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都市娱乐 重生从华娱2002开始

第一百九十章 寂寞的男人

  2005年的春晚,程臣作为三上春晚的老人相比那些初来乍到的新人要澹定许多。

   什么大牌演员,什么绝世歌姬,什么流量小生,哥统统不在乎!

   我自己就是!

   进入春晚后台,所有人都在紧张的做最后微调。

   对于某些人而言,能登上春晚的舞台是一辈子的光荣。

   所以,从接到登上春晚舞台的那天,他们就一直在高强度的排练。

   为的就是这一刻!

   ……

   除夕夜,八点整。

   “中央电视台。”

   “中央电视台。”

   “观众朋友们,大家春节好。”

   在一片金色海洋中,央视四大主持人隆重登场。

   在很多观众的印象里,春晚每年都是近乎程式化的流水线作业。

   要有歌要有舞,要有相声要有小品,要有戏曲要有流行音乐,要有杂技要有魔术。

   从“全民联欢”到“全民吐槽”,春晚这桌年夜饭已经做了二十多年。

   似乎每个国人心中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春晚“菜单”。

   一千个观众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观众眼中有一千个春晚。

   春晚所承载的期望和被赋予的意义,已经远远超出了晚会本身。

   因为它凝聚了华夏儿女亲情与乡愁的符号,更是衍化为国人的过年习俗,挥之不去。

   这就像过年回家的车票、大年三十晚上的团圆饭一样,一样都不能少。

   八点半左右,上一个节目结束后,程臣便开始登场。

   只见他一袭米白色西装缓缓登场:

   “这世界有那么多人。

   人群里,敞着一扇门。

   我迷朦的眼睛里长存。

   初见你蓝色清晨……”

   这首歌没有高高低低的音量起伏,只有情绪紧张的不断跌宕。

   就像是在听一个故事,故事情节与画面都与你我的生活契合。

   台下的观众不时的随着程臣的节奏,挥舞着手臂。

   整个春晚的舞台也随着音乐的节奏变得明灭不定,颇有氛围……

   鄂省,荆市,曾离家。

   曾离的父母都是普通职工,两人很早就离异了。

   曾离和妹妹都跟着母亲生活,父亲独自过日子。

   虽然收入一般,但是曾离的父亲却对女儿十分疼爱。

   从小就把她送到少年宫学习才艺,让曾离有了接触艺术的机会。

   所以她后来才能考入戏曲学校,又进入中戏学习。

   “姐,你跟他熟不熟?”

   妹妹曾雨眼睛咕噜咕噜的转着,指着电视里的程臣,悄悄在姐姐耳边说道。

   “嗯,不算太熟。”

   曾离沉吟了一会,道。

   “不算太熟你还被邀请去他的演唱会,我看网上说你们俩站在一起特别配。

   姐姐你长的漂亮,他呢长得帅气又有才,给我做姐夫的话,我面子上多有光啊!”

   曾雨古灵精怪的说道。

   相比姐姐的文静,曾雨显得更加活泼外向。

   “胡说什么呢。”

   曾离瞥了妹妹一眼,也不知道是家里的暖气开的太足还是害羞,脸色红扑扑的异常艳丽。

   自从她受邀参加程臣的演唱会,一袭戏服的她被无数人圈粉。

   曝光多了,网上的评论便如浪潮般扑来。

   其中不乏她和程臣看起来十分般配,支持他们俩在一起。

   甚至还出现了什么“征程”cp粉,有时她看到之后都觉得特别魔幻。

   她可是比程臣足足大了六岁!

   人家说女大五赛老母,这都大六岁了!

   “我才没有胡说呢,不信你去网上看看,都闹翻了。

   而且别以为我不知道你夜里偷偷在阳台上打电话,笑的那叫一个灿烂。

   我还隐约听到他要来咱家拜年呢,还说你俩没关系,我才不……唔唔唔。”

   曾雨的话还没说完,立刻被曾离捂住嘴巴,两姐妹在沙发上扭打起来。

   “都多大了还打打闹闹,好好看会电视不行嘛。”

   看着两姐妹打闹,妈妈走了过来批评道。

   “妈妈,你觉得这个男孩子怎么样啊?”

   “小雨!”

   曾离连忙喊了一声。

   曾母奇怪的看了她们俩一眼,将手中的眼镜戴上,看了眼电视,惊讶道:

   “这不是那个叫程……程什么的来着,你姐前段时间不还在他的演唱会上唱戏嘛。”

   “妈,什么叫唱戏啊,那是戏腔歌曲,跟戏曲根本不一样。”

   曾离嗔道。

   “还不都是一样嘛,这个男孩子挺好的哎,干净、斯文,唱歌也好听,个子也高。”

   “那妈你说他跟咱姐……”

   “曾雨!”

   曾离杏眼怒瞪,见姐姐发火,曾雨立马噤若寒蝉。

   “你姐啊……”

   曾母瞥了曾离一眼,道:

   “你姐就是个小闷包,人家哪里看得上她,而且你姐比他大好几岁呢,就不要想这件事了。

   对了,说到这个我差点忘记了,过了年你可就三十了。

   什么时候找对象,咱隔壁的胖婶,都快抱孙子了,你不急我都急死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