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都市娱乐 重生从华娱2002开始

第一百七十五章 赴港

  “借戏打人”闹得太大,张伟健之前的一面之词,几乎将所有的舆论都引导到程臣身上。

   可当那段剧组偷拍的视频出来后。

   尤其是程臣那句“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更是啪啪啪打脸各路媒体。

   可被打脸也没问题啊,这件事有足够的热度,哪怕跟上一篇大骂程臣的通稿相违背。

   但这群人还是装作义愤填膺的站到程臣这一边。

   这件事过了一周后,内地38名艺人联合发声。

   其中大多都是跟程臣合作过的明星,其中不乏有李宝田、陈保国、李成儒、刘佩琪、陈道铭这样的老戏骨。

   李宝田和陈保国这些是他在金鹰金上认识的。

   李成儒和刘佩琪是《刑警的故事》时的搭档。

   让程臣诧异的是冯大炮也在联合发声的名单里,这位是他在拍摄《功夫》时认识的。

   诸如高园园、颜玬晨、刘天仙、黄小明等一众新生代演员也在其中。

   38艺人发布声明提出三大要求,包括:

   1、打人者必须道歉!

   2、摄制组必须尊重人权,尊重法律。

   3、拍戏掺杂私人恩怨的话那是对艺术的侮辱。

   陈道铭还通过电话力挺程臣,说“这事已经很清楚了。”

   表示虽然不认识程臣,但“声不声援跟认不认识没有关系!”

   周汛周公子更公开表态,说打戏拍的多了,跟港省演员合作也不少,都是别人要求她真打。

   还从来没见过主动“真打”别人的,更从没见过借戏打人还污蔑别人的。

   这次联合发声有为人是这件事打抱不平的。

   但也有人是被程臣在视频里说的那句:

   “剧组的工作人员敌视内地演员,我们在剧组受了非公平待遇。

   有些人拿着内投的投资,结果现在却看不起内地演员。

   这跟既想当表子又想立牌坊有什么区别……”

   这句话把一直以来存在的问题但鲜有被人提起的遮羞布彻底扯掉。

   随着港省演员来到内地发展,出现了因两地经济、文化差异而引发的问题。

   港省演员及制作团队与内地演员之间各种各样的矛盾时有发生。

   内地演员进军港省影坛最成功的人当属李连桀。

   他也是最早一批与港省接洽发展的内地演员。

   当初拍摄《南北少林》时,他的片酬每天只有三块钱。

   一个月九十元,而同剧组的港省籍演员,主要配角每天有5000块,一个月有15万片酬。

   即使是演死尸的群演,一天有50元的片酬,也高出李连桀许多。

   这样的差异化片酬待遇,让人看着就心里不舒服。

   但那时内地经济不发达,影视市场几乎被港台占领,这样的情况是普遍存在的。

   刘小庆曾爆料早在拍《垂帘听政》时在片场和港台演员存在着极大的差别。

   吃住的级别都不同,内地演员的盒饭里没有肉,而港台演员的盒饭质量要比内地演员高。

   这种地域性歧视不止表现在去港省参演的内地演员身上。

   就连如刘嘉霖这样的早期移民去港省的演员也是一样的遭遇。

   刘嘉霖早期去到港省进入港省演艺圈被人叫做“北姑”。

   后来港省称去港省的内地人叫表哥或大陆妹。

   这中间多多少少都有些嘲讽和歧视的味道……

   就像程臣说的那样,拿着内地的投资结果看不起内地演员。

   这几乎港省对内地演员的一种敌视和歧视。

   如果这次不发声,倘若日后他们再遇到同样的问题,谁还会替他们发声?

   谁还会为受了委屈的内地演员发声?

   同时,对于这件事许多人还同时提到了一个问题。

   那就是作为艺人,艺德很重要。

   有人发文抨击张伟健已经三十八了,和“年少无知”已经沾不上什么边。

   或许是近年来装疯卖傻无厘头的青少年角色演得太多,已经忘记自己都奔四了。

   如果是一个少年人,因为自己的朋友和人发生争执“仗义出手”,尚能解释为一时冲动。

   成年人应该有成年人的处世方式,对于王博沼的出手。

   让人只能看出三个字:“耍大牌”。

   老子是大腕老子是明星老子在港省混不下去在大陆照样大红大紫。

   老子没看过什么《西游记》你是龙王三太子还得在老子戏里讨口饭吃。

   你敢跟老子的人吵架,看老子打不打你。

   这些抨击在各大论坛广为流传,也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声讨大军。

   眼看着事情越闹越大“张伟健滚出内地娱乐圈”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张伟健也终于顶不住压力,在公众场合发文像程臣和王博沼道歉。

   虽然程臣和王博沼都没有接受道歉,但还是在多方的劝说下回到剧组拍戏。

   发生这件事后,程臣对于这个剧组没有一丁点的好感。

   但奈何那些支持他,帮他声讨的前辈劝他“戏大于天”。

   虽然有摩擦和纠纷,但把戏拍完是对粉丝和观众最好的交待。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