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武侠仙侠 侠武无敌

第647章 见好就收

侠武无敌 清风淡菊 2186 2024-05-30 12:21

  一时之间,哭爹喊娘声、呼喝迎战声、大火噼哩啪啦的炸裂声,响成一片……

   好一场大火!

   不过短短半个时辰,偌大清营,竟已被烧毁过半。

   经验丰富的李成栋,接连下达了两道急令。

   其一,中军全体出动,迅速救火。

   其二,右军与诸多高手全力出击,务必全歼来敌。

   ……

   久经沙场的清军,倒也临危不『乱』。

   中、右两军主将接令之后,立即分头行动。

   如此一来,李成栋身边,仅余留亲兵数十人,而且并无任何高手。

   他之所以如此有肆无恐,正是因为那份协议。

   那就是其护身符的存在。

   只要协议不撕毁,就无虑义军会对他不利。

   而且抗清义军单方面撕毁协议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因为如果双方底牌全出,那将是鱼死网破之局!

   这个结局,不到万不得已,当然谁也不希望出现。

   ……

   八万右军统一出动,声势自然非同小可。

   他们的目标,正是欧阳玉黛这支“左路劫营队”。

   与那些巡逻军相斗,“左路劫营队”尚还能占据上风,但八万右军一到,顿时相形见绌。

   防御圈越缩越小,压力越来越大。

   万云龙见状,立即喝令撤退。

   方向,正是距离最近的唐华明那支“中路劫营队”。

   打算合兵一处,壮大声威。

   ……

   “左路劫营队”且战且走。

   当先开路的阮不坚,再无任何保留,全力进击之下,无有一合之将。大袖飘飘之下,宛如战神降临。

   断后的常劲锋、黄虎可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即便拼尽全力,仍然渐落下风。

   人,大都欺软怕硬!

   随右军而来的那些清军高手,同样也不例外。

   搏杀经验极为丰富的他们,到来之后并未急于动手,而是隐身军中观察战场。

   眼见阮不坚太过强横,属于不好招惹的存在。而断后的两人虽也凶猛,但武功却明显弱了许多,于是不约而同的找上了“软柿子”。

   ……

   如此一来,激战正酣的常劲锋、黄虎压力骤增。

   尤其是武功并未达到一流之境的黄虎,瞬间陷入左支右绌的不利境地。

   万云龙见之,眉头紧锁,无奈之下,再也顾不得隐藏实力,只得亲自出手。

   绝顶高手全力出击之下,威力果然不同非响。

   不过短短数息,之前险象环生的局面,就已大为改观。

   但那些清军高手仗着人多势众,却也死战不退。以数十人围攻万云龙、常劲锋、黄虎三人,倒也大占上风。

   这样的高手对决,武功不高的一干“信徒”,根本难以『插』手其中。

   而且,他们也无暇他顾。

   因为八万清兵在右军主将的率领下,正攻之甚急。

   ……

   万云龙虽然武功绝高,但对方不仅人数众多,而且武功也颇不弱,因此也难以挽回颓势。

   僵持之局,就此形成!

   好在唐华明也颇有智谋。

   他闻得“左路劫营队”所在之处,突然杀声震天,声势极为猛烈。情知敌援军已到,而且正攻之甚急。

   于是急令“中路劫营队”停止放火、放弃缠斗,迅速向“左路劫营队”靠拢。

   并且也不再隐藏实力,让苟不理断后,自己与黄无道亲自开道。

   ……

   与“中路劫营队”缠斗的清军本就不强,在两大绝顶高手全力施为之下,哪里拦阻得了?

   于是,“中路劫营队”一路势如破竹,很快就与“左路劫营队”合兵一处。

   两队汇合之后,声势大振,实力猛增。如一条入海蛟龙,在重重包围的敌军阵中翻江倒海,不可一世。

   敌右军虽有八万之众,竟是困之不住!

   欲用箭矢『射』之,又是相互混战之局。

   想用『乱』枪扎之,义军又是两两一组,背靠背而战,根本不留破绽。

   那些“信徒”虽然大多只是二流或三流身手,但对付普通兵卒,倒也游刃有余。

   如果不是清军太多,早已突围而去。

   ……

   正僵持间,忽然清军右侧大『乱』,一彪军马以狂暴之势,突然杀出。

   急视之,正是柳不发之“右路劫营队”。

   当先一将,五指成抓,刀剑与之硬碰撞击之后,无不脱手而飞。

   毫无疑问,此人正是“秃鹰”严不成。

   其一手鹰爪功委实厉害非常,难怪能在“临安十凶”中位居第二。

   ……

   原来,听闻“左路劫营队”所在之处杀声震天之后,陈近南的反应,与唐华明如出一辙,急令“右路劫营队”驰援。

   由于路途稍远,加之陈近南仍未出手,只是居中调度。而柳不发又要负责断后,因此在前开路者仅严不成一人。

   这也是他们来得较晚的原因所在。

   ……

   三路劫营军汇合之后,陈近南当仁不让的接过了指挥权。他之所以久未出手,主要原因就是在思考对策。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