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武侠仙侠 武道大诸天

第一四三章 惊雁宫的消息

武道大诸天 细雨任平生 2117 2024-05-30 12:23

  “你小子怎得闹成这般模样了?”

   大宫外的横街广场上,宋缺眉角微皱,看向骨瘦如材的黄麟问道。

   两人正从广场走向昭阳门,身后一乌压压的大片文武官员。

   小金则在长安城上空的祥云中肆意飞舞,不进还发出嘹亮的鹰唳,引得长安百姓惊呼阵阵。

   黄麟现在这模样确实让宋缺有些放不下心。

   以前的黄麟虽说谈不上魁梧,但也是修长偏壮的体型,哪像现在这样浑身都没有二两肉了。

   要不是从气色上看出对方不像是气血衰败的欲亡之像,他都要抛开国事拉对方上楼观道去找孙神医看看了。

   “前...这下要改口叫陛下了。”

   黄麟落后在宋缺身后半步,笑着说道。

   宋缺刚才有说过让他齐肩并行,但他拒绝了。

   倒不是他自降身份,而是为了不让宋缺难做,毕竟这是开国大典,宋缺作为大乾的开国帝王,在这个时候应该是独一无二的。

   以他现在的实力和身份,真要和宋缺并肩而行也不是不可以。

   但一直以来他对宋缺都是以晚辈自居,二来也是省得身后那些文官中有人拿此说事。

   “什么陛下?老夫就是个泥胎菩萨,大小事宜都是寇小子在办。”

   宋缺摇着头摆了摆手,似乎对坐上皇位之事颇为不喜。

   黄麟笑了笑,此事虚行之的来信中有隐晦的提过,宋阀内部关于皇位之事一直有两种意见,一派是以宋智为首的皇宋派,主张由宋缺来当皇帝,再不济也得是宋师道。

   另一派则是以宋鲁为首的天刀脑残粉,只要是宋缺指定的人,谁上都行。

   但作为当事人之一的宋师道很早就表明了自己不愿当皇帝的想法,所以他这几年一直偏居中南半岛,就是想避开这些纷争。

   而另一个当事人寇仲也是嚷嚷着想当大将军,他一直以为那皇位会是宋缺来座的,所以他在打下汉中后便止下了兵锋。

   一方面是宋阀军从出岭南后便一直在行军作战,少有休息之时,三军将士早已疲惫不堪。

   另一方面也是新下汉中,地方需要梳理深耕。

   最重要的是,长安的意义不一般,他当时想的是将长安留给宋缺来打。

   可李世民的行动打乱了他的计划,虽说有杨公宝库的秘道,可将守长安的主将若是换成了李世民,这座隋都肯定会遭到一定程度的损毁。

   所以,才有了寇仲入长安之事。

   拿了隋都,所占的地盘也足够大,杨广的大小印玺也都在宋缺手中,下面的一般子文武便左一个劝进,右一个开国。

   面对汹涌的而来的各路意见,哪怕是刚如宋缺,最终也不得不妥协,在考量了日后的政治稳定后,宋缺只得咬牙受了杨侑的禅让,立储寇仲。

   寇仲还嚷嚷着不干,被宋缺拿眼睛一横,只得含着泪委屈巴巴的开始了治国生涯。

   嗯,他和宋玉至已于去岁在长安订婚,只待黄麟出关便要择日完婚了。

   今天的立国大典便是寇仲主持操办的,他这会正在后面丧着脸跟徐子陵小声吐嘈“皇帝真不是人当的”这种话。

   ...

   随着宋缺一路拾阶而上,穿过昭阳门后,入眼便是一方巨大的、由石砖铺筑广场。

   一条水渠横跨东西,将广场分割成一大一小两个部份,靠近昭阳门这边稍小的广场,与另一边由五道白石短桥相连,又以中间面对昭阳门的石桥最为宽大,可供三十匹马并行。

   石桥的另一端,一条明显有别于广场地砖颜色的白石板路,从桥下一路向北,笔直延伸,其尽头便是巍峨的大兴宫主殿——大兴殿(唐时称含元殿),其两侧各有陪殿,目光所及之处,飞檐斗角延绵成群,煌煌泱泱!

   人生头一次立于朝堂,起初黄麟还大感新鲜,可渐渐的他就明白了,今天这朝会都是事先就定好了的,一班人照着流程走就完事了。

   先是宣告大乾立国,而后建元开元。

   就是这么巧,唐玄宗的“开元”年号被一班子文臣列了出来,然后又被宋缺给挑中了。

   而后便是排排坐分果果了。

   隋代王杨侑被封为大乾顺王。

   前朝皇室的嫡系,一般都不会被新朝赐予优号,这也是常例了。

   正式下诏立寇仲为少君,掌大乾兵事。

   少君这个称呼有别于太子,但其权责和太子相等。甚至因为有兵权在手,又在宋缺不愿国事的情况下,寇仲可以说已经是实际上的国君了。

   封宋师道为秦王,食邑万户。

   不管他愿不愿,开国皇帝独子的身份在这,其地位尊贵的不行。但这个秦王并不是实分,只是遥领而已。

   封宋玉致为河池公主......

   进杜如晦为尚书右仆射,也就是宰相。

   进张须陀为......

   进......

   诸多文武各有封赏。

   甚至连黄麟都被挂了个大乾国师的称号,将岐晖羡慕的眼睛都绿了。

   好吧,这也不是他第一次当国师了,反正也就是挂个名头而已。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