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重生夏侯,从街亭开始

第183章 震后“余波”

  翌日,太极殿格外热闹。

   自从曹叡在今年秋季从许昌宫还驾洛阳后,上朝的次数屈指可数。

   然而昨日发生了这么大的事,今日一早大臣们都不约而同的赶赴皇宫。

   要知道,地震这种较为罕见的天灾,历代王朝都是极为重视的。

   在汉朝,尤其是到了桓、灵二帝时期,发生地震、日食这种异象后天子多会下“罪己诏”祈求上天原谅他的罪过。

   然后按照惯例,会“献祭”一位三公。

   至于到了本朝,三公倒不用提心吊胆,但这仍会被视为一件大事。

   此次地震的震源八成不在洛阳,至少洛阳城内包括皇宫内都未出现房屋倒塌的现象。

   随着各地的消息快马加鞭传回洛阳,河南尹内,中牟、荥阳、开封等县房屋倒塌、死伤无数。

   大殿内,大臣们穿戴整齐地站成两排等待着皇帝的驾临。

   可左等右等最终只等到了宦官的传令。

   “陛下今日龙体欠安,请诸位大臣退朝吧。”

   大臣们面面相觑,甚至有人在摇头,有人在叹气,直到有人带头离去,众人才陆续走出太极殿。

   东堂寝宫内。

   曹叡的头发有些凌乱,昨日他在后宫一口气挑了五名妃子侍寝,玩得嗨了一些,以至于到了午后才起床。

   至于昨日的地震,吃醉了的曹叡浑然不知,甚至说察觉到异动的武卫将军曹爽第一时间前来护驾时,曹叡只回了他一个字:滚!

   “陛下。”小黄门迈着碎步走入堂内,“中书令孙资和中书监刘放请求觐见。”

   曹叡就这么穿着一身亵衣,随意整理了一下发髻,有气无力地看向那小黄门。

   “宣。”

   两人缓步进殿,保持着恭敬姿态,孙资到了曹叡身前揖拜后,先开口言道:“陛下,今日群臣上朝请奏,对于昨日地龙翻身一事,望圣上决断。”

   曹叡当真是懒得上朝,群臣们你一言我一语的太麻烦,尤其是他还要花费不少时间整理仪容。

   他索性直接问孙资:“卿以为如何?”

   孙资沉吟片刻,拱手道:“今岁从开年起疫病蔓延,战事频发,诸事不顺。”

   “但如今孙权败走,诸葛新亡,臣以为此番地龙翻身乃是大吉之兆!”

   “哦?”曹叡坐直了身子,这时候他酒醒得差不多了,地龙翻身乃是大事,他不得不有敬畏之心。

   “卿可细言。”

   “地龙乃天地间之玄妙,伏于地下,守护万物,而地龙翻身预示着土地的丰收和万物的繁荣,代表着转机与希望,好运将至啊。”

   孙资的一席话听上去神神叨叨的,但你别说,曹叡真挺信这些东西。也就是在去年,他亲自到摩陂观龙后遂改元青龙。

   如今吴国的孙权被他一把火烧得没了心气,而蜀国丞相诸葛亮的离世,更让曹叡没了后顾之忧。

   这时,孙资又进言道:“陛下,如今战事平息,国内安定,洛阳新建宫殿之事或可提上日程,此举也是承顺天意。”

   要不怎么说曹叡宠爱他呢,这话直接说到了曹叡心坎里。谁愿意天天听别人怼自己呢。

   之前由于战事等诸多原因,新修宫殿之事就算群臣不阻拦,他自己也不好意思大操大办,而今战事已定,是时候开整了。

   “刘卿以为呢?”曹叡又看向中书监刘放。

   刘放似乎想说些什么,但沉默片刻只是回道:“臣以为孙中书所言极是。”

   ...

   离开天子寝宫的路上,二人来到一处较为空旷的廊道,刘放左右张望,随即压低了声音对孙资说道:“方才进宫仓促,彦龙为何为不让我向陛下进言赈灾之事啊?兴修宫殿非一日之功,灾情才是当务之急。”

   “子弃这就不懂了。”孙资笑道,“今年先是遭遇大疫,又有东西两线的战事,国库本就吃紧,陛下欲修宫殿之事不是一天两天了,这个时候赈灾岂不又要延后?”

   “可这是不可避免的事啊。”刘放心里还是有谱的,这么大的事就算陛下不问,群臣们也不可能置之不理。

   孙资道:“赈灾自然是要做的,但不需要我们提,这事就让尚书台主动提出吧。”

   刘放顿时茅塞顿开,“还是彦龙想得周到。”

   二人出了天子寝宫,孙资正欲告辞,这时刘放忽然想起了什么。

   “最近我听到一些风言风语,是关于令郎的,曰:欲得两千石,需千万钱,彦龙可知此事?”

   “嗯?”孙资倒吸一口凉气。

   刘放又道:“另外我还听说,董司徒最近又在关注清谈之事,我等还是约束子弟,少惹是非为好。”

   然而孙资压根没听刘放的后半句,他在原地愣了片刻后,面色铁青的跟刘放告辞。“我先回府。”

   孙资回到府上,怒气冲冲的径直往府堂上一坐,没一会儿,孙密小心翼翼地迈起了府堂。

   “阿父,您找我。”

   孙资将那流言的内容复述了一遍,一开始孙密决口否认,直到孙资抽出佩剑,走下台阶,将剑悬在孙密的脖颈处时,孙密才慌忙俯地,连声认错。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