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明暴君,谁挡朕变法,谁就得死

第642章 智多近妖的朱雄英?

  “爹,没有,儿子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呢?”

   “儿子只是觉得,红棉不会对儿子出手,否则,刚才已经有足够的机会,杀死儿子了。”

   “可是红棉姐姐没有这么做,就能够看出,她并不想杀儿子。”

   “这是儿子的直觉,儿子觉得,红棉姐姐不会伤害儿子。”

   “希望爹能够明察。”

   朱雄英立刻跪地叩拜道,小脸被吓的煞白。

   他也不知道为什么,反正他就是觉得面前这红棉,确实非常可信,绝对不会伤害自己。

   【名字:朱雄英】

   【年龄:三岁】

   【武力:25(可成长)】

   【智力:98(可成长)】

   【统帅:48(可成长)】

   【政治:65(可成长)】

   【坐骑:小旋风】

   【武器:象牙刀】

   【效忠人物:朱元璋(100)、朱标(100)】

   【君王魅力:65(可成长)】

   【特殊能力:识人(可辨忠奸,看穿人心,慧眼识能人。)】

   “这小子,智力又增长了三点,还真是快啊?”

   “难道是朕的体质,也继承了吗?”

   “这智力,还真是让人感觉到震撼。”

   “三岁的小屁孩,居然拥有九十八点的智力,说出去,谁信啊?”

   “而且,这特殊能力不错,是一个君王必备的能力。”

   “知人善用,可辨忠奸,才是最重要的。”

   “以后这小子,也许也是个好皇帝吧!”

   “老子的种,还是不错的。”

   “虎父无犬子,也并非没有道理。”

   “也许也正是这一项能力,所以他才会如此确信,面前的红棉不会伤害他。”

   “确实不会伤害他,但是她会伤害你爹啊!”

   “这小子,看人的能力,还没完全发挥出来。”

   “不过,也不错了。”

   朱标看着面前的朱雄英,微微一笑,这才几天的时间,智力又增长了三点,直接达到了九十八点,这让他感觉到不可思议。

   而且,这特殊能力也不错,自古名君,最基本的能力,就是知人善用,能辨忠奸。

   如此一来,才能够让大明王朝江山永固,传承下一代,也能够看得出,到底谁才有能力继承大统。

   而且他识人之能,已经初步显示出了能力,确实面前的红棉,基本上是不会伤害朱雄英的。

   但是,必定会伤害其他人,甚至包括朱标。

   “好,那爹就给你一个机会,也给她一个机会。”

   “红棉,以后,你就跟随在太子身边,当一个贴身女侍卫。”

   “以后太子殿下的安危,朕就交给你了。”

   “希望你不要辜负了太子的一番苦心,也不要辜负了朕对你的信任。”

   朱标现在想要了解到,这个莫先生,到底是何人。

   而他想要了解这莫先生,必须得从面前的红棉身上下手。

   因为其他人根本就不知道,这所谓的莫先生到底是何人,可面前的红棉倒是能够给自己提供一些蛛丝马迹。

   朱标也没有直接让红棉臣服,这么有意思的事情,还是自己去发现,自己去查找,最合适。

   这样才有意思,如若一早就知道了答案,他的乐趣,又从何处来?

   朱标现在也想要自己亲自探查一下,这位神通广大的莫先生,到底是何人。

   “儿子谢谢爹的信任。”

   朱雄英立刻朝着朱标拱手道,满心欢喜。

   “多谢陛下,奴婢一定会竭尽全力守护太子殿下,绝对不会让太子殿下受到一丝一毫的伤害。”

   红棉立刻跪地叩拜道,眼眸之中闪过狡黠之色。

   “陛下,此人毕竟是刺客,这?”

   阿冰眉头紧锁,看向朱标,拱手道。

   “不要紧。”

   “看着红棉年纪不大,应该是为人蛊惑。”

   “给人一次机会,也是给自己一个机会。”

   “更何况,太子如此信任这个女人,那朕要是不答应,岂不是连一个孩子都不如?”

   “无需多言。”

   朱标摆了摆手笑道,深邃的眼眸之中闪过一抹笑意。

   “喏。”

   阿冰拱手道,不敢在多言,朱标既然同意了,自己也没有任何办法。

   “先下去休息吧!”

   朱标看向朱雄英,摆了摆手道。

   “是,爹。”

   “儿子告退。”

   朱雄英拱手一拜道。

   “奴婢告退。”

   红棉朝着朱标叩拜道,随后躬身离开了营帐。

   “密切注意这红棉。”

   朱标看向阿冰,吩咐道。

   “喏。”

   阿冰拱手道。

   “莫先生,有意思。”

   朱标拿起笔墨,在纸上写了三个字,嘴角微微上挑。

   ......

   洛阳某处。

   “莫先生,失败了。”

   一个女子朝着面前的男子拱手道,眼眸之中满是无奈之色。

   男子大概四十岁不到的样子,不过戴着一个猴子面具,倒是看不出真实面孔。

   “是吗?”

   “意料之中。”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