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明暴君,谁挡朕变法,谁就得死

第509章 附属国,倭寇南朝

  “陛下?您?”

   李善长全身一颤,看着面前的朱元璋,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当朱元璋说出这句话的时候,他就觉得似乎有些不妙。

   他原本就是一个聪明过人之人,而且对朱元璋非常了解,听他说出这句话就知道朱元璋其实已经有意退位让贤。

   这让李善长,感觉到不可思议,甚至可以说是震惊。

   他跟随在朱元璋身边,那么多年,对于他的性格多多少少还是了解一些的,既然朱元璋说,他的光彩足够了,那么,就代表着,他已经开始想着退位了。

   这样的话,李善长也是第一次听见,瞳孔内缩,看向朱元璋,一时之间有些语塞。

   “哈哈哈...!”

   “善长啊,你是咱的兄长。”

   “咱也不瞒着你。”

   “再过两年,咱觉得,也是时候该退休了。”

   “再过两年,标儿就二十岁了。”

   “原本,咱早就想要将皇位传给标儿。”

   “这当皇帝,还是太累了。”

   “当年唐太宗李世民就是在20岁的时候鼓舞他唐高祖李渊,起兵造反。”

   “当年隋朝隋炀帝确实是昏庸无道,才给了唐太宗李世民一家机会让他们起兵谋反。”

   “20岁的年纪能够有这般野心,由此可见,唐太宗李世民,确实是有真龙之相。”

   “唐高祖李渊在自己子女的协助下,只用了一年,建立了唐朝,开疆拓土,在他的手中,战无不胜。”

   “二十四岁,更是被封为了天策上将,封无可封,位在亲王之上。”

   “这亲王之上,可就是太子,李世民依靠自己的能力,四年之内,为大唐王朝,统一天下。”

   “这份能力,咱十分钦佩。”

   “但是,咱标儿也不差。”

   “咱标儿五岁就为咱出谋划策,十二岁,已经帮助咱统一了江南,开国建立大明王朝。”

   “这样的能力,绝对不输唐太宗李世民。”

   “在未来,咱标儿一定会成为一个千古圣君,如同当年的李世民一样。”

   “不仅能够为大明王朝开疆拓土,还能够让天下百姓安居乐业。”

   “大明王朝,就需要标儿这样的皇帝。”

   “咱这个皇帝,还是颐养天年。”

   “这个皇帝,早就已经当腻了,当七年的皇帝,咱什么都已经看,开了什么东西又能够你陪伴自己的家人,更开心的呢?”

   “咱一直都想要,不要成为咱一样的人才放心,仗着大明王朝交给他,可没想到标的不负众望,事事都像咱,甚至做的比咱还好,许多事情做的比咱还要狠辣。”

   “大明王朝第二任皇帝,就应该像标儿一般不能够太过懦弱,就应该强势,盛气凌人,眼高于顶,藐视天下。”

   “天下,都是咱大明王朝的天下。”

   “你觉得,咱这个决定,怎么样?”

   朱元璋看向面前的李善长,轻笑道,说出了自己内心的想法。

   他原本早就已经将这皇位让给朱标,只是马秀英劝到,觉得朱标的年纪还是太小了一些,等过些年再传位给他。

   这才让朱元璋决定,在朱标20岁之后,将大明王朝的皇位,传位于他。

   其实朱元璋早就已经做腻了,这个皇帝毕竟朱元璋原先就是一个放牛娃,后来成为了和尚。

   而且自己这一些年,确实对马秀英充满了亏欠。

   朱元璋想要创建的就是一个大明王朝,一个能够让天下百姓安居乐业的大明王朝。

   现如今的大明王朝已经足够让天下百姓安居乐业,吃有食,穿有衣,兜里有余钱,阖家欢乐。

   既然自己想要的一切全都已经达到了,而整个大明王朝只需要按照秩序执行下去,那么大明王朝所有的百姓都将生活在合家美满当中。

   而且朱标所做的一切都已经比朱元璋做得更好,所以朱元璋觉得自己似乎也没必要再占着这皇帝之位,早早的将其传位给朱标也就罢了。

   “陛下,您打算退位让贤,成为太上皇,也并非不可。”

   “当年唐高祖李渊,就是成为了大唐皇朝的太上皇,过的日子,也还算不错。”

   “还给唐太宗李世民,添了不少弟弟妹妹。”

   “而且唐太宗李世民也十分尊重唐高祖李渊,每天都亲自前往行礼。”

   “并且,确实让大唐王朝,变得更加强大。”

   “不过,有陛下在,大明王朝,也会变得更加强盛。”

   “至于陛下是否退位让贤,还是要看陛下的意思。”

   “老臣也没办法帮您决定,老臣惶恐。”

   李善长全身一颤,果然和他内心想的一般无二,面前的朱元璋早就已经想好了,要退位让行将这皇帝的位置让给朱标,这也让他感觉到不可思议。

   毕竟,历朝历代哪一个人不是喜欢自己掌控权势,又有几个皇帝愿意退位让行提早将皇位传给自己的下一代呢?

   哪一个皇帝,不是等到自己实在不行了,才会决定将皇位传递下去?

   可没想到,现在朱元璋年纪轻轻,才四十五岁,就想要将个皇位传给朱标,这让李善长感觉到十分震撼。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