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都市言情 院士13岁!八零小村姑轰动全国

第163章 丰收季到来

  只是蔬菜基地众人还没迎来首批收菜的高光时刻。

   农场这边先发出一阵阵欢呼声。

   一月中旬,初阶合成试验稻终于收到了首批稻种。

   虽然不是最终稻种,还得再经过四个阶段,预估七八个月左右才能彻底得到成果。

   但第一阶的合成试验稻经过检测后,各项指数都比寻常水稻的确略有上升。

   而且没有出现任何的基因缺陷问题。

   每个基因链条都非常完整且稳定。

   这便意味着,按照时见的算法继续合成下去,真的能得到最终亩产1000斤的‘合成Ⅰ型’新基因水稻。

   这还不是他们狂欢的主因。

   重要的是,‘合成Ⅰ型’水稻如果被证实的话,那么已经完成最终算法公式的‘合成Ⅱ型’基本也有八成能肯定下来。

   毕竟到现在为止,已经完成实践的时见算法,还没有出错过。

   这才是他们那么激动兴奋的主要原因。

   ‘合成Ⅱ型’和‘合成Ⅰ型’虽然只相差一个序号,但区别却有天壤之别。

   要知道‘合成Ⅱ型’不止单季亩产高于‘合成Ⅰ型’,还能一年两熟。

   如果没意外的话,年总亩产能到3600斤以上。

   比现在亩产400-500斤的水稻整整翻了七倍左右。

   原本时见手上还有个一年三熟的‘合成Ⅲ型’水稻算法公式。

   不过‘合成Ⅲ型’亩产1000斤,年亩产总量不如‘合成Ⅱ型’。

   原本它还有个很大的优势,就是能在盐碱地种植。

   不过有了土壤改造种子后,这个优势便被削弱。

   所以时见就干脆先不拿出来。

   她最近又来了新灵感,偷偷在空间里研究完美种。

   所谓的完美种,就是十项全能,完美基因链,能适应任何基因序列进行衍生。

   简单来说,就像母蛊。

   更笼统来说,像蜂皇,只要存在,有足够的营养支持,就能源源不断的产卵,繁衍族群。

   不过她想要的这个完美种,是基因序列能毫无隔阂的与任何一种基因相交,辅助对应的植株进行提阶升级。

   这个想法还是在得到那一叠专项奖时获得的启发。

   她现在的合成法不能统一化,每种植株都必须对应一种算法。

   虽然对其他人来说,这种合成法已经非常厉害了。

   可时见自己却觉得不满,觉得这样太麻烦,是具有缺陷和限制性的。

   所以她想弄出个完美种。

   不过现在还没有什么太好的头绪,只能在空间慢慢试验和构思。

   言归正传。

   初阶种子报告出来后,老爷子们就立刻整理好上报。

   这份报告也算是在年前给国家递出的惊喜年礼。

   尤其在土壤改造种子实验已到中期,基本能确定效果的情况下。

   ‘合成Ⅰ型’除阶段确认成功,便也相当于结果大差不差。

   这就意味着,最少三年内,高产种子就可全国推广种植。

   搭配土壤改造,可耕种土地面积增加,预估10年内,华国粮仓就能支撑全国人口日常消耗。

   15年内,华国有望跃升至全球粮食第一生产国,以及粮食储量最大的国家。

   至此在粮食上,至少不会再被外国扼住咽喉。

   至于其他作物,有时见这样的人才,相信会不断带来新惊喜。

   所以在水稻初阶种报告送上去后,时见的档案又上升一个等级,直接封存在最高档案室内。

   不过这事时见并不知道。

   1月注定是个好日子。

   在一月中旬过不久,时见终于从陆少尉手中拿到一份2个专利的证书。

   上面帮她上报的,跟专项奖励一样。

   没有直接用‘合成理论’报一个专利。

   而是把她初期送上去的几个作物,选2个送去进行专利认证。

   分别是大白菜、白萝卜。

   之所以只选报这两个,还是为了不太过暴露时见,引起太多注意。

   两种作物相当于两项新发明,还在合理范围内。

   如果一下子上五种以上的发明,肯定会引起轰动。

   以华国目前的国情,不一定能护住这个孩子,所以只能尽量低调。

   反正他们已经知道时见的原始种有基因锁,短时间内也不怕被盗走研究。

   其他作物的专利,国内该给还是给。

   至少10年内合成种子不会出口,对她的专利利益就不存在损害。

   等国内种植稳定下来,再往世界推,到时候就能一次性申请所有专利。

   这事陆少尉早就跟她说过。

   对此时见也不介意,甚至还很乐意。

   反正国家以后会按照每种作物额外给专利费,对她来说又有钱拿,又不会太引起注意,招惹刺杀或者招揽什么大麻烦,何乐不为。

   不过目前这个专利证书到手还没什么作用。

   得等到上面推广种植,才会拿到专利费。

   好在她现在也不差钱,所以无所谓。

   接下来她的注意力都放到收菜上。

   不错,一月底终于到了收获季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