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武侠仙侠 武道伐天录

十五章 移山倒海何为惊

武道伐天录 滇池泡 2131 2024-05-30 12:20

  十几年前,不知何地。

   "师兄,你要想好了。"

   "吾意已决,明日就剃度他入我门下。"

   一处小房间内,一个和尚盘坐在床上,被他的师兄弟们团团围住。

   "法宽师,请三思。"

   坐在床上的,就是少林的方丈法宽,他面对众人的注视,从容不迫。

   "你们难道没有看出来,此子将来必是振兴我门户之人。"

   众人纷纷面露难色,一人站出来说:"他确是有天才,但来历不明,说不定背后受人指使,意图与我门户有害。"

   "他是慧种,来日不可能屈居人下,谁也指使他不得。"

   众人轮番上阵劝说,但法宽意志极其坚定,绝不松口。

   "那只能这样了。"

   大家劝得口干舌燥,也知道没有用了,但又有一僧人问道:"但那孩子的弟弟,要怎么处置?"

   是啊,是啊,众人这才想起这茬事来。

   "他对经文一窍不通,和他哥哥是云泥之别。"

   "那他在武学上,可有天资?"

   "回师兄的话,他骨骼尚好,但是资质平庸,恐怕不成良才。"

   "他可入我门下。"

   人群中传出一个苍老的声音,众人纷纷让开,一个老僧念着佛号走出。

   "法愿师!您也出山了?!"众人对他的到来感到惊讶。

   老和尚口称诸佛名号,并不做回答。

   法宽点点头,说:"他如果能得到法愿师兄的管束,这是他的福气。佛祖有护法,我的弟子亦当有护法!"

   "那就都依方丈大师的意思了。"群僧都表示赞同,口颂诸圣,然后推门而出。

   门外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情景,很多地方已经搭起了框架,更有工人不断地运来石料和木头。

   法宽立志要重建原本荒废的少林寺,但修了这本院还不够。光是在嵩山附近,就还有几十处寺庙和修行地等待修复。

   这些地方全是少林几百年的积累,现在能否恢复到以前的辉煌,还是未知数。

   众僧前方的空地上,一个持棍武僧看守着两个男孩。

   年长的那个孩子,一看大和尚们出来了,连忙拉着弟弟跪在了地上。

   过了一会儿,见众僧还无反应,他便偷偷抬起了头,正对上了法宽欣慰的眼神。

   十几年后。

   陈阳终于下定了决心,他要停止隐藏,出去面对这一切。

   "我们走吧!"

   "太晚了,先过一个晚上再走吧。"

   此刻天色已晚,晚上榆山城也是闭上大门的,两人无法进入。

   陈阳太过激动,连这一点也忘了。

   于是二人只得在这个房间里,凑合待了一个晚上。

   第二天一早,两人就出发了。武光回顾老渔村,不知道普惠和常锐未来去往何处?

   虽然他们也是躲在老渔村,但既然还躲在这里,就说明他们还没有离开榆山的意思。

   可能他们还有什么计划吧,但武光心想自己可不想再回到这鬼地方了。

   两人赶到榆山城门时,发现城门不再像过去一样有精壮军人站岗,都是些看起来孩子气的新兵,在老军士的带领下镇守城门。

   吴三桂反后,榆山城的精兵也尽数出发南征了,一定程度上榆山已是空城。

   但仗打了也有一段时间了,吴三桂也并未像传言中那样跨过长江,直杀北京。

   再加上榆山毕竟山高皇帝远,大家也不担心吴三桂打来。就算打来了,榆山也还有比北京还高的城墙呢。

   但武光发现人群中,还是有一丝诡异的气氛。

   这还得过一段时间后,武光才会知道缘由。

   原来榆山城内,不知怎么回事,竟然出现了吴三桂讨清的檄文,一时间议论纷纷,都说榆山城内出了奸细。官府立刻弹压此类流言,但其文如同野草,还是传遍了大街小巷。

   其文中,吴三桂自称"原镇守山海官总兵官,今奉旨总统天下水陆兵马兴明讨虏大将军",而并未称帝。他自称当初不得不借清军入关,为崇祯帝报仇,但清庭背弃盟约,使其无奈。

   但他自称后来与前朝的太监接触,秘密收留了崇祯帝的三太子。现在兴兵反清,正欲推三太子为帝。

   吴三桂的言辞,并没有给他争取到太多盟友。不管他怎么美化自己,很多人都还记得当初是他杀了永历帝。

   而崇祯帝三太子之说,在民间流传已久,清庭办过的自称三太子案都有几起了。很多人认为吴三桂的说法,不过是混淆视听,附会于传说而已。

   但檄文既已传来,有多少人暗地里欲投向吴三桂,只能说是一个未知数了。

   武光陪同陈阳,一直到了他家门口。一走进大门,院内的练武操演的武师们纷纷停下,看向了他。

   他们好像都想打招呼,却畏惧什么东西一样不敢上前。

   旁边一个教师模样的人,刚刚正在指导练武,现在却没好气的走了过来。

   陈阳看见他,自己先打了招呼。

   "大哥。"

   但这个人其实不是陈阳亲兄弟,而是陈阳的堂兄陈升。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