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都市娱乐 让你当偶像,你搁这找对象?

第三章 传统曲目:《哭灵》

  这个平行时空,时间线基本跟原世界相同,只是在文娱部分的发展,不太一样。

   不过,文娱的内容虽然不同,但整个进程的轨迹却是出奇得相似。

   上世纪,国内歌坛发展较为落后,很多人都是靠翻唱国外歌曲成名,有原创才华的人是少数。

   九十年代,进入高速发展时期。

   尤其是在进入新世纪前几年,华语歌坛开始迎来爆发,大量优秀歌手与极富创作才华的音乐人涌现。

   随后,进入了诸神之战,每年的专辑销量、音乐排行榜与各大年度奖项,都是神仙打架,精彩纷呈。

   这个时期,华语歌坛耀眼夺目,众星璀璨!

   进入10年后,歌坛开始慢慢衰落。

   直到近几年,彻底被裁缝歌曲和流量歌曲霸占。

   连音乐快餐都算不上,只能说是音乐垃圾。

   专辑销量、音乐榜单、年度奖项,全部失去公信力。

   华语歌坛,进入了至暗时代!

   原本,江澈想着自己是不是能够当一名文抄公,专门搬运原时空的经典之作。

   然而,实践出真知,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他发现,这并不现实。

   虽然他是背得出歌词,也能哼出一些调子。

   但是,完整的乐谱,有些吃力。

   因为很多歌曲,他都只记得一两段,这怎么扒乐谱?

   只有极少数,他能完整记下来。

   作曲可是一首歌的灵魂啊!

   谱子都记不完整怎么行?

   除此之外,在作曲之上,还有个编曲。

   编曲是非常重要的,优秀的编曲,能够提升歌曲的高度。

   譬如代表了一个时代的周董,那些经典歌曲,《夜的第七章》、《以父之名》之类,那前奏一响,简直绝了,绝对令人无法忘怀。

   什么夜曲一响,上台领奖。

   还有致力于做原创的音乐人黄家驹,他的经典歌曲《海阔天空》、《灰色轨迹》等很多歌,编曲同样很厉害,尤其是歌曲的尾奏,激情澎湃,吉他声如泣如诉。

   没有丰富的乐理知识,不知道各种乐器的合理搭配,能搞得定?

   目前江澈就一门唢呐大师级,根本不够。

   强如周董,编曲也要请专业人士帮忙啊!

   更何况,江澈压根就不记得那些编曲的情况,这怎么抄?

   发现自己没这个能力之后,江澈也只能认命。

   现在,他就希望自己能靠脸走远点了。

   另外,就是一定要多争镜头,多搞热度。

   因为,有热度,那他就有名气。

   每天结算的名气值多了,那他就能多多抽奖了。

   抽奖的机会越多,就越能得到好东西。

   哪怕在这个舞台上被淘汰,那他至少可以用抽到的奖品,换赛道再出发嘛。

   比方说,抽到一个好电影的剧本什么的。

   所以,抢镜头搞热度,是很有必要的。

   红,就有名气。

   黑红也是红。

   故此,在节目上丢人没事,重要的是得有话题度。

   曝光度越高,名气就越大。

   对于游戏的玩法,江澈觉得自己悟了。

   就像杨超越,她能成功出道,长得好看肯定是最大原因,但她有流量也是一方面。

   黑的人多,支持者也多啊!

   娱乐圈,不怕黑,就怕没人黑。

   江澈觉得,要是自己能走男版杨超越路线,那倒也不错。

   当然,这需要极大的气运。

   .............

   吴宇谦的事情,最终盖棺定论。

   《明日之星》节目组,对外也发布了声明,吴宇谦由于违法犯罪,已经被踢出本季参赛名单,他的名额将由一位素人选手顶替。

   吴宇谦的粉丝们顿时如丧考妣,哀嚎不已。

   献祭了一个吴宇谦,《明日之星》的热度扶摇直上,未播先火,比起之前两季,更加吸引眼球。

   而公告中的素人选手,也引起了许多人的议论,纷纷猜想是哪位幸运儿,运气这么好。

   能被选中替补吴宇谦,这绝对是天降大运。

   因为,这意味着,已经直接跳过了海选,正式进入淘汰赛了。

   而且,一旦登场,便将备受瞩目。

   《明日之星》,这是第三季了。

   赛制是比较特别的,每一届都不太一样。

   前面两季,第一季做的选秀男团,第二季做的是选秀女团。

   而这一季,则是单人出道,男女不限,一共十个名额。

   看点多多,更加刺激。

   由于前面两季的成功,《明日之星》已经变成了时下最火热的综艺选秀节目。

   这第三季,海选阶段,报名人数众多。

   能够通过海选的,要么有实力,要么有背景。

   所以,一个素人,在节目正式开播之前,替补获得名额,替补的还是被很多人看好出道的吴宇谦,可想而知会有多么令人关注了。

   素人,实力应该不会很强,那就是很有背景喽?

   这是网上很多人的猜想。

   周五。

   江澈按照约定时间,带上行李,早早来到了《明日之星》的演出基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