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幻想言情 我在大唐谋长生

第30章 以武入道

我在大唐谋长生 容静宁 2132 2024-05-28 18:08

  师徒两人在枫林调息了半刻,黎螺起身淡淡地说:

   “回吧,徒儿要记住,对敌人的慈悲就是对自己的残忍。

   师父应对你,还绰绰有余,你不要太过担心。

   这次应对的不错,下次还得用这种拼命的方式。

   你不是总是说,战前多流汗,战时少流泪嘛。

   真正面对残忍的敌人,打不过,就逃!

   训练时能坚持多久就要坚持多久。”

   “是,师父。”

   回到桃源,方姝就跟师父进了书房。

   书房里的书,方姝已经熟读十之八九,早已明白自己当下的境界。

   内功之入门功法,第一步炼己,第二步乃筑基(此筑基不是修仙文里的筑基)。

   筑基完成之后,人体内部气机畅旺,神志清真,高层次的修炼便在此基础上一步步展开。

   筑基阶段,气通任督,此时之气被称之为混元气。混元气为开路先锋,其作用乃打通任督二脉,排除障碍,强身健体,以利先天之气畅通无阻,混元气炼成,任督二脉皆通之后,进而修炼静定功夫,老子所谓“致虚极,守静笃”。

   黎螺给了方姝筑基的功法如下:

   “丹田气足,督任逆行;防危虑险,依脉运行。周天循环,畅通身融;气归丹田,功成法明。”

   师父的解释是:

   “当丹田之气充足之时,意运此气过督脉三关(尾闾、夹脊、玉枕)入泥丸,顺任脉降中丹田,再降至下丹田。

   如此周天循环不已,脉路畅通。此时,全身精力充沛,目光炯炯,面色红润,气足神清等等,至此筑基之功已成。

   筑基阶段,气通任督之时,须防危虑险,逐步打通督脉三关,不可心急烦躁,否则导致气血乱窜,走火出偏。

   这一阶段专炼混元丹田气,此气炼成不仅身强体健,可为人治病疗伤,而且可应用于武技之中:运气于胸腹可抗拳脚棍棒击打,运气至手掌,则可开碑裂石。

   修炼至筑基圆满,便是此界武道修炼功法的巅峰,寿命可达120岁。

   混元一气真功,实乃妙用无穷。

   在秋夏两季子午二时修炼,则更见其效。”

   修炼传统的中国道家内功,须先从有为之法入手,明了先后天及阴阳妙理。

   后天乃有为,先天乃无为。

   后天属阳、属动,阳中有阴、有静;先天属阴、属静,阴中有阳、有动。

   后天转化为先天,也即阳转换成阴。后天阳中之阴转化为先天阴中之阳,即所谓“道至虚无生一气”、“无中生有”、“静极而动”。

   内功修炼达到返先天状态时,所有后天的一切有为之法、思维方式都不复存在,到此时练功者方真正进入内功之门。

   方姝在一个月之前已经后天圆满,突破先天,也就是筑基功成。

   黎螺师父常常夸赞方姝心性至纯,进益飞速。正常的弟子都是从5、6岁开始修炼,打熬筋骨。别人修炼十几年,她三年就完成了进程,进入了筑基初期。

   方姝感觉这跟自己的专注力高有关。心无杂念,心无旁骛,心无挂碍,说的都是她,就是一心修炼,特别听话。

   方姝问师父:

   “师父,等先天修炼圆满了之后呢?”

   “之后暂无功法,师父也不知道了。”

   “师父,功法我亦不知,但我知道后续的发展路径。

   我看那个世界的小说,我们修炼的叫做古武。先天圆满是个大坎,再突破就是以武入道,进入修仙门径。

   修仙的等级划分为,炼气,筑基,金丹,元婴,化神,合体,渡劫,大乘。

   再往后就是历劫飞升到灵界,灵界到仙界,最后到神界。

   原本我就当话本看,但是我都能梦游异界,说明三千大小世界应该是有的,终南山本就是修仙问道的起源地,说不定有机缘的存在。

   即便没有机缘,我也很满足了,我是有机会站在这个世界武道的巅峰,我可以畅游天下,三山五岳,五湖四海。师父,我们去寻仙吧。”

   黎螺又是若有所思脸,猛地回神一摁方姝脑门:

   “真是想一出是一出,梨苑沁园桃源都铺了那么一大摊子,不管啦?”

   “师父,我们两个性子差不多,是山珍海味吃得,粗茶淡饭也吃得。

   我们追求的是自身的实力提升,身心皆自由,当然不能为这些外物所累。

   我们建立的这个势力是用来保护自己的,让自己生活舒适的,之余再造福一下他人。

   师父您算一算,我们这个势力如今入不入流?”

   “顶多算个三流。”

   “行吧,三流就三流。那我们就再加把油,多开发几个项目,多多聚财,也多多聚集游侠、武林人士投奔。这不势力不就大了吗?

   师父你有没有德高望重的老前辈,没有势力背景的,也没啥钱的,招来,咱给她/他养老,她/他给咱们坐镇。

   不管我们在外面浪多久,回来之后有个安乐窝接着我们,就行。

   关于寻仙之旅,不在于寻仙,在于旅。师父考虑一下?我是希望和您一起出游的。我是一定要去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