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都市娱乐 四合院之从钳工做起

第三百零一章 无人机的性能

  第300章 无人机的性能

   李国成命令小一边锻炼运动能力,边控制无人机飞行,继续优化飞控算法。

   此时的他又开始考虑,怎么给无人机设计一个眼睛。

   有了成熟的机器人CCD镜头,只是对外观进行加强设计,就变成一个可上下左右90度转动的眼球,扫描角度190度。

   把镜头安装到无人机上,整个无人机的重量才1200克。

   李国成带上小一、无人机、2个专用笔记本(CPU是鲲鹏2000同款),开车来到京都北部的一个山区。

   直到汽车难以行走,才锁好车门,徒步向山区走去。

   来到一个群山环绕的狭长峡谷,他绕着周边走了一圈,没有发现人迹,才放出小一和无人机。

   命令小一在周围100米范围的沙土地上练习奔跑和跳跃,速度控制在10公里/小时。

   然后他打开笔记本,放飞无人机,直接用电脑连接遥控器,开始控制无人机飞行。

   半个小时后,得出了如下数据:

   1、最大飞行高度大于5000米;

   2、最大平飞速度大于50公里/小时;

   3、最大起飞重量小于5200克;

   4、巡航速度大于20公里/小时;

   5、续航时间大于45分钟(载重2000克)。

   由于机身太轻,在高空容易被气流带动,好在飞控算法优秀,很难持续失去平衡,所以一直处于受控状态。

   李国成把无人机的电池更换后,重新把无人机起飞,保持在高空1000米处悬停,监视周边。

   他把笔记本的监控程序打开,与无人机视野对接,如有物体入侵,就会给出报警提示。

   然后拿出另一个笔记本,和小一建立微波通信,接收小一的状态信息。

   检查了一遍信息,发现一切良好,就命令小一进行冲刺。

   直线速度居然高达28公里/小时,平均速度22公里/小时。

   然后就命令用平均10公里/小时的速度挑战复杂地形,比如,碎石、小水沟、大石阻路、梁坎等复杂地形。

   无数次跌倒,无数次修改运动算法,无数次重新飞奔。在半个小时后,意外还是发生了,在跳跃一个土坎时,右前臂触地时被折断。

   看到回来的小一,全身没有一处完好的地方,到处是擦伤、凹陷和弯曲。

   重新给小一换了一副身体后,重新开始测试。

   中途给无人机更换了4次电池,小一总共损坏了3副身体,结果才让李国成满意。

   回到实验室,他又开始改造六足机器人。

   把机械陀螺仪直接用半导体陀螺仪替代,这样就多出了半个电池组的空间。

   他对内部重新进行了规划,控制电路进行了重新设计。一是增加了三个方向的半导体陀螺仪和无人机遥控模块;二是改变外型,便于放入脑袋。

   在实验的过程中,李国成发现脑袋因为安装了减震部件,震动动能最小,在翻滚时,脑袋反而更容易保护。

   这样,身体里也可以空出更多的空间,便于进行改装。

   李国成的第一个改装就是两只触手,可以折叠到背部,需要时再伸出。

   背部后边有个自动弹射口,可以把无人机直接弹射到空中。

   无人机的返回图像和机器人的视野也可以共享给指定的笔记本。

   一个月后,李国成带着最新版的六足机器人来到上次那片山区。

   首先测试了无人机的弹射,非常成功。弹射前无人机处于启动状态,弹射出去5米多高,很快就恢复平衡。

   在笔记本的控制下,在空中做出了各种机动动作,没有任何问题或卡顿。

   然后把控制权交给小一,让无人机悬停警戒。

   由于只是修改了控制电路的位置,机器人的测试也没有遇到问题。完成测试的小一,身体上只是多了一些划痕。

   回到实验室,给小一和小二更换了新的身体,它们现在已经可以是他的得力助手了。

   如果需要,李国成很快就能够复制出更多的助手。

   这一天,李国成提着一个小箱子,来到了6楼。同样的,罗代表再一次早早地迎了出来。

   他看来一眼李国成手中的手提箱,莞尔一笑,“老李,你又给我带好东西来了吧?”

   李国成嘿嘿一笑,“给你一个惊喜”。

   “哈哈,老李,按照你的说法,我这期待值已经被拉满”

   进入办公室,李国成把手提箱放到了办公桌上,自顾自地打开。

   看到里面的东西,罗代表一脸的疑惑。

   李国成打开无人机的开关,启动笔记本,就看到屏幕上的一个熟悉的画面。

   没等罗代表认真识别,无人机突然飞到离地2米高的位置,镜头对着罗代表。

   突然的起飞,把罗代表吓了一跳,然后就看到刚才摊在桌子上的带着支架的四方形物体悬停在空中,一个‘眼睛’正注视着他。

   李国成把笔记本推到他的面前,罗代表就看到屏幕上出现一个低头注视的自己。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