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穿越古代,经商失败的我只好造反

第152章 孙叡骄:我要做一件违背祖宗的事

  在弓箭手的掩护之下,太平军的盾车推进掩护着云梯都搭在了城墙之上。

   “快点快点!把你们手里的石头都给我砸下去!”

   一个义军军官对着他们从城里征来的百姓说道,让他们往下面扔石头帮助守城。

   这些老百姓自然不是自愿来守城的。

   虽然一开始义军是打算欺骗百姓,说太平军有多么多残暴,每到一个地方一定是执行杀光,抢光,再烧光的三光政策。

   企图利用用恐惧来驱使他们,让百姓们以为他们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战斗,好来帮助义军守城对付太平军。

   但是愚民政策的前提是老百姓对你要骗他的这件事是一无所知,关键是湖州地区的百姓对太平军可不是一无所知,不然就不会有那么多人往太平军所在的青州逃难了。

   孙叡骄眼看着忽悠百姓他们主动卖命也是不可能的了,干脆就直接就强征民夫来守城。

   这些老百姓虽然不愿意干这些守城的活,但在义军刀子的逼迫之下不得不来。

   “嘿!”一个民夫用力的将一块石头对着云梯下方投掷,向着一个正在攀爬城墙到一半的太平军砸去。

   那个太平军士兵竟然直接从梯子上跳下来,虽然他也没爬多高,但这个高度起码也有三四米了,直接落地顺势一个翻滚卸掉力道,起来之后竟然什么事情没有。

   “怎么可……”

   “咻!”

   还来不及等那个民夫惊叹自己眼睛所看到的情景。一支利箭直接刺穿了他的肩膀。他捂住肩,膀下意识的看过去,不敢相信自己中箭 。

   “啊啊啊!!!”伴随着惨叫声,他瞪大了眼睛,倒了下去。

   \"嗖嗖嗖!!!\"

   一连串箭矢飞射而出,一支支利箭全都命中目标。

   \"噗嗤!噗嗤!噗嗤!!!\"

   一阵血雾喷溅而出,那些被射杀的义军士兵和民夫全部倒地,他们的尸体全都变成了马蜂窝。

   \"杀!杀!杀!!\"

   \"杀!\"

   义军士兵发动了反击,无数的石头、滚木、长矛、弓弩等等各种武器全都向城墙下面招呼。

   \"咚!\"\"咚!\"\"咚!\"\"咚!\"\"咚!\"

   城墙上守卫的义军全都举盾抵挡箭矢,同时有人用手中的短矛进行攻击。

   “咻!”“咻!”“咻!”“咻!”

   一轮齐射过去,义军的伤亡并不大,毕竟这些守卫都是经验丰富的战斗人员。

   不过城墙上的义军守卫却并不占据优势。

   因为太平军的人数比义军太多了。

   城外的太平军一波波的涌上城楼,城楼上的守卫根本就不够用。

   \"杀!!\"一名太平军冲了上来,手中的腰刀猛的挥舞,顿时将几名义军斩杀。

   \"杀杀杀!!!\"

   另一边一个义军老兵也不甘示弱,手中的弯刀挥砍的虎虎生风。

   \"杀!!\"

   两人再次交锋,两柄刀碰撞在一起。

   \"砰!\"

   \"咔嚓!\"

   一阵骨骼断裂的声音响起。那个老兵手中的弯刀竟然断裂了。

   “噗呲!”

   太平军士兵瞬时一刀斩中他的肩膀。

   \"啊!\"

   他痛苦的哀嚎起来。

   太平军看到他受伤,更加疯狂的攻击。

   很快,义军老兵就被打倒在地。

   \"你......\"

   老兵艰难的抬起手指着义军,想要说话。

   \"噗哧!\"

   义军的手中的弯刀刺穿了他的心脏。

   \"噗通!\"

   老兵倒在了地上,脸上满是不可相信,毕竟他自己一个练出武道真气的武者,就这么被对面随手一个小兵给弄死了?

   但现实已经没有时间给他去思考这些了,随着血液的流出,这个义军老兵的生命也随之消散。

   太平军士兵收回手中的腰刀,继续杀向下一个目标。

   随着时间的推移,杀上城墙的太平间士兵越来越多,城墙失守,只是个时间问题了。

   孙叡骄强行征用过来的那些老百姓早跑完了,自从太平军士兵登上城墙的时候,义军士兵就没工夫继续镇压那些民夫去守城了

   。

   太平军的士兵们自然也不会专门去追杀那些民夫百姓,毕竟他们明显就是被拉过来凑数的。

   而且只要在这里再打一会儿跟一群义军士兵们打个有来有回的。希望让义军士兵跟自己对战,别完全丧失信心,之后还得引到张松民集结大部队跟太平军会战。

   但是就凭一军现在这么个状态和士气,根本就没办法再跟太平军打巷战。

   孙叡骄只好做了一个违背祖宗的决定——集合骑兵跑路,至于其他的就不管了。

   \"兄弟们,我们走吧!\"

   孙叡骄看了看自己身边的义军马兵,然后拍了拍其中一匹坐骑的脖颈。

   那匹坐骑似乎听懂了他的命令,一跃而起,向远处飞奔而去。

   剩下的骑兵也迅速跟了上去。

   很快,孙膑骄就带着义军马兵消失在街道尽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