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暗黑童话
屋内漆黑一片,落针可闻。
坐在正中间的布衣老人缓缓睁开双眸,入眼浑浊。
他惊讶于陆迟身上的变化,沉甸甸的,似乎多了些什么。
此次会面,多余的废话不必赘述,也就直入正题。
卢姥爷沉吟片刻,好似敞开心扉,先给陆迟讲了一个故事。
那要追溯到很多年以前,那法外之地还没有与村子产生任何关联。
当时卢姥爷已是一村之长,面对满目疮痍的贫瘠村落,强烈的责任感让他萌发作出改变的想法。
村子总人口不多,但他心系村里的每一个人,不论男女老少,都将其视作他最重要的亲人。
因此,当有人离奇失踪时,他第一时间就注意到了。
短时间内失踪频发,就像被人盯上了一样,归纳总结下来也都是年轻女性。
这很难不让人联想到人口贩卖,旧时大多人没钱娶媳妇,深山老林也没人愿嫁,向人贩子购买是传宗接代的唯一途径。
条件限制下,想找人很难,只能从对方多次动手上分析,售出地应该离村子并不远。
经过深思熟虑,卢姥爷决定洒下鱼饵。
这样的方法很危险,但对方多次得手容易,多少也会放松警惕。
只要顺藤摸瓜,就能最快找到对方所在老巢。
虽经过了某些波折,最终还是成功了。
不仅救回了村里的女孩,还有很多外地被拐卖到此的女性,并以温和手段教化了当地土着,普法守法等一系列科普。
故事听到这里很正常,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进发。
至于为救人采用的方法,也没什么不对,但陆迟明白后面必有转折。
他想了下,不适时宜地问,“在那件事发生之前,村子是否买过?”
卢姥爷沉默了瞬,承认了。
“史来媳妇就是买的,刚来村子那会儿整天以泪洗面,也不吃饭。”
“后来我让史来去劝劝,不知用了什么方法,竟一改态度愿意留下来。”
“小两口婚后相处得很好,最后自己不争气,生下孩子就跑了。”
陆迟静静听着,心里是信了,虽不知该如何评价。
即便史来现在蓬头垢面,也不注重个人形象,却是棱角分明,年轻时应该长得不差。
“救完人之后,却是时运不济。”
落后于年代的局限性,那些外地女孩一时无法找到回家的路。
更糟糕的是,饥荒爆发了,若不管不顾,极大可能会在路上饿死,曝尸荒野。
听到这,陆迟忍不住打断,“闹饥荒的年代......”
有资历作为村长,至少也得四十往上,而饥荒年代那要追溯到四十多年前。
这么算下来......老人保底九十岁。
面对陆迟疑惑,卢姥爷并未隐瞒。
“年龄只是一个数字,算起来......至少已逾百岁。”
作为村里最高龄,他见证过村子从破败荒芜走到繁荣昌盛,经历过不知多少艰辛与苦难。
陆迟神色难掩震惊,除开电视与文献,这还是首次亲眼见到活过百岁的人。
寻常人能活八十已算高龄,难免也会伴随诸多身体问题,更遑论眼前矫健的活化石。
继续回到故事。
那短短三年时间,人在天灾的伟力下显得那么弱小无助。
即便如此,卢姥爷没有放弃那些外地人,没有放弃本属于外乡人的她们。
哪怕乡镇都是食不果腹,更遑论穷乡僻壤的村子,本就应接不暇,这无疑将陷入雪上加霜的境地。
因过度缺乏粮食,别说肉了,连麦麸都是一种奢侈,赖以存活的只有粗糠,野菜,以及喂牲口用的混合面。
卢姥爷采用配给制的方式,并要求优先保证女性和小孩的存活率。
当然,他也有私心。
无偿给她们食物,给她们遮风挡雨的所在,是希望她们能给即将消亡的村子带来生机,带来延续下去的希望。
久而久之,男人们因长期缺乏营养,日渐消瘦,皮下脂肪极少。
中间好几次有人出声,为村长对女性的偏袒怒其不争,有人被饿死,有人跑去城里要饭,结局也是客死他乡。
最艰难的时日熬了过来,代价却是饿死无数男人,幸运的是女人们都活了下来。
那些外地女性怀着感恩的心离开了村子,从此再无音讯。
卢姥爷没有挽留,也明白这不能作为让她们留下来的交易。
之后,开始带着仅剩的男人们大刀阔斧的开垦田地,凭借超凡眼界着手一系列农业改革,直至自给自足。
可随着时间流逝,没有女的愿意留在这个清贫的地方,只有日渐累加的嫌弃。
得到了优待的那方,就还想要得到更多。
年轻一代相继出走,卢姥爷眼光长远,并没有阻止。
他还集全村之力帮助扶持,期望归来那天能振兴村子。
但理想派注定沦为妄想,可笑至极。
那些人再也没有回来。
最后的最后,村里只剩下了孤寡老人与嗷嗷待哺的小孩。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