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古装言情 土着农女和穿越爹的建国奋斗史

第137章 惊吓

  亲事办得无比热闹,连陈家也派人给他们送了礼,六匹颜色艳丽的绸缎加一扇精巧的刺绣屏风,还有一套紫砂壶茶具。

   随礼是陈家管家送来的,这些东西往那儿一放,单是看那六匹绸缎,村里人的眼珠子就瞪出来了。

   “乖乖,这个陈,是咱们县首富陈家吧?”

   “就是首富陈家,俺几年前恰巧老远见到过他们管家,左下巴处有一颗很明显的痦子,就是这个,绝对没有认错。”

   有人轻斥了一句,“嘿,你没看人家马车上写的就是陈字吗?认字就行了还用得着记别人脸上的痦子?我看你们还是跟着赵大家小姑娘多认认字吧。

   你看看,连陈这么简单的字都不知道,睁眼瞎。”

   “哟,黄三儿家的,出息啊,连人家马车上的字都认识了。”

   黄三儿家的得意的很,挺着胸脯表情傲然,“那当然,这个陈字我儿子教我的呢!我儿子就是从赵大家小姑娘那儿学来的!”

   她儿子已经跟着学了八个大字了,现在吵着闹着要去读书呢。

   等她和孩他爹再存一点银子,就把孩子送到私塾里认字。

   不求他考功名,识字了以后做个账房先生,也比在地里刨食强。

   其中一个驼背的妇人接话,“我小孙子也跟着学呢,上次我儿子的信送回来,信件上小半的字都能认出来!”

   有人咂摸着嘴巴,“老赵家要起飞了,要不说陈家这等富贵人家都能老远送礼过来。”

   “赵家真是山窝窝里飞出贵人喽,大的本事,小的也聪明!”

   “不愧是县大富啊,真是大手笔,一出手就是六大匹绸缎,这得花多少银子哟!”

   赵勉也不是以往那个天真无邪没啥眼力见儿的人了,那六匹缎子看起来晃人眼,实际上价值还不到那座屏风的零头。

   屏风和紫砂壶才是最值钱的。

   少说也有上千两银子。

   最重要的是陈管家说话客气恭敬,态度一改初次见面时的轻视自负。

   还拱着手跟田氏和赵勉说了好些恭贺之语。

   赵勉和田氏猜测,陈家的态度应该跟老大升官有关系。

   陈家消息还挺灵通的。

   赵勉悄悄附耳跟田氏说了这些东西的大概价值,田氏有一瞬间的错愕,不过她很快调整过来,乐呵呵把东西收下了。

   东西都送到家门口了,大喜的日子,当着众人的面推辞就是不给别人面子了。

   很快陈家姑娘也会出嫁,到时候再想办法送些价值相差不大的东西回去就行了。

   陈管家有点费解自家老爷对赵家人态度的转变。

   不过主家的态度就是他的态度,尽管疑问,他还是把事情办完了。

   田氏要留饭,陈管家笑着推辞了,他们也没有强留。

   回去的路上,他们一行就遇到扛着大木箱子往稻香村过来的衙差。

   恰好是相熟之人,陈管家好奇寒暄了两句,居然得知这些人是县太爷派到赵家送礼的。

   给他震惊得,暗道还得是主家,这眼光就是比一般人精。

   赵家还真是有点出息,还能得县太爷青睐。

   回想一下,幸好他之前没有啥得罪赵家的地方。

   赵勉的亲事办得风光,陈家派了得脸的管家送礼过来之后,气氛更是往上推了一个层次。

   一堆人围着他们恭维,好听的话儿跟不要钱似的一句接一句。

   甚至还有人闹着要给寡居在家的赵芳说亲,被黄德音两句国粹骂跑了。

   气氛有那么一瞬间凝固,不过很快就有人打岔调节,大家又乐呵呵的热闹起来。

   有专门守在村口等着田氏娘家人上门挣点外快的村里人老远就看到有衙差过来,连忙躲到村口边上的大树背后。

   民怕官根深蒂固,衙差朝挣外快的小伙子招手,问他们赵家往哪里走。

   外快小伙给他们指了方向,连忙抄小道跑去跟赵家人打招呼。

   “不好了,官差上门啦!”

   “田婶儿,有官差找你们家来了!”

   外快小伙气喘吁吁先一步跑到赵家门口,上气不接下气提醒。

   什么?

   官差来了?

   冲着赵家来了?

   赵家是不是犯事儿了?!

   正捧着赵家人一顿奉承的众人一下就蒙圈儿了。

   田氏心头也是一紧,咋回事儿啊,怎么会有官兵上门?

   花氏赶紧上前扶住田氏的手,“娘,没事儿,咱家又没犯事儿。”

   犯不着着急上火。

   “咋会有官差上门啊?”有人发问。

   自从赵大不当捕头之后,稻香村已经很久没有出现过官差了。

   人群里有几个看不惯赵家的,出言讽刺道,“哎哟,还能为啥,肯定是犯事儿了呗。

   赵大家的,马上过年了都能让差老爷们不辞辛苦上门,你们赵家不会是犯啥砍脑袋的大事儿吧?

   要不怎么说呢,人就是应该老老实实踏实本分过日子,癞蛤蟆还想学鲤鱼跳龙门呢,也不看看自己几斤几两!”

   “对啊,你们该不会是做什么见不得光的生意吧,要不然这么短时间就傍上陈家这样的大腿。”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