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明:我只想做一个小县令啊

第1155章 天堑若变坦途

  虽然西域铁路的压力是最大的,但现在忙的最热火朝天的,是山西。

   铁路铁路,首当其冲最重要的材料,就是钢铁。

   而山西,则是北方最大的产煤地。

   虽然北平也有西山煤矿,但那里的产煤量远远供不上所需。

   托苏谨早年在黎城待过的福,这里的工业基础比当时的应天都强。

   随着朱棣一声令下,太原府、潞安府、大同府、平定州,煤矿、选煤厂、炼焦厂、炼钢厂等等相关产业,一夜之间拔地而起。

   当地百姓得知皇帝挖煤炼钢,是为了修铁路打洋鬼子,纷纷踊跃参与。

   下矿的下矿,进厂的进厂,运送物资的运送物资,整个山西仿佛被百姓的热情,如火般瞬间点燃。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山西的天空不再晴朗,空气中飘荡着的都是煤渣子。

   也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当地无论是百姓还是读书人,都很少再穿白色或者浅色的衣物。

   因为这里没有一件白色衣物,能干净的度过一天。

   脏、乱、差,似乎成了山西的代名词。

   但即便如此,山西百姓也没有后悔,而是默默咬牙,用脏乱的家乡,去换大明一个晴朗的未来。

   永乐二年十月二十九,就在慎海卫和英军对峙的这一天,第一条由大同府通往北平的铁路,宣告正式竣工通车。

   看着那哟嘿狰狞,喷吐着浓烟的巨大怪兽,大同府无论是官员还是百姓,都流下了眼泪。

   在这一刻,岗的辛苦和付出,都是值得的。

   而他们身后,由太原府为中转,连接大同府、潞安府、平定州的铁路,预计在几个月后也能陆续竣工。

   这工期,比郑赐当初预估的速度,快了将近一倍。

   这一倍的速度,是无数百姓用日日夜夜的轮班劳作,是牺牲在山林矿区的那些无名英雄,是每一个无名无姓的人,用血和汗换来的。

   他们,是奋斗在无名战线上的英雄。

   而远在莫桑比克海峡的苏谨,也绝不会辜负身后百姓的期望,打通这第一条海上通道。

   永乐二年十一月初五,慎海卫再次和英军在海面上开始对峙。

   大战,一触即发。

   休战的这几日,双方各自派出快船,默契的互相清理着海上的水雷。

   有这些隐患在,只能拖延彼此的交战速度。

   按理来说,英军身后有补给线,是战场上占据优势的一方,本不应该急着交战。

   但大明疯狂搞基建的事传到威尔斯耳朵里后,他怕了。

   同样是从后世穿来的他心里清楚,大明的西域铁路一旦建成,将意味着什么。

   那代表着大明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将大量的士兵、武器、辎重、粮草,送到最前线!

   到了那个时候,他本来占据的主场优势将无限被缩小。

   而异域作战的大明,将和在本土作战无异!

   天堑变坦途!

   他想过去干扰,乃至联系帖木儿汗国,许下免费供应大量武器、物资的厚利,让他派兵去破坏大明的铁路修建。

   面对如此丰厚的报酬,帖木儿汗国却怂了。

   不怂不行啊。

   自己刚刚被大明西路军打的元气大伤,若不是奥斯曼的‘及时’叛变,恐怕他们现在都被打灭国了。

   况且,那群该死的瓦剌人收了大明的好处,每天骑着马在边境上巡逻,

   那一副恨不得跑出来找找茬的样子,更是让他们害怕。

   没错,瓦剌人最后还是找上了大明爸爸,表示也想参与西域铁路工程,给孩子赚点奶粉钱。

   考虑到语言和过往仇恨的问题,大明虽然没敢让他们直接参与修建工作,但把边防协防、巡逻铁路沿线的任务交给了他们。

   帖木儿和瓦剌虽然同宗同源,但百年后早已信仰不同。

   彼此之间因为抢地盘的缘故,各个部落之间更是有深仇大恨。

   如今帖木儿本就落没,若是主动生事,瓦剌人一定会借着保护大明工程的借口,拍马杀到他家里炕头上,给他拉一泡大的。

   帖木儿不中用,威尔斯又把主意打到了奥斯曼的身上。

   巴耶塞特一世不是傻子,让他独自面对大明,乃至主动进攻,那不是要他老命吗?

   但如今认了新的爸爸,又不得不从。

   更何况巴耶塞特一世心里清楚,就算自己不动手,等大明缓过劲来,也得往死里削他?

   没有退路的他,只能下令部队继续西进,摆出决战的架势,给足驻扎在火站河的西路军压力。

   同时悄悄派出少量精兵潜入大明,找机会破坏对方铁路施工,能杀几个负责人最好。

   这招一开始还真的奏了点效。

   经过这些精兵的不懈努力,成功炸毁了别失八里附近一段刚刚修好的铁路,总长是...五十米。

   他们倾尽身上所带的弹药,也只不过给这段铁路松了松皮。

   炸药带少了啊...

   相较于茫茫长的铁路线而言,这个战绩最多算是个皮外伤,还是不及时送医自己就得愈合的那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