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重生夏侯,从街亭开始

第169章 选官

  “奉明兄当真是给我一个惊喜啊!”

   “多谢奉明兄!”

   司马昭兴奋抱拳表以谢意。

   其实吧,这长史看似是中领军的第二人,实际上他的权力只是夏侯献权力的延伸,可大可小。

   但从司马昭的表情的中能看出,他倒是还挺满意的。

   夏侯献很快把目光投向了名册,仔细翻看。

   其中姓氏出现最多的便是闻喜裴氏、平阳贾氏、解县柳氏。

   平阳贾氏自己算是打过交道,不过目前还算不上望族,毕竟他这一脉算是从贾逵才开始发迹的。

   他大致扫了一眼,贾氏士子的评级碍于家世的影响力,多为中中五品,偶尔会有中上四品出现。

   仔细想想,先不论人品,若不是贾充的努力,贾氏兴许不会发展到后来的顶级豪族。

   解县柳氏跟贾氏的情况差不多,甚至还偏弱一些。听说,他们族人官品虽都不高,但胜在人丁兴旺,覆盖面广,大到京城,小到县吏都能看到柳氏的身影。

   说起来,贾充的母亲好像就姓柳。

   接下来便是河东望族,闻喜裴氏。

   裴氏自汉代起就世代为官,往族上翻几代,裴晔在汉代累任并州刺史,裴晔之子裴茂曾率领关中诸将讨伐过李傕,最后官至汉尚书令。

   裴茂之子裴潜,仕于魏。如今依旧身居显职,据说刚刚迁任尚书。

   其实夏侯献一直在找一个名字,那就是裴秀。

   那可是一个响当当的,就连那空中皎月上都有的名字。

   可翻遍了名册也未看到此人的名字,后来他思索了一阵,想必是裴秀年纪尚小,还没到评品的时候吧。

   尽管如此,还是有收获的。

   此人名叫裴徽,字文季,尚书令裴潜的幼弟。

   中正官给的点评是:高才远度,善言玄理。

   定品上下,三品。

   其实这定品都是图一乐,夏侯献压根也不会以中正官的点评做参考。

   这份名册真正的作用类似于字典,历史上耳熟能详的人或许也就那些,尽管这样自己还不一定都记得住,何况是那些史书上寥寥几笔的人呢。

   夏侯献继续翻看着,又一个名字吸引了他的目光。

   这个姓氏整个兵册上出现次数不多,而夏侯献一眼便认出了那个最有名气的名字——卫瓘。

   他出身书法世家,年十四就颇受郡内中正的点评。

   “性负静有名理,明识清允”便是对他的评价。

   单凭他在历史上是西晋开国大将之一这一点,他的才能就毋庸置疑。

   除此以外,夏侯献还惊奇地发现了一个名字,闻喜毋丘秀。

   他差点忘了,毋丘俭也是河东人。

   这毋丘秀是毋丘俭的胞弟,夏侯献索性什么点评和定品都不往下看了,决定直接举他出仕。

   这么多年仲恭兄可没少帮过他。

   到了最后,夏侯献看完了整份名册,他来回翻弄着册子,指了指中意的几个名字。“这个,这个,还有这个人值得一用。”

   “一下征辟三个人,这么多?”司马昭倍感疑惑。

   夏侯献则是淡淡说道:“我这不是给子上找几个帮手,难不成你要事事亲为啊。”

   “说的也是。”

   司马昭随即把那几个名字都记了下来,两人又聊了一些闲话后便散场了。

   翌日,夏侯献照常去营中上值。他昨日跟蒋济约好的,今日还是一起进行选拔武官的工作。

   走了蒋济的官署前,他发现木门紧闭,刚想轻轻叩门却偶然间听到堂内的动静。

   蒋济似乎在与什么人争执。

   “这人真的不行。若是进五校营任一牙门将也就罢了,可武卫营乃是肩负着宿卫宫禁的重任,岂能儿戏?”

   “可是,阿父近来可是拒绝了很多家了,赵公那里要是问起来,您该如何交差啊。”

   蒋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实在不行我就自己出资给他,但要安排此等纨绔子弟护卫宫禁,我实在良心难安。”

   “再说了,倘若出了什么差错,陛下怪罪下来,我同样罪责难脱。”

   “就这样吧。”蒋济摆了摆手让对方出去。

   夏侯献不是故意要偷听的,实在是因为二人声音有点大。

   他听到门内动静,下意识地往后挪了几步,装作刚好路过的样子,正好跟推门而出的男子打了个照面。

   那男子先是一愣,随即赶忙恭敬地拱手施礼:“下官见过夏侯将军。”

   他是蒋济之子,蒋秀。

   夏侯献微笑着点头示意,“我找蒋护军有公干,不知现在是否方便?”

   “家父正在堂内,夏侯将军,请!”蒋秀将夏侯献引入署堂后,很快离开了此处。

   此时的蒋济眉头紧锁,见夏侯献来了他赶忙收起了那副苦大仇深的模样,堆笑道:“夏侯将军快坐。”

   夏侯献笑着说道:“蒋公还是把我当外人看,说真的,您唤我奉明就好。”

   相处了这么多日,蒋济觉得眼前的这个小辈谦虚有礼,完全不像其他宗室将领那样趾高气昂,况且对方还是上官。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