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奇幻玄幻 第十代的生涯

第一百五十九章 乱战(一)

第十代的生涯 光棍琉璃 2109 2024-05-30 12:09

  江国,南阳州。

   自江国裂土南北后,昔日繁华的南阳府成了交兵前线。

   北侧城墙青石砖上随处可见攻坚痕迹,巨弩箭嵌入砖墙石缝,墙下尚见滚石流木,江国的内战已经演化焦灼之势。

   “卡卡!”

   绞盘转动,巨箭架弩床,城上的羽林军伤亡也不小,人人皆知内战自耗国力,但双方上位者都不愿退却半步。

   “踏踏踏!”

   城下的攻城卒再次集结,其中可见狼胥军的旗帜,说起来也是造化弄人,出生于叶州的霍江郎要打回江国南境。

   “进攻!”

   攻城将领高举宝剑,第二轮攻坚战拉开序幕…………

   叶州,南阳王大营。

   刘季瑞正在阅读北地来信,对于寒川侯与江太子的战事并不满意,由于李开花的妥协让江太子的兵力完整保存,且全部施加于南线战场,但南阳王也无可奈何,他绝对不会邀请寒川侯南北夹击,因为南阳王不想让江国土地落入燕国之手。

   “来人,给寒川侯去书信,让他准备好粮食,本王会绕云国乔州去取!”

   “是,王爷!”

   刘季瑞自然不能让李开花白占这个便宜,他得了肥石州就应该出些钱粮援助南阳军,盟友之间要互利互惠,不然怎可长久…………

   离都,江皇宫。

   “回禀陛下,肥石之事微臣已处理妥当,寒川侯绝不会踏入江国边界。”

   特使将令牌交还于刘仲昌,圆满结束了此次任务。

   “爱卿辛苦了,且下去休息吧。”刘仲昌一脸阴沉的看着手中令牌,这次他失地损粮,心中全是闷气。

   “传旨!让冠军侯加快攻城步伐,务必在八月中旬夺得南阳府。”刘仲昌此时已然孤注一掷,背水一战决不能败。

   刘仲昌靠在龙椅上,望着宝殿左侧的盘龙柱,口中喃喃道:“李开花!朕先让你得意一段时间,等朕灭了南阳王后再与你好好算这笔账。”…………

   应天大都,南皇宫。

   朱炎兴重重拍打着龙椅,怒骂朝堂百官:“一群废物!邓州近百万人口就这样拱手送人!南国养你们有何用?”

   常国的攻势已经撕开了南国的西大门,若是卜迁仁再取祁州之地,那整个西线就是一马平川直通应天大都。

   “陛下,末将已经斩了邓州守将,请陛下让末将去守祁州,末将愿与祁州共存亡。”

   一位身形精瘦中年男子自荐请缨,此人便是南国水师都督骆文庆。

   骆文庆,年四十五,骆家水师的创始人,天下名帅榜己字位,南国疆域能守这么多年全靠这位都督。

   “骆爱卿,祁州之事你就不必插手了!西北水防还需爱卿固守。”

   骆文庆的水师在朱炎兴眼中可是宝贝疙瘩,这么强悍的战力怎么能放在陆上平白送命。

   “陛下,老臣愿出使常国,面见女帝,交涉邓州之事!”

   和谈也是无奈之举,常国入了邓州便是虎狼,南国的步卒难以抵抗,只能割地纳贡。

   “哎!我南国富庶天下第一,疆土更是前无古人,只有这步旅是朕的一块心病。如今南国处于多事之秋,还望诸位爱卿恪尽职守。”

   东海枯岛折损了五万南国精锐水师,国内怨声四起,朱炎兴再难以承受一场大败。

   ……………………………………………………

   常国,照阳殿。

   休息不足半月的唐武陵又开始处理政事,内殿婴孩的哭声预示着常国皇室血脉的延续。

   唐熙豪,又名唐玺儿,寒川侯的长子,常国女帝的嫡脉,含着金汤匙出生的金贵儿。熙豪二字是李顺子所起,而玺儿是翟经旋的手笔,两家长辈对长孙都寄予了厚望。

   “陛下,小殿下饿了。”

   按照常国的惯例,女帝一般都是由内宫廷抚养,但唐婉儿却打破了这个规矩,将唐熙豪留在了照阳殿。

   “嗯!”

   唐婉儿放下手中朱笔,走入内殿亲自哺育唐玺儿,也许只有在此刻才能看见女帝的慈母面容。

   “玺儿,你说朕要不要帮你负心的老爹呀!”

   唐婉儿对寒川侯是又气又爱,恨他不忠于双方感情,甚至多次想纳妾羞辱他,但心中又放不下那份挂念,若是抛弃女帝身份,她一定会北上问一问这位负心汉,巧合造姻缘,世事弄人啊!

   半个时辰之后,唐武陵返回前殿继续处理政事,一直到了傍晚时分,唐武陵召见了中郎将耿星河。

   “陛下!”耿星河跪于殿前静待陛下旨意。

   “燕国战事演变的如何?”唐武陵刻意问道。

   “燕地战局十分复杂,不过东海如今略占上风,若是沈红英能打下蓟州与岑百州,只怕最终燕土尽入东海之手。”耿星河更加看好东海国,毕竟如今燕国占地最多的便是白袍军。

   “那云国呢?”

   “羡幼轩与刘经腹呈夹击之势,可双路共破北丰州,但云国乃是六国步旅战力之首,号称有八十万虎师,若武庆王不顾消耗刻意增兵,定会反扑肥州,甚至夺取上乾,右平。侯爷在卧虎面前算不上强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