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都市娱乐 江南的雨朔方的风

第七章 春天的故事

  王丹宇担心的事情最终没有发生,徐春丽老师并没有因为她与同学孙权胜打架而免了她的班长职务。上课,还是她王丹宇喊“起立”,带领同学们喊“老师好”。

   今天,新语文课本发下来了,王丹宇特别喜欢闻新书的味道,捧在手里,生怕书皮弄脏了,内页有折痕。小心翼翼地把鼻子凑上去,深吸一口气,是新纸张和油墨特有的清香气息。

   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她已经熟练地掌握了汉语拼音的使用方法,字也认了几百个,翻开新书,已经能够读里边的课文了,有不认识的字,每篇课文后面都有生字和注音。一晚上时间,整本书都看完了。

   一天,张校长忽然来找徐老师,王丹宇个子矮,坐在第一座,他们的谈话内容她一句没漏全听进了耳朵。

   “公社文教组要组织一次全公社的小学生语文朗读比赛,全校你这个班文化课抓得最紧,能不能从一年级选一个代表呢?”校长问。

   “行倒是行,可是我们班年级太低,课文内容过于简单,参加比赛怕取不上名次啊。校长您看这样行不行?我们可以报一个,我也可以下些功夫辅导参赛选手,不过我觉得还是选内容丰富一些的课文朗读效果会更好。我看二年级有一篇课文《在泥塑“收租院”里》挺适合朗读,我们班王丹宇同学就能行。”徐老师说。

   “她能认全上面的字吗?”张校长不无担心地问。

   “她会拼音啊,不认识的字我用拼音标注上,我相信一点儿问题也不会有。这个孩子特别聪明。”徐老师肯定地回答。

   听徐老师这样夸自己,王丹宇虽然没有抬眼看老师的脸,但是心中却暗自得意。

   校长离开教室后,徐老师就对闷头佯装看书的王丹宇说:“听到了吧王丹宇,校长要选你参加全公社的朗读比赛,你今天放学后回家跟妈妈说一声,明天开始,你放学要留下来一个小时,跟老师练习朗读《在泥塑“收租院”里》。”

   王丹宇欢欢喜喜地跑回到家里,对母亲说:“妈,我这些日子不能给家里的鸡拌食了,徐老师让我每天放学晚回家一个小时,她要教我练习朗读《在泥塑“收租院”里》,‘五一’的时候代表学校参加全公社举行的语文课文朗读比赛。”

   “是全公社的比赛吗?学校就你一个人参加?”母亲惊喜地问道。

   “是啊!校长和徐老师都说了,全校同学选来选去,就我最合适。”王丹宇见母亲情绪大好,也跟着兴奋起来,充满自豪地说。

   “你跟老师好好练吧,这几只鸡哪里就非你喂不可了?”母亲用她粗糙的手掌摸了摸王丹宇自己编的麻花辫。自从爸爸去世以后,快半年了,母亲第一次在女儿面前现出母爱的温情。王丹宇觉得心暖暖的。

   第二天下午放学时,徐老师已经把《在泥塑“收租院”里》用拼音田字格抄好了,先让王丹宇读一遍,有不认识的字,立即用拼音标注上。第一天,王丹宇就已经可以很流畅地读下来了。

   时隔四十余年,王丹宇至今仍然可以清晰地记得那篇课文的每一个字句,能够一字不差地背诵下来:

   “妈妈拉着我的手,

   往泥塑‘收租院’里走。

   ‘收租院’里有个女孩子,

   也紧紧拉着妈妈的手。

   她的年纪和我差不多,

   可她却长得那么瘦,

   穿着破烂衣裤赤着脚,

   流干了眼泪哭哑了喉。

   她的妈妈交不起租,

   地主逼她妈妈去做马牛,

   女孩子不愿离开妈妈呀,

   她死死拉着妈妈的手。

   我含着眼泪问妈妈,

   这事发生在啥时候。

   这个女孩子现在在那里?

   我一定帮她去报仇。

   妈妈猛地握紧我的手,

   这种事情旧社会里到处有,

   你妈妈也像这个女孩子,

   过去有多少苦和愁……”

   8岁的王丹宇还不能完全弄明白这首诗的含义,但是她读懂了这是一个母亲和女儿两个人的经历和对话。徐老师手上的课本还画着插图,那个被妈妈牵着手的女孩子正像她王丹宇一般大的年纪。这样的情境对她是陌生的,她从来也不会矫情地喊“妈妈”,只直呼一个单字“妈”。妈拉她手的时候,下一个步骤就是拳脚相加,绝无书中那位妈妈的慈爱与温情。她“流干了眼泪哭哑了喉”,不是怕妈妈离开,而是不堪妈的暴打盼妈快快离开……

   “王丹宇,怎么不读了,想什么呢?”徐老师问正在愣神儿的王丹宇。

   王丹宇不好意思地笑了一笑,又开始认真地朗读起来。

   回到家里,吃过晚饭,王丹宇立即从书包里拿出夹在语文书中间的徐老师抄写的那三页拼音田字格纸,继续高声朗读。

   母亲一边刷碗一边听着,听到最后笑了,说:“小丫头读得还真不赖呢!”

   吃完饭刷过碗,母亲从缝纫机的抽屉里取出一条皮尺,把王丹宇从上到下量了一遍,说:“去公社参加朗读比赛,得做一身新衣服啊!哪能像收租院里的穷孩子穿着破烂衣裤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