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武侠仙侠 老头要修仙

第八十四章 灵物升级

老头要修仙 飞声 2194 2024-05-30 12:59

  如今他手里有御灵决的前三层,其中记载了加快灵物开启灵智的方法。

   与其说前三层,不如说是三个步骤,就是炼制灵器的三个过程。

   其实灵器炼制很简单,但是想要炼制一件强大的灵气,却非常困难。

   灵器有强有弱,弱的连法器都不如,强的堪比先天至宝。

   第一层,血炼认主。

   以精血炼化灵物,炼化成功后,灵物就会认你为主。

   如果灵物只有灵性,还没有诞生灵智。

   还要以自身的神念之力,温养灵物还未成型的灵智,加快它的觉醒速度。

   完成这一步,第一层就算结束了。

   第二层,本体强化,外加一套特殊的炼器之法。

   就是提升灵物的本体,天生的灵物,大多数本体都很脆弱。

   导致他们威力不强,这第二层就是讲解如何强化灵物。

   强化灵物的最好办法,就是使用相同的材料,或者是特殊的强化材料,对它的本体进行提升。

   比如这面铜镜,就算觉醒了灵智,威力也非常弱。

   他的本体只是普通的黄铜。

   想要为他升级,就要寻找更高级的铜属性材料。

   比如铜精、铜母之类的材料,以特殊方法,融入铜镜之中,就可以提升铜镜的本体强度。

   第三层,能力强化,就是提升灵物本身的能力。

   此外还有强化类材料,比如铜镜拥有追踪能力,可以使用拥有这类能力的材料进行强化。

   也可以刻画相同属性的阵纹,就是拥有追踪能力的阵纹和符文。

   最好的办法,就是融合吞噬相同属性的灵物,可以大幅度提升威力。

   升级方法并不困难,配合相应的法诀,就能完成前三层。

   可惜,张进只有前三层法诀,问过魏连亭后,他那里也是一样,只有前三层法决。

   完成前面三层培养,灵物基本已经成型,此时就可以称之为灵器了。

   不过最多称之为下品灵器,当然相同的下品灵器,威力也有很大区别。

   这取决于灵物本身的能力强弱。

   另外本体的强化材料,和能力强化材料的强弱。

   也决定了一件灵器的强大程度。

   御灵宗把御灵决后面几层法决,看的无比珍贵。

   低级弟子根本接触不到,毕竟这是御灵宗的立宗之本。

   后面六层御灵决,才是真正培育灵器的方法,可以提升灵器的品级。

   可惜他没有得到。

   培养灵物的方法大致分为:灵智提升、本体强化、属性强化、阵纹强化、吞噬强化等五个方面。

   张进手里没有强化材料。

   他只能做一些最基本的培养,首先进行精血炼化。

   这是必须做的第一步,要不然到最后培养的灵物不听话,岂不是抓瞎。

   张进伸出一根手指,运转真元,把一滴滴精血逼了出来。

   然后根据御灵决上面记载的血炼之法,进行祭炼。

   同时用自己的神念之力,温养铜镜还没有成型的灵智。

   整整一个半时辰的时间,张进才完成铜镜的炼化。

   不过想要让它诞生灵智,还需要一段时间的温养。

   这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短时间内很难完成。

   ……

   第二天中午,超级速度分身就回来了。

   分身采购了一些日用品。

   主要就是桌椅茶具,日常用具,增加一下家中的陈设,让家里显得不那么单调。

   另外还给李萱购买了一套武功和心法。

   天级绝品心法,天元决。

   天级绝品剑法,天元剑。

   天级绝品身法,天元步。

   天级绝品掌法,天元掌。

   这是一整套修炼功法,出自一位名叫刘天元的武道宗师。

   经过一次天澜圣地的试炼,见识了真武界的强大。

   张进对武道有了新的认识。

   虽然不知道真武界具体什么样子,但是他们既然把世界命名为真武界,想来武道必然很昌盛。

   按照真武界的排名来看,武道发展起来,未必就输于仙道。

   只可惜没有办法去真武界,相对于仙道法术,他更喜欢武道。

   他强大的身体素质,让他更适合近身战斗。

   张进把这套武学传给了刘萱。

   五天后,李老七采药归来。

   去了好几天,李老七也就采集了一些普通的药草回来。

   张玥和张琦随便接济一下家里,就足够他们一家三口,活的很滋润了。

   而且张进在青狼城修炼的时候,也给他们留下了一些银子。

   足够他们衣食无忧。

   但是李老七依旧没有放弃采药,只是不如以前进山那么勤快了。

   这是一个闲不住的人,为人老实肯干,你要是不让他进山采药,他反而活的不自在。

   李老七回来的第二天,张进就把李老七和刘英找来。

   他要问一问两人,是否愿意变成不死之身。

   张进独自扶养张玥和张琦的时候,没少吃人家东西,这个恩情不能不报。

   不过,不是每个人都愿意长生不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