车,带太多东西不方便。

   这次来爸妈家里,应寒还听到了一件趣事。

   听大院人说,王二梁那边拆迁了。

   那么大一个院子,分了四套房子。

   是按户口分的,因为老大和老二户口都在上面。

   分房子的时候,老大要走了一套。

   老二也要走了一套。

   因此王平英没少和两个儿子闹。

   说房子拆迁了,他们的这个店也开不成了。

   以后还想着守着这几套房子收房租过活呢。

   结果两个儿子一下子要走了两套。

   剩下两套她还不愿意。

   老大虽然木纳,但老大媳妇是个精明的,家里那个孩子不是老大的。

   王秀娥没有戳穿,大家都把他当成王家的大孙子。

   王秀娥觉得,这样挺好,何必在乎那么多。

   如果说出来,不管是大嫂不会生,还是大哥不会生,大哥的那个家也就散了,最无辜的还是那个孩子。

   老二现在和媳妇复婚,老婆孩子热抗头,整天把他宝贝女儿宠上天,也不准备在要一个。

   小日子过的也挺好。

   父母分下来的房子,王秀娥是不想参合,也不稀罕。

   要说,分下来四套房子,给老大老二两个儿子一人一套,也挺正常的。

   但王平英心太独,只想着给大孙子留一套,但重来没有想过其他两个儿子。

   她觉得还是大儿子大孙子以后能想到他们的福。

   老二现在只会围着老婆女儿身边的男人,经济大全肯定都在她二儿媳那里。

   之前二儿子出轨,她和二儿媳一家闹的很难堪,而且她也不待见孙女。

   所以,她也不指望二儿子。

   她不愿意给,但老二就过来闹,老二脑子灵活,经常做生意的。

   知道这里么的门道,直接拿着户口本,找到街道办事处,把一套房子过户到了他名下。

   王平英知道后气的直跺脚。

   但也没办法。

   闹了一阵,也没闹出来什么转机。

   反正手里现在就有两套房子。

   后来住进去以后,另一套房子出租了出去。

   王二梁在他们小区楼下又开起了他的民军用品店,可惜生意并不是很好。

   每个月还要叫着房租,挣得钱也刚刚的够生活费。

   店没什么起色,但在附近叫了不少的朋友。

   整天一起喝茶下棋,一盒就在店门口一下午。

   日子就了,也就不好好经营,得过且过了。

   时不时的生意不好了向两个儿子身手要钱。

   要的最多的是王秀娥,不过王秀娥九次有八次都拒绝了。

   分房子两个儿子都要,就是没有她的,现在要钱反倒想起她了。

   她从留学回来后,在学校也是最年轻的教授。

   蒋齐现在也是单位的小领导,日子过的平淡温馨。

   她现在不争不抢,也不想别人来打扰她。

   就算是她的父母也不行。

   王二梁从女儿那里借不来钱,就去找两个儿子。

   两个儿子也是各种推脱。

   他们两口子日子过的紧巴巴的,没有以前那般大手大脚了。

   不过王二梁这种好面子的人,在外面,经常吹嘘,自己的两个儿子多有本事。

   在哪哪都有房子。

   女儿现在是大学教授,女婿是科研所的领导,老大儿子的房子还有老二儿子的房子,都是他出得钱怎么着,各种吹嘘。

   王秀娥自己听到的时候,都觉得好笑。

   她的爸妈,什么时候帮过他们这几个孩子?

   自私到了极致,这种自私的小人,根本不配拥有儿女,就一个人过着才是好的。

   应寒知道王秀娥和蒋齐出国回来后,日子过的都不错。

   听九香说,王秀娥不再大专院校了,被本市的一个大学聘请走了,现在是大学教授。

   日子过的很平静。

   他们女儿也已经上好高中了。

   应寒最近偶尔感慨,日子过的真快。

   转眼,他们的孩子都这么大了。

   ...

   两个孩子直接在他们附近的中学上了初一。

   今天应寒和邓宸专门跑过去给两个孩子报名。

   两个孩子从小学一直在一个班,现在上了初中,突然分班了。

   两个大人不适应,孩子也不太适应。

   老师的意见是,兄妹俩分开上,对两个孩子有好处。

   他们虽然纠结,但也没反驳。

   学习在哪儿都一样,分开了也好,互相学着独立,现在不学着分开,总有一天也会分开的。

   现在康乐已经在初二了,有康乐这个大姐姐在。

   两个孩子对新学校也没有排斥。

   在开学前,邓宸和应寒再三和孩子们强调,家里的学校和hl的学校教育方式不太同,一定要好好的适应这边的学习氛围,多交几个好朋友。

   安安的钢琴课是不能拉下。

   应寒特意问了九香,这几年附近有没有开什么兴趣班。

   兴趣班附近倒是有,但都是舞蹈绘画,钢琴班很少。

   要想去学,还得去少年宫。

   而且柏予的那个编程国内根本没有。

   现在只能靠他自己学。

   临回来的时候,邓宸把那台电脑送给了隔壁桑桑。

   那台电脑已经好几年了,老化了,而且配置也低。

   他准备给儿子在配一台好的。

   这几天正在联系尼德爸爸。

   他现在跑到深市去了,弄了一个电脑加工厂,也属于外企。

   邓宸让他配一个发过来。

   ...

   上了几年的学,猛的回到岗位上突然有些不适应。

   应寒用了半个月才调整过来。

  喜欢书穿八十年代小女不倒请大家收藏:(www.xs4.cc)书穿八十年代小女不倒全书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