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穿越锦衣卫:我不想再用加特林了

第306章 全力攻城

  “师爷,今天是什么日子了?”

   鞑子主帅安亲王岳乐,背着手站在帐篷门口直勾勾的瞅着灰蒙蒙的天,没头没脑的忽然开口问道。

   他也没穿盔甲,只是穿着一身厚貂绒的大氅,因为刚起床,脑袋后面的辫子还是散着的,加上好些日子没刮胡子,看上去甚至有些落拓。

   师爷掐着手指算了算:“主子,今天是腊月十二,算着应该是大寒了!”

   岳乐嗯了一声,又看了半天外面灰蒙蒙的天,放下了帘子,神情间满是烦躁。

   自从苏克萨哈被锦衣卫第一军击毙,遏必隆升任西南军务总督。

   他带着大军大举进攻四川到现在,已经两三个月了。

   本来一路高歌,把吴三桂打的只剩下成都,眼看着就能拿下头功,升职加薪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了。

   谁曾想到了成都城下,怎么也攻不进去了。

   足足打了将近三个月,成都外城多次易手,却始终打不进城里。

   加上吴三桂的女婿夏国相,带着一支骑兵,三不五时的骚扰,袭击粮道和辎重。

   士气很是受影响。

   尤其是该死的锦衣卫第一军,偏偏这时候又掺和了进来。

   昨天岳乐收到了战报,身后的重庆府被锦衣卫第一军攻陷了。

   一旦明军从身后打过来,自己恐怕是抵挡不住的。

   这倒还好,大不了自己再逃一次。

   可如果明军向南或者向北,给自己来个放大版的围三缺一,恐怕逃都不好逃。

   一想到此处,岳乐心中更是烦躁。

   他不知道的是,此刻陈昊麾下的第一师和第二师,已经把南北两个方向,全部攻陷了。

   如果让他知道这个消息,只怕当场就要吓尿了。

   “师爷,吩咐下去,卯时末准时开饭,杀些猪羊,今天敞开了造!”

   师爷应了一声,接口道:“主子,今天是......”

   “没错,今天老子说什么也要攻进去!”

   “这他娘的鬼地方,老子呆够了!”

   岳乐捶了捶自己的腿,他对四川湿冷的气候着实不习惯。

   比起塞外苦寒干冷之地,这里的阴冷潮湿就像是钝刀子,把他浑身的力气一点点的要刮没了。

   “喳!奴才这就去办!”

   师爷跪地行礼,起身就往外走。

   除了通知伙房,按照岳乐的要求抓紧埋锅造饭。

   关键是要把所有的将领通知到位。

   这才是师爷该做的事。

   主子交代的事儿,自己要做好。

   主子没说出来的事儿,自己要替主子提前想到做好。

   果然。

   卯时一过。

   所有将领齐聚岳乐帅帐,岳乐满意的对着师爷点点头。

   “诸位!我不说,想必大家都猜到了!”

   “今日,不破城不收兵!”

   “传令下去,城破之后,三日之内不封刀!”

   岳乐的话音落下,众将领之间稍稍起了一点骚动。

   自从占领了整个华夏的领土,已经很久没有城破之后不封刀的情况了。

   城破之后不封刀,说白了就是允许屠城。

   放在以前倒也罢了,可如今鞑子已经坐了天下,是要脸面的“朝廷”了。

   这么做,难道不会引起天下公愤吗?

   众将领的反应,岳乐全都看在了眼里。

   他咳嗽了一声,甩出来最重磅的消息:“诸位!我收到消息,锦衣卫第一军已经在半个月前,攻下重庆府了!”

   哗......

   这个消息一出,全场直接哗然。

   重庆被攻下,众人都明白其中的意义,说不害怕是假的。

   刹那间,没有人再反对岳乐的命令。

   现在越快攻下成都越好。

   到时候真的锦衣卫第一军打过来,自己这边就算逃了也说的过去。

   毕竟拿下四川,打下吴三桂可是实打实的功劳。

   想尽快攻破成都,那就得让士卒们下死力!

   城破不封刀,对于鞑子和二鞑子来说,这是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法子!

   一刻钟后。

   鞑子大军吹响了进攻的号角。

   成都守城的主将,仍然是王辅臣。

   他站在城头,看着鞑子军阵的变换,也嗅到了一丝异样的气息。

   “快!派人去通知王爷!今天鞑子恐怕是要拼命了!”

   传令兵丝毫不敢耽搁,第一时间找到了吴三桂。

   “备马!”

   吴三桂到底是征战沙场多年,根本没有怀疑王辅臣的判断,立刻披挂乘马。

   “师爷,速速组织预备队,做好后勤补给......”

   骑在马上,吴三桂对着师爷吩咐了几句,把头转向了旁边的世子吴应熊:“你......算了!”

   看着吴应熊那副哆哆嗦嗦的怂样子,吴三桂直接放弃了,而是看向了次子吴应麒。

   “麒儿!带人弹压街面,内城就交给你了!”

   “爹爹放心去,城内有大哥和我,没问题!”

   吴应麒同样浑身披甲,瓮声瓮气的应道。

   看看不中用的大儿子,再看看英气十足颇像自己的次子,吴三桂心里忍不住升起了异样的想法。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