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重生夏侯,从街亭开始

第155章 司马懿的计划

  寿春,大将军府。

   司马懿双手扶着台边,俯瞰着沙盘。

   “子上,数日前,为父听闻满伯宁朝堂之上向陛下进言,提议陛下舍弃新城,引吴军至寿春,以决雌雄。然陛下未予采纳。”

   “是啊,陛下怎能将合肥拱手让人呢,况且新城才刚建成不久,城池坚固,岂有弃之的道理呢。”

   司马昭说出了他的见解,他跟大部分人一样,认为满宠的计划太过匪夷所思。

   司马懿却平静地说道:“此计有太多赌的成分。”

   “赌?”司马昭很是疑惑。

   司马懿随即答道:“满伯宁是在赌吴军会攻下合肥顺势北上寿春,届时我军在寿春集结兵力与吴军对峙,之后找到机会便可一举将吴军主力击溃。”

   “而这个机会便是粮道。”

   “吴军每每前来都能来去自如,而我军却只能疲于应对。归其根本在于吴军的进军和补给路线全程水路。”

   “看这里。”司马懿指着沙盘上的某处我说道:“吴军的船队出了巢湖在施水上没走多远便会遇到一个阻碍,那便是合肥。这么多年孙权之所以会一直死磕这里,就是因为不得不拔掉这个钉子。”

   司马昭摩挲着下巴,若有所思地看向沙盘,试着分析道:“合肥离巢湖太近,吴军的补给线很难被切断,所以满太尉才想引诱吴军北上来寿春,届时我军便有机会在吴军的补给线上做文章。”

   司马昭忽然皱起眉头,他这时终于明白阿父口中的'赌'是什么含义。

   “可若是那孙权不贪心,占据合肥后就此停手,之后以合肥为根据,那我淮南从此以后将永无宁日,寿春失守也是迟早的事了。”

   “不错。”司马懿认同地点点头,司马昭最近的长进让他很是欣慰。

   司马懿收回目光随即又道:“合肥城坚,吴军短时间内不可能攻克,如我所料不错,陛下的援军到时,孙权若还攻不下合肥,吴军必会自退。”

   "然而,六安呢?"司马昭忧虑地说道,"虽然王刺史一意孤行,但他毕竟是我大魏的老臣。阿父真的能对此坐视不管吗?"

   "子上不必担忧。"司马懿淡定地回答道,"六安城犹如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吴军不会轻易攻城的。"

   “即便不幸被攻下,待我洛阳大军一到,吴军也会弃城而走。”

   “可王刺史若是战死城中.....”

   “唉~”司马懿只是轻叹一声,没再言语。

   这时,一甲士传令而来。

   “禀大都督,芍陂西岸发现大量吴军,正顺沘水北上而来!”

   “什么!?”司马昭大惊,一个可怕的念头在心中骤起。

   难道六安城已被攻破?

   他可不想自己乌鸦嘴。

   司马懿却显得极为冷静,他看向身下的沙盘,头也不抬地说道:“去召众将前来。”

   “喏!”

   很快,淮南诸将便云集此处。

   在接二连三的情报传来后,司马懿这里大抵摸清了吴军的情报。

   吴国大将全琮率两万精兵,意在阳泉。

   在场的都是久经战阵的将领,他们知道阳泉的重要性。

   若是吴军占领此城,不仅可以扼守西面来的魏国援军,也能切断寿春目前仅剩的豫州水上粮道。

   府堂内顿时沸腾。

   “大都督,速速发兵吧!”

   “是啊,大都督吴军都杀到家门口了,此时不战更待何时?”

   “我寿春有三万精兵,岂能敌不过吴军两万人!”

   众将纷纷请战,目光灼灼地盯着司马懿,眼神中充满了急切和期待。

   司马懿沉思片刻,捋着胡须,沉声道:“诸位莫急,阳泉自然是要去的,在那之前,诸君先听我一言。”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这支军队来的如此迅速,定然不会从合肥方向而来,想必是六安城的吴军撤了围。”

   “现如今吴军的主力仍然在合肥城下与我军对峙。所以我料想这支军队一开始的目的就是牢牢把我寿春大军困在这里,让我军无法支援合肥战场。”

   听到这,众将更是不解。

   说来说去,无论是被困在寿春还是原本的按兵不动,这两者并无太大区别啊。

   当务之急肯定是要去救阳泉的。

   迎着众人疑惑的目光,司马懿终于做出了决定。

   “张虎、乐綝听令!”

   “末将在。”

   “你二人各自率兵三千为先锋,本督自带大军垫后。

   “你二人速速前往阳泉驻守,若是我军先至,遭遇吴军攻城可稍作抵抗,情况不妙大可弃城,本督不会问罪。”

   “若吴军先至,你二人即刻返回与我大军汇合。”

   “末将遵命。”二人齐声道。

   尽管众将对司马懿的命令倍感疑惑,但没了王凌的掣肘,这里没人会反驳他的军令。

   众将散去,司马懿走到帅案持笔书写起来,很快他把写好的信交给司马昭让他安排人送往正在赶来的曹叡手中。

   ........

   阳泉县城,这里位于颍水淮水交汇之处,是淮南漕运中的一个中转站,用于寿春、六安等地粮草辎重中转。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