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明:我只想做一个小县令啊

第582章 谁让你还手的

  ‘轰——!’

   刚一遭遇,坦克便毫不犹豫朝着陈性善开了火。

   第一炮,准准的在陈性善战马脚边炸响。

   还没来得及思考,这些怪兽为何会出现这里,陈性善就带着他的副将一起螺旋升了天。

   他可能想过,自己有一天会战死沙场,马革裹尸。

   但他绝对没想过,自己会死的如此草率。

   草率到对面命令坦克开炮的吴让,压根不知道他炸死的是谁。

   吴让只知道自己是带着任务来支援,而对面又一身平叛军的打扮,不打他打谁?

   “机枪准备。”

   吴让,泉州玄武学院第一批学生。

   他没有许圭、陈显、童福山这些同窗的天份,但也不差。

   他曾以第十二名的成绩,荣登进士。

   之后和其他同窗一样,进入翰林院作编修,朱允炆逆登大宝之后,又随着先生去了黎城。

   他和喻良到了黄崖洞兵工厂后,扔下了书本,放下了孔义,一心钻进了坦克的研发当中。

   可以说,现在他们驾驶的‘59式改版’,就有他和喻良的巨大功劳。

   而这俩学生,也生生从一介书生,变成了拿着扳手的工程师,接着,变成了一线指挥官。

   数年的军旅生涯,早让吴让变成了糙汉子,骂人也从彼其娘之,变成了——

   “他娘的,赶紧把这伙残兵灭了,老子还有任务呢。”

   骂骂咧咧地下达了命令,吴让一把推开顶舱门,麻溜的爬了上去。

   一把握住机枪的扳机,恶狠狠的骂道:“他娘的还等什么呢?搂他!”

   ‘哒哒哒哒哒哒....’

   原本的59上没有机枪这个设计。

   但苏谨认为留下机枪,更适合于现在这个战争环境。

   尤其是面对少量骑兵的时候,炮弹可没机枪好使。

   最重要的是,机枪子弹便宜...

   这次支援朱棣,吴让带来了二十四辆坦克。

   二十四辆坦克的机枪,同时喷吐怒火。

   这些好不容易逃出来的骑兵,还没明白发生什么事情,就如割麦子一般的倒下。

   仅仅一炷香,战场再无活口。

   ‘咣!’

   似乎只是做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吴让盖上舱门,立即下令:

   “李景隆的辎重部队在定兴北面,咱们拿下他去!”

   “一会搂火的时候都注意点,先生说了,李景隆这老小子好像是自己人,吓唬吓唬得了。”

   “那他要是还手呢?”

   吴让狠狠在他头盔上拍了一把:“敢还手那还能是自己人?揍丫挺的!”

   “明白!”

   。。。

   李陵祖兴奋的带着骑兵一路衔尾追杀而至。

   但等待他的,却是巨大的炮坑,和满地战马和敌人的尸体。

   那尸体...

   即便是见惯了生死,李陵祖也不由得被眼前一幕惊到了。

   这些尸体几乎没一个全尸,都被打的跟破布一样,残肢断臂飞了一地。

   但更令他疑惑的,是这些人是怎么死的?

   他忽然一拍脑门:“找,看看有没有陈性善的尸首!”

   过了好久,才有一个手下举着一截袍袖过来:“提督大人,这袍袖好像是陈性善的内衬官服!”

   “尸体呢?”

   “这个...”

   手下有点为难:“碎成一堆烂肉了,我也不知道那堆烂肉里面有没有他。”

   “他娘的!”

   李陵祖沉着脸:“这他娘的是谁在跟老子抢功?”

   “可是不对啊。”

   李陵祖拍拍脑袋:“离陈性善最近的追兵就是咱们,其他人都还在白沟河那边呢,能是谁啊?”

   正疑惑着,忽然远处传来一声惊天炮响!

   “有人在攻李景隆的大营?是谁!”

   “去看看!”

   李陵祖顾不上收拾眼下的战场,带着骑兵向着远处的炮声追去。

   炮声响起的时候,身在帐内的李景隆被吓了一大跳。

   “谁人在打炮!”

   “大帅——”

   副将急匆匆的冲了进来:“大营被人偷袭!”

   李景隆第一反应,就是朱棣打过来了。

   可想想也觉得不太对啊。

   算算时辰,现在陈性善应该才追上朱棣大军不久吧?

   就算朱棣吃了枪药,也不可能打的这么快啊?

   灭了陈性善,顺手还要来打自己?

   “看看去!”

   李景隆二话不说跑出营帐,循着炮声方向奔了过去。

   他没急着往前跑,找了一处高地掏出来望远镜。

   “嗯...这他娘的不是英国佬的铁甲车吗?”

   当年英国佬进应天支援朱允炆的时候,他远远的瞅过这玩意,所以认识。

   但眼前这玩意和当年的又不太像,比原来那铁甲车可大了太多。

   而且,英国佬不是被苏谨打跑了吗?

   等等!

   “苏谨,是苏谨的人!”

   李景隆有点毛了。

   他和朱棣私下‘沟通’过不假,但谁知道这事朱老四跟没跟苏谨这小子说过。

   万一苏谨不知道这事,娘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