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靖康之耻?天命神棍为大宋续国运

第466章 天书三卷

  “沿路官员都是干什么吃的?朕不是早就吩咐下去,让他们准备好亚父一行人的补给吗?怎么还是因为这些耽搁了亚父的回京速度?”

   赵桓破口大骂:“一群吃干饭的,满朝上下都是吃干饭的,全都在糊弄朕!!!”

   黄真脑袋抵在地面上,听着赵桓的震怒,只能说道:“陛下小心龙体,国师马上就回来了,届时一切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况且以国师对您的心,他断然是不愿意看到您损伤龙体,若是国师归来看到您龙体不适,岂不是更让国师分心?”

   两宫恩怨,黄真不敢说太多,只能如此劝慰一下赵桓。

   赵桓喘着粗气,吼道:“去,给朕传内侍省官员过来!!!”

   黄真一听这话,连忙说道:“陛下,您已经连发八道金牌传召国师了,如今朝野上下都出现了对国师不利的传言,若是再发金牌,只怕更加会被有心之人利用,离间您和国师之间的感情。”

   按理来说,黄真是不能说这些话的,但他毕竟是赵桓这边的人。

   他和赵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他也不希望看到赵桓下台,若是太上皇重新登位,赵桓怎么样不好说,他这个新皇身边的大总管,肯定是活不了。

   而且如今朝中确实有人利用八道金牌,传出对国师不利的传言。

   就算黄真可以不顾及赵桓,也得为国师说一句话。

   若是再发金牌,太上皇赵佶那边怎么样他想不出来,但是皇帝赵桓这边肯定是会出现问题。

   赵桓一听这话,神色一顿,他都连发八道金牌了?

   “对,你说的对,朕不能再逼迫亚父了……”

   赵桓脸上闪过慌乱之色,此时他倒是像个六神无主的孩童。

   “去,传召何栗,孙傅,耿南仲……他们立即过来见朕!”

   赵桓说了一连串大臣名字后,刚要挥手让黄真下去。

   “等一下……”

   突然又喊住了黄真,补充道:“还有李纲,让李纲也过来。”

   没错,李纲还在京城。

   之前赵桓说李纲已经去河北路,只是不想让赵佶见李纲找的借口罢了。

   如今局势不妙,赵桓有用得着的李纲的地方。

   黄真松了口气,不再嚯嚯国师就行,随便皇帝怎么折腾这些官员吧!

   如今陛下都快被逼疯了,心中的怨气无处发泄,找心腹官员发一下疯就当解压吧!

   “官家,刚刚收到消息,皇上在垂拱殿发了好大一通火,之后传召李纲等人入宫了。”

   蔡京匆匆跑到龙德宫,跟赵佶打起了报告。

   “哦?朕这个儿子啊!真是让人不省心,这么大的人了,又做了皇帝,怎么如此急躁呢?”

   赵佶话虽然是这么说的,但是脸上却带着促狭的笑意。

   眼神中流露出来的分明就是讥讽和轻蔑,没有半点心疼体恤的意思。

   “皇上毕竟年幼,历练不足,难免少年心性,还需要官家您多多教诲,如此才是大宋之福。”

   蔡京顺杆爬,提及赵桓的时候,脸上也是带着嘲讽之意。

   赵桓小儿,想要和他们斗?凭什么?

   真以为弄死了童贯,他们就无可奈何,束手待毙?

   童贯死了,不是他们势力走向终结,而是重新站起的契机。

   赵佶笑道:“卿说的有道理,朕作为父亲,理当如此。那就摆架吧!朕去关心关心朕的这个长子。”

   蔡京连忙吩咐下去。

   说是去关心,实际上还不是故意去给赵桓添堵,恶心赵桓?

   之前赵桓的确已经把赵佶给软禁起来了。

   可很快,他就遭遇了赵佶的反击。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何况是赵佶这个做了这么多年皇帝的人呢?

   赵佶管理朝政,对付金人,的确垃圾的不能再垃圾,但是他对付起赵桓来,却是城府深沉的可怕。

   干好事赵佶干不来,干坏事,赵佶是真有两把刷子。

   之前什么云雀衔书,就是赵佶安排的戏码。

   赵桓当时就觉得不对劲,果然,当他看到那黄帛上面的内容后,差点没背过气去。

   上面以道经三卷的形式,洋洋洒洒写了两千六百余字。

   其中第一卷写了,天上的一个仙君,因为看到人间百姓疾苦后,对诸位仙官说了如何如何的痛心疾首,如何如何的心疼百姓。

   然后仙君决定亲自下凡,历经劫难,把百姓所受的苦楚自己承担起来。

   第二卷,讲的就是仙君下凡以后,投胎到了皇室,然后如何帮百姓渡劫,天上仙官如何推动他成为皇帝,如何帮他庇佑天下百姓云云。

   第三卷则是这个“仙君”为了帮助百姓,自己承担了多少痛苦,多么骂名,而百姓还不知道他的良苦用心,对他诸多误解什么的。

   最后还借着仙官的口吻说,若是“仙君历劫失败”也就是这个皇帝退位,那么百姓们将会承受莫大的灾祸云云……

   而这天书之中所写的为了百姓付出巨大代价,还被百姓误解的“仙君”条条都是指向赵佶。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