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都市娱乐 大美时代

第415章 嘛事儿都得讲个气氛

大美时代 中秋月明 2088 2024-05-30 13:53

  万长生有小商小贩的油滑,自然不会什么人都信。

   但他很少对人有成见。

   看一眼、初接触就对谁不舒服,很容易因为自己固有的知识经验,给别人贴标签、做出判断。

   这是从自己的偏见出发,选取自己想看的真相。

   所以看不惯的事物越多,境界越低,格局越小。

   因为对这个世界的理解越深,越明白冷暖,对这个世界的偏见就越小。

   冷淡处理对苏沐楠的态度,仅仅因为对方是接替自己的篆刻老师,内心潜意识还有可能因为对方是个挺好看的美女。

   可在杜雯都不具备的传统文化才气面前。

   万长生内心马上就高呼真香!

   这是清朝名臣林则徐的诗。

   青山不墨千秋画,绿水无弦万古琴。

   青山有色花含笑,绿水无声鸟作歌。

   苦心未必天终负,辣手须妨人不堪。

   若能杯水如名淡,应信村茶比酒香。

   *******,*******。

   青山绿水就是一幅画千年不败色的画,一架万年畅响的琴,苦心经营的人老天都不会辜负,手段毒辣的人终究会遭报应,如果把清水都能当成香茶来饮,肯定会觉得粗茶淡饭比美酒佳肴更香,如果对国家有利,那就算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怎么能因为有福就追求,有祸患就避开呢?

   连大海航行靠舵手,都能说出哪一年来的万长生,肯定知道这首诗出自林则徐在遭遇挫折的时候,用这样的诗词来宽慰自己的心态。

   而现在,苏沐楠写下第一句,显然不是跟他谈论山清水秀,而是以景咏志。

   仿佛在询问他,难道你就这样放弃了?

   这就是古代文人之间经常玩的文字游戏,有点打哑谜的意思。

   您起码要有足够的诗词储备,还要有分析判断背后含义的理解能力。

   万长生也没说话,拿过旁边的另一支笔,随手在白纸上写了句:“方时运之屯邅,非雄才无以济其溺,功高埶强,则皇器自移矣。”

   这是《后汉书》里面的一句话,概括荀彧的生平记事。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的三国演义里面,说书人、看书人记得的大多是那些叱咤风云的猛将谋士,对荀彧这号儿人物很多连名字都读不出来。

   可实际上整个曹操能取得天下,他居首功,是他运筹帷幄的帮曹操打下一个厚实的基础,哪怕曹操在赤壁之战输得一败涂地,但依旧不妨碍他两年后就能够卷土重来。

   听起来他是曹操手下第一马仔。

   曹操可是被誉为汉贼,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国贼。

   在《三国志》里面荀彧被列为曹魏臣子第一名,可在被他断送的汉朝《后汉书》里面,荀彧又被列为最后的汉臣。

   两边都认他。

   这在很讲究青史留名的中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简单点说,就是荀彧已经看到大势所趋,汉朝气数已尽,与其说徒劳的去拼死殉葬,他选择扶持最有前途的曹操,尽最大可能帮汉朝续一口气。

   《后汉书》那句话就是这个意思,但最后还有一句着名的话“亦杀身以成仁之义也”,续到实在不行了,那再杀身成仁,以身殉汉。

   荀彧立下开国元勋的汗马功劳,看似可以享受不尽的荣华富贵,却在曹操立国前服毒自杀了。

   这才是中国历史上的文人,真正意义上的贵族,精神上的忠义和理智现实之间的取舍。

   虽千万人,吾往矣。

   认定方向之后,纵然面对千万人,也勇往直前,拼争那也许有的一点点可能性。

   大不了最后再来杀身成仁罢了。

   中国历史上多的是曹操、刘邦这样的枭雄豪杰,也从未少过荀彧、林则徐这样的名士,也一直都是所有这些各种各样的人格才撑起了中国文化的风骨。

   这才是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

   哪里是喝几杯下午茶,装点绅士风度的洋鬼子能比的。

   万长生随手借用荀彧的典故,也是表达自己的态度,斗争不一定非得明火执仗的打得头破血流。

   这也是他的一贯人生哲学,迂回可能更容易解决问题。

   跟何况现目前的世道,又不是你死我活的局面,这就更应该是个如同下围棋般的大局面,不纠缠在一城一池的得失上。

   苏沐楠不知道有没有完全理解到万长生的意思,起码这种打哑谜的方式是完全匹配了。

   她还认真的把那张纸拿过去,读了两遍:“你的小楷确实带点隶书的影子,不标准。”

   万长生也回以认真的态度:“几百年前的老祖宗们,写书法的时候有分各种字体吗?未见得吧,太过拘泥于形式,那我们就只有遵循前人的脚印,不能与时俱进的改变,我是在西南一方的小地方长大,也许是托了免遭战火荼毒的福,千百年来每逢战乱就有文人雅士朝着蜀川逃难,所以日积月累这里也能汲取到各种特点,无论书法还是篆刻,我想能博采众长,可能比因循守旧要好些,当然,您的看法肯定有您的道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