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奇幻玄幻 太虚传记

第三百一十一章 发现疑点

太虚传记 求真问道 2124 2024-05-28 21:37

  “只要你们不再与六道门为敌,我今天便放过你们,看山护院,我心中已有人选。”吴行风说完,甩袖转身撤去鸿蒙殿前的灵气屏障。

   参加比试的一千多人,全都震惊了,他们现在毫无灵气,随时都会被仇家所杀。本以为可以以退为进,先蜷缩在六道门,待有机会盗得一定的补气丹药,再行离开,然而,他们的这点小算盘又岂能瞒得过吴行风。

   吴行风直接赶他们下山。

   只要他们山下,绝对活不过三天。

   像他们这种人,仇家遍地,在没有灵气补充的情况下,必死无疑。

   那些没有加入比试的人,似乎看出了吴行风的阴谋,正在侥幸当中,却听吴行风说道:“你们这些人,只有一个选择。”

   众人以为听错了,马上竖起耳朵。

   可他们听到的却是。“所有人立刻离开六道门,否则一个不留。”

   此言一出,不论是加入比试的一千人,还是没有加入的一千人,全都震惊了。

   吴行风果然足智多谋,他这是要借刀杀人,不费吹灰之力灭掉了他们所有人。

   这确实是吴行风的想法,但吴行风还有更深的含义,这两股人,一定会为了争夺灵气丹药而展开厮杀。

   加入比试的那一千人里面,总会有那么几个修为精深之人,丹田气海中依然有一丝灵气,这一丝灵气杀那些身上可能有补气丹药的人,绰绰有余。

   在这些人两败俱伤后,吴行风会让人救活最后活下来的人,这些人才是他所需要的。

   这二股人中,已有看透之人,在吴行风下令之前,就已经跪在了广场上,求六道门收留他们。

   很快,跪地求收留的人,就达到了三百。

   然而,吴行风却转身离开,只朝骊山老道说了一句,“半炷香之内,这些人若是还不走,一个不留。”

   骊山老道惊出一声冷汗,连忙点头。

   自此往后,云阳山再也没人敢来滋事。

   那些最后活下来的人,赏赐太玄灵丹,从此为吴行风所用,死心踏地,在吴行风面前,他们的心智就是一张白纸。

   吴行风用实力与智慧双管齐下,收复了二百七十九人。

   其中就包括那个愣头青。

   对这个愣头青,吴行风另有关照,让骊山老道收他为徒,与张真号一样尊他为道祖,修炼的是六道门除了内室弟子之外,最高深的法术。

   愣头青也没想到自己的人生会因为一次冲动而彻底改变。

   冲动是魔鬼,但凡是思虑过度,必会失去机会。

   这便是阴阳之理,道法玄机。动而有静,静而生动。动静结合,气运而行。

   气运强弱取决于一个人本体气场的强弱,气场是由内而外的,就像杯子里装有的水一样。

   冷水杯微凉,热水杯滚烫。

   内在的东西,需要磨练,外表再如何鲜艳,剥去皮囊皆为血肉。

   只重外在的人,张扬跋扈,自私虚荣。

   只重内在的人,躬谦柔弱,萎缩无力。

   唯有内外结合,修内于表,静动相持,方能虚张有声,力抜志沉。

   吴行风之所以提拔愣头青,就是看到了此人内外有度,善于思考。

   世人普遍认为,懒惰只是身体上的,却不知思考上的懒惰,更加要命。

   一个不能独立思考,往往成不了大事。

   思考是人类的天性,失去思考,便失去人性。

   通过询问,愣头青是大荒南边的一个小部落首领的儿子,此人名叫拓跋光,年纪十七,父亲叫拓跋显。

   由于族中只有二个勇士,修为不过深红。

   经过族内长老商议决定,让他混在此次讨伐六道门的大军中,见机行事,盗取丹药,巩固部落实力。

   吴行风对拓跋光的诚实给于嘉奖,并赏赐了几枚补气丹药。

   次日。

   骊山老道来报,又有一部分人聚结在山门,人数有三百多。

   这三百多人不是来闹事的,而是来投靠六道门的,吴行风让骊山老道自行处理,他只有一个要求,如果是来避难的,自带伙食。

   骊山老道听后,眼中发光,这也是他颇为无奈,想要汇报吴行风却又不知如何开口的事,看来吴行风早就知道六道门的那点粮食不够吃的。

   经过严格筛选,三百多人里,有一半是来躲避仇家追杀的。

   对于这些人,骊山老道根据吴行风的指示,进行了妥善安排,在鸿蒙殿两侧的东西山腰修建了几百间木屋,用来供这些人居住。

   但只提供住所,不提供伙食,并且还要轮流扫地,太极广场能同时容纳上万人,面积巨大,打扫起来需要数十人同时进行。

   如此一来,解决了部分粮食问题。

   未时,吴行风叫来拓跋光,将他的意思带回族里,把他们的部落迁到云阳山一带,找个空地让他们耕种米粮,负责六道门的后勤工作。

   一来可以为部落提供庇护,避免其他部落侵扰。二来也能解决部落粮食问题,还能与六道门结下深厚友谊。

   令吴行风没想到的是,不到三天,拓跋光便带着他的族人来到了云阳山地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