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三国:我,神谋鬼算李伯川

第533章 留其性命

  荆州,

   公安城,

   此刻的诸葛亮刚刚从城墙处回到中军大帐,正坐在主位上休息,

   和傅士仁不同,

   说实话,

   凭借诸葛亮如今的本事和军功,一个小小的军事将军,已经有点容不下他这尊大佛了,

   不单单是他自己,

   就连刘备也一直琢磨着怎么给诸葛亮在军中升职,可毕竟无功不受禄,虽然平原城内的将领大多都知道诸葛亮的本事,可要是平白无故的升职,难免军中一些不明就里的士卒传出些什么闲话来!

   可这么一直下去,

   别说诸葛亮自己了,

   就连刘备都觉得有些屈才,

   这么一个能文能武的上将,那是找遍整个大汉也找不出第三个了,

   所以当荆州危急之时,不管是刘备还是李忧,第一个想到的人选都是这个平原城最为出彩的少年将军!

   只不过,

   诸葛亮也确实不会辜负众人的期望,

   自从他从傅士仁手里接过镇守公安城的职责之后,便日夜巡视,绝不给江东一点机会,

   “报!”,

   正当诸葛亮沉思之际,

   帐外突然传来一声通禀,

   只见一传令士卒匆匆而入,单膝跪地,拱手说道,

   “启禀孔明将军!”,

   “前方传来线报,那周瑜领兵五万,强渡汉水,直奔江夏!”,

   “哦?”,

   诸葛亮抬起眼睑,有些无奈的摇了摇头,

   “起兵五万?”,

   “这周公瑾不会真的想要一战而定江夏吧?”,

   狐疑的诸葛亮开始重新审视起了江夏的城防,

   这三年来,要是说他在内政上有些退步,倒是说的不差,可要是说起兵法谋略,一直想追随吕布脚步的诸葛亮可是从来未有过丝毫懈怠!

   脸上的笑容一点点的收敛,诸葛亮看着桌案上的地形图,神情愈发凝重,

   江夏、江陵、寿春,襄阳,

   这四城彼此相邻,

   一旦周瑜从夏口港强攻江夏,张辽完全可以直接从寿春来援,一旦张辽与李忧汇合,五万江东儿郎,估计都不够张辽一个人打的!

   这倒并不是诸葛亮小瞧周瑜,

   即便他知道周瑜统帅的本事放眼天下也是一等一的,可谁让他的对手有可能是张辽呢?

   正所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自从上次张辽威震逍遥津之后,或许曹军只会把张辽看作一个敢战先登的将领,但是在江东所有的士卒眼里,即便三年过去了,张辽依然还是那个能止小儿夜啼的江东梦魇!

   这都要归功于现在的江东之主,孙权,孙仲谋,

   李忧甚至还为那场战役编了一句打油诗,

   “生子当如孙仲谋,合淝十万送人头!”,

   很荒谬,

   但是很贴切,

   江东人口本就算不上多,就算让江东拉起了这支队伍,可现在这群新兵,有哪个不知道张辽的威名,让他们和张辽正面交锋,无异于送羊入虎口!

   诸葛亮很确信,这点周瑜一定是知道的,

   所以他并不觉得周瑜是真的想要强攻江夏,但事实摆在眼前,谁也不知道这个江东的美周郎到底有什么更深层次的打算,

   “诱敌之计?”,

   诸葛亮在心中想到,

   他并没有百分百的把握,甚至连他自己也只是下意识的说了这么一句,

   毕竟,

   不是诸葛亮自负,

   放眼整个江东,除了周瑜,他还真不觉得有人能统兵来战,

   “不会是孙权吧?”,

   诸葛亮沉吟开口,随后又紧接着摇了摇头,阻止自己白日做美梦的荒谬行为,

   “算了......”,

   “不管是谁,留个后路总归算不上错!”,

   下定决心,

   诸葛亮立刻看向那个一直单膝跪地的士卒,一字一顿的说道,

   “你且立刻北上江陵,告知江陵城内的子龙将军,立刻强攻巴丘港,然后静观其变!”,

   诸葛亮目光如炬,

   李忧这个人虽然大部分时候都极为不着调,

   但偶尔从嘴里说出来的金句,往往能让人大有裨益!

   比如诸葛亮现在脑海中浮现的这一句,

   “进攻就是最好的防守!”,

   就是诸葛亮下达这个决定的最大动力,

   不过很显然,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懂这个道理的,只见眼前的士卒愣了一下,有些不解的问道:“孔明将军!”,

   “那周瑜搞出如此动静,若是他真的直接对江夏开战,我等又当如何应对啊?”,

   “哼!”,

   孔明冷哼一声,目光一凝,浑身气势如同藏锋而出的利剑,

   “他开战我也开战!”,

   “他若是不开战,子龙将军便与我守望相助,共守公安、江陵二城!”,

   “若是那周瑜真敢在江夏与伯川先生开战,便让子龙将军率兵取长沙,我则率兵取武陵!”,

   “我倒要看看,到底是一个江夏值钱,还是荆南四郡值钱!”,

   ......

   武陵城,

   中军大帐,

   挺胸而立的吕蒙,目光缓缓扫过在场诸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