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武侠仙侠 魔仙盛世

第一百九十三章 双双大成

魔仙盛世 阴刻之君 2103 2024-05-30 12:44

  涅盘池内。

   火光熊熊蒸腾,周围的温度高的摄人,魔杀斗沐浴其中,浑身赤裸,涅盘池内飞舞着海量的法则符号,入主魔杀斗体内。

   为其洗精伐髓,以爆裂的法则,冲刷四肢八体,神殿魂宫,去其糟粕。

   整个人金光闪闪,宛若一尊佛子。

   神殿魂宫内,激荡着海量的能量,有那么一瞬间,魔杀斗觉得自己浑身的骨骼经脉都要融化成虚无,但紧接着,体内充斥着勃勃生机,无边的血气浩荡铺展开来。

   肉身逐步增强,浑身流光溢彩,体表外围包裹着一层淡金色的法则之力,看似单薄,魔杀斗略微感受之后,心中一惊。

   这层淡淡的法则之力,和自己的肉身有着微妙的共鸣,坚如磐石,稳如泰山,单薄的外表下,蕴含着金刚不朽的底蕴。

   便意味着,魔杀斗的肉身提升到了常人难以撼动的震动。

   身体轻盈,微微抬手间,便开爆发洪荒猛兽之力,这是纯粹的力量和大法力无关。

   忽然之间,神秘的魔族玉玺从空间法器里自动显化出来。

   原本朴实无华的石印章,悬浮在半空里,透出一股古意沧桑大道无形的气韵,遇袭周围,泄露出妖异的黑色气息,一丝一缕都重若泰山。

   自从魔息从玉玺中扩散出来,整个涅盘池突然间沸腾了,海量的法则符号徐徐褪去,在褪去的过程中不停地迸发出大道轰鸣之音。

   疑似随时都会炸开。

   可在玉玺的镇压之下,整个涅盘池从起初的沸腾,开始渐渐平息下来。

   原本炽热的岩浆,化作了一汪黑色的血水,透露出不朽与妖异之感。

   黑雾逐渐蒸腾,开始侵入魔杀斗的体内。

   魔族的玉玺既是魔族的权力象征,也是魔族最强大的法器。

   玉玺的忽然浮现,让魔杀斗几位意外,下意识的开启了太粒瞳,凝视这一幕。

   这才看清楚玉玺周围,浮现出高深莫测的法则符号,又像是一座太古魔山横陈在宇之中,有的像是边疆之月垂钓在深渊的上空……

   不同的法则符号,透出不同的魔韵。

   而那黑色的雾气之中,游走着大量的微妙的魔息,潜移默化的进入魔杀斗的体内。

   在魔杀斗的体内缓慢游走,像是开启不同的“门”一般。

   逐渐的,魔杀斗感觉体内充斥着一股神秘的巨力,弹指间便可让雄山大川灰飞烟灭。

   又有一股坚毅无敌的气魄在魔杀斗的胸口横冲直撞。

   猛然间觉得,涅盘池里成就的无敌金身,和这玉玺给自己带来的造化二者比较起来,简直就是巫见大巫,蝼蚁望龙一般。

   无数道魔息冲刷着体内的奇经八脉,且如刀锋一般,在神殿魂宫开始勾勒。

   五脏六腑发出轰鸣之音。

   心脏的位置轰隆作响,如同龙皮拉成的一张打鼓,而那魔息就是鼓槌,不停地敲打,扩散出激荡岁月之音,震慑穹之音。

   这一切只有魔杀斗自己能够感受得到。

   心跳却没有加速,反而变得缓慢下来,隔一段时间就轰鸣作响,形成一个特定的韵律和节奏,宛若太古凶神的呼吸一般。

   气息悠长雄厚,充斥着无穷的底蕴。

   这还不算完,肝,脾,胃,肾等部位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肝,脾,胃当中仿佛被魔息构建出了一座宫廷,能力被无限的扩大,譬如胃部,体积隐约缩了一切,可内部的空间就像是一个深不见底的黑洞,可以轻易的吞噬任何能量物质。

   肝可以对任何的能量物质进行提炼,除去糟粕,即可融化成大法力,也可以反馈给肉身,让肉身不停地进行着进化,变得更强。

   脾周围浮现出滴滴魔血,开始朝着四肢百骸涌动而去,让血液循环加倍,且孕育出了数道魔息,这是魔杀斗自己的魔息,并非玉玺上面的。

   魔息微微涌动之间,勾勒体内的法则,形成特定的循环和构造。

   若是魔杀斗之前体内的法则凌乱不堪,如同一堆砖瓦,而现在这堆砖瓦已经被修建成一座宫殿,一切井井有序,同之前比较起来,壤之别。

   变化更大的就是肾部了,在魔息的勾勒之中,孕育出无穷的力量,肉身进一步强化,且两肾的旁边,孕育出大量的精气,又化作一对肾。

   一时间肾气激荡,无穷的力量在爆发。

   如此算来,魔杀斗本人已经有了四个肾。

   但凡是有瞳力的人,肉身通常都不是很强,可是现在,魔杀斗的五脏六腑超前进化,四肾加持,若是能生机和肉身之力,魔杀斗即便和炼体者比较起来,也毫不逊色,且在硬件方面有着压倒性的优势。

   这时候魔杀斗才明白,自己在涅盘池里成就无敌金身的时候,意外的触发了玉玺的伟力,玉玺和魔君之间有着微妙的共鸣联系,而魔杀斗又是魔君的唯一传人,二者自然而然的在这个过程里产生了血脉和精神的共鸣。

   这一次,玉玺只是帮助魔杀斗完成了锻体。

   在涅盘内,魔杀斗让四肢八体变得强横无比,玉玺却是彻底的洗礼了魔杀斗的五脏六腑,内外兼修,相得益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