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明嫡皇孙,开局救活太子朱标

第67章 吾儿当为尧舜

  朱元璋知道三个儿子都短寿,忧心如焚。

   他最关心的,自然是朱标,当即叫到跟前。

   朱标以为是要问工部贪腐窝案,奏道:

   "允熥荐的那几个人都很得力,尤其是那个杨士奇,虽不是科举出身,但着实能干。"

   "自从任了刑部尚书兼左都御史,短短一两个月内,成效斐然。杨士奇颇有古大臣之风,用人得当,赏罚得法,刑部和都院很快焕然一新。"

   朱元璋听罢,更觉得允熥奇不可言,问道:"那伙子贪官污吏,审得如何了?"

   朱标道:"还在审。允熥说得对,刑应出于法,不应出于威。陈怀恩、詹徽等狼狈为奸,贪赃枉法,罪无可赦。虽如此,也应依律办理,办成铁案。"

   朱元璋:"好,就这样办。"

   朱标又奏道:"还有一事,允熥说,南京、宁波等六处造船厂,关系国计民生,宜加强监管。"

   "他提出,设立工部造船局,以马和为工部侍郎兼造船局主事,大力建造船只,组建大明远洋海军,为征讨日本作准备。如果日本真有一座银山,那就赚大发了。"

   朱元璋很干脆地说道:"准了!"

   朱标又道:"造船需大量树木,允熥又提出建议,说大琉球岛上树木遮天蔽日,可在岛上设一造船厂,就地砍伐树木,就地造船……"

   不等朱标说完,朱元璋便道:"准了。"

   凡允熥所请,无不照准,朱标十分诧异。

   朱标又奏报,孙恪己于前天带领大军返回南京了,己代蓝玉上缴了征北大将军印,问朱元璋什么时候召见封赏众将。

   朱元璋略一沉吟,道:"你和允熥先赐宴慰劳他们,我还有一件大事要办。"

   朱标问:"什么大事比个还要紧?"

   朱元璋避而不答::"你近来身体如何?"

   朱标答道:"还好。"

   自从听了允熥的谏言,朱标每日打太极拳,练八段锦、五禽戏,身体状况己有了一些改观,不像从前那样虚弱困乏了。

   但寥寥两个字,根本不能让朱元璋放心。

   他道:"你也是四十多的人了,不可太过劳累了,一般的事务,就交给老六和老十一去办好了。"

   朱标道:"文华殿要处理的奏章堆积如山,老六和老十一也忙得很,不如再添个人手。"

   要照从前,朱元璋肯定断然拒绝了,但他现在生怕朱标累着了,问道:"添谁?"

   "解缙才思敏捷,过目不忘,把他召到殿中做些笔头上的事,可以减轻儿臣不少负担。"

   朱元璋爽快地答应了,犹豫了许久说道:

   "你监国十几年了,尤其是这几年,大小事情都是你在操持。咱如今岁数也大了,也不用占着这个坑了。不如咱禅位给你,你当皇帝,咱当太上皇,如何?"

   朱标惊得跳了起来,大声叫道:"好好的,父皇何出此言?"

   说罢,不顾朱元璋阻拦,快步走了。

   望着朱标远去的背影,朱元璋越发伤感。

   朱标己经做了二十七年太子,如果哪天突然没了,连龙椅都没坐过,岂不是太可怜了。

   深思了三昼夜,朱元璋决定禅位。

   朱元璋是个极果决的人,想好了就干,绝不拖泥带水。

   洪武二十七年九月十八日,朱元璋祭告天地祖庙。

   祭礼毕,突然宣布,将于年内禅位给太子朱标。

   这也太突然了!

   祭坛下站着黑压压的功勋显贵、皇亲国戚、文武大臣,听到这个消息,无不呆若木鸡。

   就是朱标、朱桢、朱椿,也惊得手足无措。

   朱标首先劝阻:"请父皇收回成命,儿臣绝不奉诏。"

   朱元璋正色道:"吾儿当为尧舜!休要推辞!"

   朱标:"恕儿臣不能从命。"

   朱元璋:″君无戏言,无可更改。"

   父子俩你一言我一语互不相让。

   刘三吾上前说道:"兹事体大,慢慢再议。"

   朱元璋喝道:"有什么好议的?就这样定了!"

   说着步下祭坛,走到象辂边,蒋瓛伸手去搀。

   朱元璋狠狠推开蒋瓛的手,扭过头来,对刘三吾道:"着你遍稽典籍,察考古今禅让之礼,着礼部、大宗正府筹备。"

   说罢,登上象辂,在数百锦衣卫的簇拥下,浩浩荡荡而去。

   群臣无不错愕。

   朱标脸涨得通红,大声向群臣辩白:"孤绝不从命。尔等皆为朝廷大臣,为何不据理谏止,而忍陷孤于不忠不孝之地。"

   刘三吾道:"臣不是没有谏止,可是惹得陛下勃然大怒。陛下既己决定,殿下就从命了吧。"

   群臣苦朱元璋久矣,纷纷说:"殿下从命吧。"

   朱标喝道:"胡说!孤宁死不从!文武众臣,理应人人上疏谏止。"

   众大臣面面相觑,你们父子俩意见相左,让我们听谁的。

   朱标忙跑到乾清门下,正要进去,守门老太监说道:"太子请回吧,陛下刚睡下,不见任何人。"

   朱标怒道:"孤也不见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