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明:我只想做一个小县令啊

第1069章 你会不会断案?

  陡然之间,苏谨再被弹劾,要求和其学生案子合并交由三司会审的消息,在整个朝堂甚嚣尘上。

   因为苏谨之案,整个朝堂的运转都停滞了几分。

   而在朝堂之内,这些或主动参与,或被裹挟进去的派系,一时间泾渭分明,闹得不可开交。

   以都察院刘观为首,江南、两淮地方官员为辅的反苏党,纷纷露出狰狞的獠牙。

   这是一股在朝中不容小觑的势力,他们代表的不是官位本身,而是其身后的士族势力。

   这些士族的族人,虽然大都没有位列高官,但族中子弟往往在地方为官,关系着一地民生。

   一人一官不显眼,但这么多的人加起来,聚沙成海,就是一股令人忌惮的庞大势力。

   当年朱棣初进京,为什么放过了那么多反对他的官员,还不就是担心一旦追究,很容易就激起地方反抗?

   所以直到最后,他也不过只诛杀了以方孝孺、黄子澄、齐泰为首的建文一系核心。

   那个景清最多算是附赠品,是自己作死。

   关系到苏谨一案,整个事件的导火索,是由礼部一个六品主事何进,上奏揭发、检举、弹劾部堂苏谨引发。

   何进负责和地方市舶司的对接事宜,主要职责就是管理贡品,以及出海货品名单。

   经他所言,在任职主事期间,发现市舶司的船队中,大量充斥着晋国公府的货物,混在朝廷外贸船只中向海外贩卖。

   晋国公有自己的产业,大家都知道,这本不稀奇。

   但混在朝廷外贸船中,这一点可就值得商榷了。

   毕竟,市舶司税收的范围,可不包括朝廷的官船。

   礼部侍郎杨士奇当场提出质疑,怀疑这是何进伪造证据,污蔑苏谨。

   可惜,刘观这件事做的很稳,这证据,是真的。

   外贸官船中,还真有一大批货是以晋国公府名义上船的,上面还有苏谨的亲笔签押。

   就苏谨那歪爬爬字,想要冒充还真不容易...

   签押、账册、出货登记,以及负责检录、装载的人证、物证俱全,苏谨还真的很难解释清楚。

   最重要的,是苏谨好像压根就没打算解释,任由刘观的唾沫星子都快飞到他脸上了,也不作一言辩解。

   “公爷,你准备认罪了?”

   苏谨淡淡的抬头扫了他一眼,眼中尽是轻蔑之色,仿佛在看一个死人:

   “认罪?认什么罪?”

   “避逃国税,执法枉法,滥用职权,为己谋私,身为朝廷要员,一国国公,你对的起陛下的信赖吗!又将律法置于何处!”

   苏谨冷笑着没有反驳,只是轻蔑的问道:“那敢问刘都台,准备如何处置苏某?”

   “按洪武爷的祖训,尔当剥皮充草!”

   “哈哈哈哈哈哈哈!”

   苏谨闻言大笑,笑的眼泪都下来了:“这个时候你们倒是想起洪武爷了?

   若是洪武爷还在,你们敢这么放肆的假作伪证,指鹿为马?

   若是洪武爷还在,苏某能不能活下去不知道,但在场的诸位,怕是没几个还能站在这里审问苏某吧?”

   听到苏谨的质问,许多经历过洪武朝的官员,心头忍不住一阵突突。

   如今的陛下虽然暴躁,但和那位比起来,简直仁慈的可爱...

   至少不会因为贪墨个几两银子,就被推出去做成稻草娃娃。

   铛铛铛!

   刘观不满的敲敲桌子:“现在不是缅怀洪武爷的时候,公爷你也不要转移话题,现在说的是你的案子。”

   “苏某无话可说。”

   耸了耸肩,似乎压根对刘观安给他的罪名不当回事:“你该怎么判,就怎么判。”

   “好,你倒是痛快。”

   冷冷的看着苏谨,刘观心中暗喜。

   本以为苏谨要激烈反驳,至不济也会找个人来替他顶罪,却没想到他就这么认了。

   “既然公爷认罪,倒省了本官麻烦,那就在供状上签押吧。”

   看着递到眼前的供状,苏谨的嘴角微微上扬着,似在嘲讽着什么。

   “苏某的字不好看,就给你摁个手印吧。”

   “可以”,刘观冷漠的点点头:“取墨来。”

   “那么麻烦干什么?”

   苏谨嘿嘿一笑,直接伸嘴咬破手指,然后在供状上摁下自己的手印。

   “嗯...一个指头不好看,这样好了。”

   说着,他竟将血覆盖整个手掌,然后一巴掌呼了上去。

   刘观呆呆看着眼前鲜血淋漓的供状,心说苏谨是不是疯了?

   这是生怕自己给他定不了罪吗?

   但眼下的罪证确凿,供状画押俱全,姓苏的断无翻案的可能。

   “很好,那就请公爷先行归府,等候陛下圣裁吧。”

   “别啊”,苏谨一听不乐意了:“我说你会不会断案啊?哪有让犯人回家的道理?你就不怕我跑了?”

   “啊,这个...本官相信公爷断不会畏罪潜逃的。”

   “你相信有个屁用”,不屑的扫了他一眼,“你自己都说了,国有国法,你一句相信就能凌驾于国法之上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