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导演人才之外,此时电懋旗下的演员。
也大多数集中在一些女明星身上。
至于男明星,大多是充当配角的角色。
而且其中不少人都是专长拍摄歌舞片。
而电懋本身并不擅长制作古装片,尤其是武侠电影。
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短板。
所以电懋必须尽快建立自己的古装片片场。
除了要挖掘大量的新人和动作演员之外。
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那就是招募龙虎武师。
尤其是动作导演。
龙虎武师独属于华语电影的一种职业。
负责电影之中动作场面的拍摄和许多危险动作的武替。
而香江的龙虎武师大多数都是有着派别的。
山头林立。
分属于不同的武术指导。
现如今香江最好的两位武术指导分别是唐家和刘佳良。
他们一位是袁小田的得意弟子,另一位则是功夫大师刘湛的传人。
刘湛是广东新会人。
师从林世荣,是黄飞鸿的嫡传弟子。
袁小田则是河北人。
京班武生世家。
后又跟随四川人薛巴巴学武。
会一手漂亮的北派功夫。
1949年。
香港着名导演胡鹏感叹武侠神怪片大行其道。
电影打斗舞台化、样板化及行动已经到了救无可救的地步。
一次偶然之中。
他在报纸上得到了黄飞鸿门徒所写的黄飞鸿传。
遂决定将这位近代武侠宗师搬上银幕去。
首部作品分为上下两集。
分别是。
《黄飞鸿鞭风灭烛》与《黄飞鸿火烧霸王》。
电影一出,顿时轰动全港超市。
当年的最高卖座纪录之后。
黄飞鸿系列便一拍再拍。
直到今天。
是在胡鹏导演关德兴主演的一系列黄飞鸿的电影中。
一南一北两位武学宗师又见面了。
刘湛是正宗的南拳传人。
在此片中扮演自己的师傅林世荣。
而袁小田会的是北派功夫。
表演性很强。
虽然没什么固定角色,但都是演一些反派打手或者奸角。
但他弟子众多。
几乎垄断了黄飞鸿以及其他武侠故事的武指。
武术指导这一植被也是用袁小田在1960年时向王天林提出而确立的。
1961年,黄飞鸿扮演者关德兴决定赶往国外参与公益活动。
但胡鹏导演不能歇着。
他就开始挖掘其他的一些现代侠客。
1963年他执导了一部名为《南龙北凤》的电影。
这部电影由于同时涉及到南北两派功夫,
如何设计动作那就是个大问题,
按理说选择刘湛和袁小田达到那无疑就是绝杀。
但是有一个问题。
刘湛是南拳宗师,武术界的大师。
人家不从事武术指导工作。
如果北派这边选了袁小田。
南派这边有谁够资格是可以搭档的?
那么怎么办呢?
胡鹏将目光投向两位宗师的后人。
刘湛的两个后人是刘佳良和刘佳荣。
而袁小田最出色的弟子名为唐家。
跟着师傅叱咤江湖,已经能够独挡一面,
那么不如就把唐家和刘家良两个凑在一起。
这两个后辈年纪相仿,辈分相同,放在一起没有什么说头。
那么可能有人会问了。
为什么不找袁小田的儿子,大名鼎鼎的八爷袁和评呢?
因为袁和评是49年生人。
和陆容声同岁。
那么唐家、刘佳良凑在一起,他们一南一北合作无间。
二人组合自此确立,并且成了黄金搭档。
也是香江电影乃至整个华语电影最具代表性的第二代武术指导。
唐家刘家良合作以来。
一直活跃在粤语片。
至于邵氏和电懋为代表的国语片。
则被韩英杰为代表的外省老兄所把持。
除非老兄们人手不够。
否则是轮不到唐家、刘佳良这些广东拳师的。
当时韩英杰与胡金泉合作密切,关系良好。
二人是相得益彰。
挖了胡金泉,自然也不能放过韩英杰。
说起韩英杰就不得不提到香江武行另一流派。
那就是以韩英杰为代表的于派。
于指的是京剧名家于占元。
于占元与香港建立了中国戏剧研究学院。
名字虽然取得唬人,但要论规模在香港众多戏校中也只算得中等。
而且校舍破败,条件简陋。
教学的地方也就是在楼顶空地上。
但就是这样的露天学校。
可谓是香江功夫片里的“霍格沃茨”。
它培养了洪晶宝、成龙、袁合平、元飙、元葵、元化、元邱等武打明星。
占了香港武打片的半壁江山。
而于老爷子的女儿于素秋也是60年代最富盛名的武打女星。
韩英杰则是于老爷子的女婿,是于素秋的姐夫。
不过此时的七小福还没有出师,大多数都是一些毛头小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