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明嫡皇孙,开局救活太子朱标

  过了不到两刻钟,蒋瓛就查清楚了,向朱标报告说:

   "皇太孙去了蓝玉府里。"

   朱标不听犹可,听完之后更生气了,作为一个太孙,深更半夜私会公侯,这算怎么回事?

   太放肆了!

   朱标强压心头怒火,勉强睡下,准备第二天好好质问他。

   朱允熥册封前,朱元璋已将坤泰宫赐给他居住,但朱标为了就近看管他,不许他搬出楚秀轩。

   第二天凌晨,朱允熥悄悄溜回了楚秀轩,几个小太监都用很怪异的眼神瞅他。

   朱允熥被瞅得心里发毛,问道:"怎么啦?"

   小太监低低道:"皇太孙昨晚溜出宫,被太子发现了。太子说了,要皇太孙一回来就去见。"

   朱允熥心里大呼倒霉,那么晚了居然还能被发现,这下有好果子吃了。

   他走到朱标寝殿外,垂手肃立着。

   朱标早知道他回来了,喝道:"你还不进来,是等着我三请三催吗?"

   朱允熥硬着头皮蹭了进去。

   朱标气呼呼坐在床上,怒问道:"昨天深更半夜的,你跑哪儿去了?"

   朱允熥忙回道:"爹晨起不要动怒,恐怕伤了身子。″

   "我气死了,你不是更自在吗?省得有人成天管束着你。"

   "爹千万不要这样说。儿臣昨夜是去舅姥爷家里了,是有正经事要办,并不是任性贪玩。"

   "你能有什么正经事?"

   朱允熥道:"咱们的重甲骑兵与鞑子的轻甲骑兵相比,机动性太差。如果给步兵配备弓箭的话,就能弥补重甲骑兵的不足。儿臣料想爷爷是不会听的,所以想先说服舅姥爷,然后由舅姥爷向爷爷进谏……"

   朱标冷冷啍了一声。

   "荒唐!爷爷打了一辈子仗,难道还没你高明?弓弩营就是弓弩营,步兵营就是步兵营,哪有给步兵配弓箭的?况且,谁告诉你重甲骑兵打不过轻甲骑兵的。"

   "昔年魏国公、曹国公最擅长指挥重甲骑兵了,所过之处,无不摧枯拉朽,凉国公在捕鱼儿海,也是凭着重甲骑兵横冲直撞,立下了不世之功。"

   "怎么到了你嘴里,就是重甲骑兵不行了?你一天战场也没上过,你知道什么?纸上谈兵!赵括!"

   朱标好不容易说完了,朱允熥接口道:"爹说的这些都对,可是现在形势变了。重甲骑兵有其优势,就必定有其劣势,要与时俱进,不可固步自封。"

   朱标喝道:"够了!昨晚蓝玉怎么说?"

   朱允熥紧咬嘴唇,一句话也不想说了,他昨天给蓝玉讲了半夜,蓝玉一直打着哈欠,后来竟然睡着了。

   请问,世间还有比这更丢脸的事吗?

   "爹,我想搞一次军事演习!"

   "军事演习?什么叫军事演习?"

   "军事演习,军事演习就是……"

   朱允熥实在不知道怎么解释这种现代名词。

   "军事演习就是说,谁的战法好,谁的战法不好,光凭嘴巴说是不行的,必须真刀实枪干。我昨天跟舅姥爷说我的战法好,舅姥爷对我嗤之以鼻。"

   "我就想跟舅姥爷兵对兵将对将对干一次,看谁把谁干躺下。这个就叫军事演习,就是自己人跟自己人打,但是又不是真打……"

   朱标崩不住笑出声来,"我知道了,你是想跟蓝玉玩过家家,你信不信蓝玉能一巴掌拍死你?"

   朱允熥瞬间无话可说了。

   世间最悲哀的事莫过于你说的每一句话都是真的,可是没有一个人肯相信。

   楚王朱桢和蜀王朱椿被召到南京后,充当朱标的左右手,协助朱标在文华殿处理六部以及都院、大理寺、五军都督府、地方三司的公文往来和日常事务。

   两人十分低调,在南京待了快一年了,却几乎毫无存在感。

   朱元璋和朱标问他们什么,他们总是三缄其口,和文武大臣们也刻意保持着距离,碰到什么出头露脸的事,也总是悄悄地躲在后面。

   朱标说:"老六和老十一一味藏拙,他们在文华殿干的事用两个八品小吏足矣,召他们到南京来有什么作用?"

   朱元璋却对两个儿子的表现很满意,说道:"那是他们守本分,知分寸,能帮你减轻不少负担,这就是他们的作用。"

   朱允熥走进文华殿,叫了一声:"侄儿见过六叔、十一叔!"

   朱桢和朱椿从堆积如山的奏折中抬起头来,站起来让座。

   朱桢是一员虎将,对行军打仗十分内行,朱允熥想获得他的支持,又说起此次北征应当给步兵配备弓箭。

   朱桢笑道:"对军旅之事,父皇是最英明不过的,既然父皇不认可,大约就是行不通吧。"

   朱允熥道:"侄儿想听听六叔的看法。"

   朱桢道:"我虽然领兵打过几次仗,但都是在南方,对于漠北的地理气候一无所知。父皇既然命蓝玉为征北大将军,那么太孙还是去和蓝玉探讨吧。"

   朱允熥面露失望之色,"咱们是亲叔侄,是一家人,六叔就不能说一句实话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