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都市娱乐 军工重器

第一百八十章 达到上舰标准

军工重器 五彩贝壳 2114 2024-05-30 13:27

  图纸经过杨帆审阅把关之后,陈绍华他们高高兴兴的带回了图纸,随即,东海厂开始按照设计图纸建造这种台车式平台。

   没有再将图纸送给杨帆审阅,可见他们对杨帆的信任。

   只是刚开始建造阶段,陈绍华特地请杨帆过去看了一次,杨帆也觉得没有什么问题。

   时间进入十一月下旬。

   这个时候,北方已经带着几分寒意,地处南方的东海市气温尚可,如是晴天的话,感觉还比较舒适,并无多少寒冷。

   最后一次大规模的陆上联调进入尾声,这次联调一共历时三个多月,一共百余天,发现并解决了大大小小一共近百个问题。

   杨帆又一次来到了这里。

   也感受到了这里火热的气氛,甚至还能感受到那种喜悦,持续一百多天的陆上联调即将结束,大家心中高兴啊。

   作为联调总负责人,唐建明组织大家在召开总结大会。

   他的声音非常的洪亮,“同志们,大家都辛苦了,一共百余天,我们这次陆上联调算是圆满的结束了......”

   他高兴的介绍着这次陆上联调的情况,尤其强调了取得的成果,解决的问题,也多次提到了杨帆。

   “大家都清楚,我们这次大规模的陆上联调实验比较顺利,为什么会如此的顺利呢?”

   “是杨帆同志!”

   “如果没有杨帆同志当初制定的计划和方法,我们不会这么顺利,现在估计还在焦头烂额之中......”

   他的声音在会议室之中回荡。

   此刻,不少人看了看杨帆,他们的眼神之中充满了佩服,心中想道,杨副总指挥确实功不可没。

   服了,服了!

   这是真服了!

   不少人对杨帆佩服的五体投地,在这次陆上联调之中,杨帆的表现,完全折服了大家。

   次日。

   陆上联调基地更加的热闹,潘劲夫亲自来了,黄克平总指挥来了,军方也来了很多人。

   大家坐在一起,经过了评审,一致认为,这些设备已经达到了上舰标准,可以运往东海造船厂,可以装上我们的052舰首舰。

   达到上舰标准!

   这就意味着,设备之前复杂的电磁干扰已经完全处理好,其他的一系列问题已经全部解决。

   最高兴的莫过于潘劲夫。

   当初,是他力排众议要做陆上联调实验,现在,实验终于顺利完成,历时将近三年,八百多个日日夜夜。

   想起当初的051舰,在建造时所有设备没有经过陆地上的调试就直接上舰安装,结果在使用后发现了不少问题。

   后来做了两年的扩大试验,就把这个舰所有的设备都好好的试验一遍,但设备装舰后再调试和纠错,难度很大。

   这件事情,潘劲夫一直深感内疚。

   现在,这样的事情不可能再在052舰上发生,将要装上首舰的设备终于完成了陆上联调实验。

   几天之后,一些设备开始起运,从这里运回东海造船厂。

   .......

   这个时候,东海厂的首舰建造开始进入关键阶段,很多的船体构件,多个分段都在紧张的制造之中。

   有一些分段已经建造完毕,即将运往船台,在元旦之前进入首舰的船台建造问题不大。

   陈绍华认为,船台建造的时间可能还会提前,在12月20日左右,一切顺利的话,将在那个时候开始首舰的船台建造。

   在东海所,则准备开始启动2号舰的设计。

   2号舰,也就是将来的113舰。

   总设计师潘劲夫主持会议,东海所的各设计室正、副主任,设计骨干,资深设计员等等,足足数十号人坐在会议室之中。

   不少人心中彭拜,难以控制。

   杨帆也坐在会议室之中,心情也比较激荡,因为这是052舰的2号舰,它将启动设计,估计再过两年,它将进入建造阶段。

   潘劲夫朗声的道:“同志们,总指挥部给了我们两人的时间,要求在两年之内完成2号舰的设计......”

   他意气奋发,说着和2号舰有关的事情。

   按照潘劲夫的意思,2号舰将在首舰的基础上进行设计,不宜进行重大更改,很多设计照常沿用,可能百分之七、八十的设计图纸都不用动,只是少部分进行重新设计。

   这样一来,两年的时间应该是够的。

   主要提高国产化率,一些国产的新武器,新装备可能会用到2号舰上面,某一些新技术可能也会用在2号舰上面。

   不宜大改,这是基调。

   杨帆也比较赞同这一点,一方面是我们虽然有首舰的成功设计经验,但技术积累还是不够,国内的工业实力,科研实力等都还不够强大。

   此前,潘总师特地和杨帆聊过未来的2号舰,杨帆也说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建议很多东西暂时不用动。

   如船体结构可以保持不变,因为首舰设计的时候就考虑了模块化和平台化,它和历史上的首舰有不小的出入,一些弊端设计早就被杨帆避免了,可以少走很多的弯路。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