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奇幻玄幻 视频剪辑:开局盘点十大帝王

第八十六章 惩罚完成,十全老人登场

  【在称帝之前,石敬瑭不管是自己还是治理地方政务,都很节俭,但做了皇帝后就开始奢侈起来,他的宫殿都用黄金、美玉、珠宝等物装饰得富丽堂皇。】

   【同时,为了镇压百姓的反抗,石敬瑭还下令制定了许多残酷的法律,施加的刑罚也多是一些惨不忍睹的方式:割舌头,将人肢解,灌鼻子,放在铁锅里蒸煮等等。】

   【此外,石敬瑭对于士人也不信任,觉得他们不为国家着想,只知道为自己的子孙谋利,所以石敬瑭又像后唐那样重用宦官,使宦官势力重新抬头。】

   【宦官大盛,吏治腐败,朝纲紊乱,以至民怨四起。】

   【如此这般昏庸帝王,足以和后世的某位姜公相同。】

   【燕云十六州就是后世的琉求。】

   【石敬瑭和姜公相同,取得地位和对待外敌的政策也基本相同。】

   【前者靠认贼作父当上了皇帝,后者能走到那么高的地位基本就是靠在果党拉拢,暗算,收买,这些方式。】

   【同时,石敬瑭与异族皇帝拉拢关系,用来消灭中原大地的帝王,而姜公呢?】

   【面对倭寇,选择一再低头忍让,妄图调停。】

   【大敌在外,面在总想着搞自己人,永远想着耍小手段。】

   【在外部斗争时总寄希望于国际势力,依靠自己取得的胜利屈指可数,用两个字描述就是无能。】

   【对于石敬瑭的处理结果很简单,只有一半方法,那就是千刀万剐之刑,即日执行。】

   【一刀都不能少。】

   平行朝代——大宋。

   “痛快!好样的!”

   “朕早就恨死这个废物石敬瑭了。”

   高粱河车神赵光义看到对石敬瑭的处罚,那叫一个痛快啊!

   他可是恨死这个石敬瑭了。

   “这个石敬瑭,还真是个废物啊!”

   “你倒是挺大方啊,那燕云十六州如此重要的地带,就这么送给辽人了?”

   “你可知道燕云十六州对于我中原大地是何等的重要?”

   “身为中原大地的帝王,主动引狼入室,每年还给辽国带去丰富的财富,使得辽国的实力是一日强过一日。”

   “你个狗杂碎死了就死了,一了百了。”

   “但朕的大宋呢?”

   “朕为了收复燕云十六州耗费了多少精力,死了多少将士!”

   “没有你石敬瑭把辽国养这么肥,我赵光义至于几次都大败于辽?”

   “高粱河之战,我赵光义更是不得以乘坐驴车逃离,若不是那驴跑得快,恐怕我赵光义就交代在那里了!”

   大明。

   “如此这般认贼作父的石敬瑭,落得如此下场,也算是自食恶果。”

   朱元璋笑了笑,道:“说到燕云十六州,咱就感慨万千啊。”

   “大宋几百年间如此之多的帝王想要收复,尤其是宋太宗赵光义,都不得成功,咱老朱出手,不到两年就拿回来了。”

   “这到底是大宋的皇帝太废物?还是咱大明太勇猛了?”

   “石敬瑭盘点完了,就是不知道下一位登场的昏庸帝王会是谁?”

   “应该不是咱大明的了吧!”

   大汉。

   汉高祖刘邦躺在戚夫人的床榻之上。

   他看到石敬瑭的处罚,稍微有些不满。

   “这种认贼作父的废物皇帝,竟然只是千刀万剐?是不是轻了点?”

   “在朕看来,应该拿他去泡茅厕,才能解我心头之恨。”

   “中原大地的帝王之争,为何会牵扯到异族皇帝?”

   “看看朕和项羽夺天下的时候是怎么做的?”

   “朕可曾找异族人帮忙?”

   “这般做法,朕看不起。”

   “况且,你石敬瑭好歹是个节度使啊,为霸一方,实力雄厚,怎么就如此没用?”

   “算了,死都死了,只希望这昏庸帝王榜单之上,不要出现我大汉的皇帝,朕也就心满意足了。”

   大清。

   养心殿中,乾隆躺在椅子上,极为的惬意。

   在他的身旁,站着一个人,便是和珅。

   此时的大清,在乾隆看来,强大无比。

   因为他一方面重视农业生产,另一方面,继续鼓励垦荒、组织移民,并根据全国的人口迅速增长、土地相对不足的实际情况,提倡农民种植高产作物。

   他还仿效康熙帝的做法,普免全国钱粮,至于对各省因灾荒和其他原因而临时蠲免钱粮的就更多了。

   全国各地区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有较大幅度的发展,耕地面积扩大,人口激增,国库充实,整个社会经济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如此国泰民安下,乾隆觉得很是飘飘然。

   “和珅啊,你倒是给朕说说,这功勋帝王榜单之上为何没有朕的名字?”

   “朕如此重视大清的稳定,关心百姓,五次普免天下钱粮,三免八省漕粮,减轻农民的负担,保护农业生产,使得清朝国库日渐充实。”

   “除此之外,朕平定叛乱,作出如此大的功绩。”

   “像朕这样十全十美的皇帝,难道不应该成为华夏史上的十大功勋帝王,然后被永远载入史册之中,受人膜拜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