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明:我只想做一个小县令啊

第476章 陪孤见证这奇迹发生的时刻

  十日之后,太原府大南门外。

   朱棡身边只带着百余护卫,然后就是辖下各县、乡的里正。

   他办土豆宴的事,直接跳过了所有县衙,没有让他们掺和。

   对此无论是太原府,还是下面各县的县令都颇有微词。

   尤其是朱棡推广所谓新粮种一事,几乎都当做热闹来看。

   说的那么玄乎,亩产八百到一千斤的玉米?还有三千斤的土豆?

   尤其是那番薯,能产三千到五千斤?

   简直滑天下之大稽嘛!

   要真有这种粮食,这天下还有饿死的人吗?

   “这晋王爷怕不是得了失心疯了,这是想立地成圣?”

   太谷县令陈亚冷笑。

   他并不算是什么坏人。

   他是洪武三年的举人,候缺补的太谷县县令。

   太谷县虽是个穷县,但陈亚上任之后也算一心为民,做出了不少政绩。

   他也想带着百姓脱离穷苦日子,但人嘛,总是很难接受自己认知以外的事情。

   自从听说晋王在搞什么新粮种的种植,居然还用昂贵的琉璃,在太谷县的皇庄内搭出了个什么大棚,说能在冬日种出菜来的时候。

   他就觉得晋王一定是疯了。

   尤其是今天,更是带着数百人浩浩荡荡的跑来太谷皇庄,要看新粮食收获。

   我的亲亲王爷哟,现在可是寒冬封天,地都冻的硬邦邦的,能种出菜来?

   那和地里能种出金子来有什么区别?

   其他县令听到这种事,唯恐避之不及。

   他晋王爷丢人,自己可不想陪着。

   万一将来史官在县志上记上这么一笔:

   “建文二年元月,晋王与 X 县县令,于冬日之地欲取菜而食,遭县民嘲讽……”

   娘耶,到时候可真是要出个大名,遗臭万年了。

   但陈亚却又不得不来。

   晋王来了太谷县,他身为县令能不去出城迎接,并一路随行?

   陈亚叹口气,连辞官的心都有了。

   看着远处浩浩荡荡走来的一群人,陈亚强撑笑脸迎了上去:“臣,太谷县令陈亚,见过晋王!”

   朱棡笑着点点头:“陈亚,孤知道你,这些年你在任上做的不错,今日‘土豆宴’之后,许是你还能官升三级。”

   “臣谢王爷吉言。”

   然而陈亚的脸上却看不到丝毫喜色,唯有满满的苦涩。

   看陈亚的脸色,朱棡就知道他心里想什么。

   不过也无所谓了,这些日子他被人笑的还少吗?

   民间甚至都传出他‘土豆王爷’的外号。

   但与能获得的好处相比,他叫这土豆王爷又如何?

   说不定千年之后,还是一桩美谈。

   “既然来了,就跟着一起去看看吧。”

   “是,臣遵旨。”

   皇庄并不在县里,而是在离县城十多里外的一处庄子。

   等到了皇庄已经快要正午,隐隐能看到整个庄子后面透着反光。

   陈亚大奇:“王爷,那是何物?”

   朱棡瞥他一眼:“陈县令啊,皇庄虽不归你管,那任下的事,还是要多操一些心的。”

   “是,是,王爷教训的是,臣铭记于心。”

   “前些日子不是刚下了一场大雪吗?这是刚刚清理了琉璃棚顶的积雪后,反射的阳光。”

   陈亚愕然看着远处如海般的反光,目瞪口呆。

   虽然早闻晋王败家,拿琉璃给菜当屋顶,但没想到居然这么大手笔!

   这得...多少银子啊。

   但朱棡心里清楚,这些琉璃顶子压根没花多少钱。

   苏谨那小子产琉璃如甩籽,虽然成本并不算低,但比起琉璃的市价,可谓是九牛一毛。

   甚至这批琉璃的运费都比成本高。

   刘德全这时走了过来,在朱棡耳边低语:“爷,皇庄管事在前面候着呢。”

   “嗯,喊他过来。”

   没过一会,皇庄管事王德发小跑着过来。

   王德发的血统半蒙半汉,是徐达北征带回来的俘虏后人。

   他爷爷命好,没被一刀切了丁丁送进宫里当太监,留在皇庄做事,才有了他。

   “奴婢见过王爷。”

   “嗯,新粮怎么样了?”

   陈亚和不少离得近的里正闻言,一个个赶紧竖起耳朵。

   他们心里难免有些狐疑,难道这冬日里,还真能种出粮食来不成?

   “回王爷的话,自从新粮种下,奴婢就一直住在棚子里,

   直到昨日知晓王爷要来,奴婢亲自去地里验过,土豆和红薯都已经成熟,可以收获。”

   “好!”

   朱棡很高兴:“引路!”

   “是,王爷请随奴婢来。”

   王德发前面带路,很快就到了一个棚子前面。

   走到近前,陈亚再一次被震惊到。

   棚子的四面都垒砌着红砖,而一丈多高的顶子上,赫然琉璃满布。

   透过琉璃,暖洋洋的日光洒在了棚内的土地上。

   整个棚内仿佛与外面是两个世界,温暖和煦。

   陈亚忽然惊觉不对。

   即便日头再暖,屋内也不可能犹如春日啊?

   等等!

   “王爷,恕臣多嘴,这棚内难道烧着火龙?”

   朱棡不答,看向王德发:“你是管事,不如你来说说吧。”

   “是,王爷。”

   王德发笑吟吟的看着陈亚:“陈大人,这些大棚里确实被地龙覆盖,在冬日最冷的时节,也能控制到合适作物生长的温度,此乃王爷之妙策!”

   朱棡笑而不答。

   这办法自然是苏谨想出来的。

   他虽不想贪苏谨之功,但现在却不能说出苏谨,毕竟他现在可是名义上的‘钦犯’。

   然而一边的里正们,此时压根顾不上在意什么琉璃、火龙。

   看着棚内绿油油的秧苗,一个个眼睛都绿了,急的官话都不会说了,方言都蹦出来了。

   “在四块森了?(这是啥了?)”

   “外四(那是)...庄稼?”

   “快不要撇扳机了,在几家能中哈庄稼(快不要吹牛了,这季节能种出庄稼)?”

   “诶吧信,能不能冒冒了(我不信,能不能看看)?”

   嘈杂的声音越来越大,叽叽呱呱的好不热闹。

   乡人们从最开始的震惊,慢慢开始对这片庄稼充满好奇。

   饶是朱棡在太原府生活了这么多年,听着这些乡间俚语也颇为头疼。

   他大手一挥,声如洪钟:“好,既然诸位都如此好奇,不如就陪着孤一起,来见证这奇迹发生的时刻!”

  喜欢大明:我只想做一个小县令啊请大家收藏:(www.xs4.cc)大明:我只想做一个小县令啊全书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